古代君王多“熊娃”,看古代忠臣的价值定义
2022-03-07 14:18:44 | 来源:http://www.wosku.com | 投稿:baidu | 编辑:baidu

原标题:古代君王多“熊娃”,看古代忠臣的价值定义

  公元前573年,晋厉公被晋卿栾书、中行偃杀死。消息传到鲁国,鲁成公要朝臣分析,这到底是君主的过错还是臣子的罪恶。   当时的鲁国大夫们一个个都不敢吱声,估计都在下边暗自嘀咕着呢:这答案不是明摆着嘛,当然是君主的错喽。但是谁敢这么说?找死呀?睁眼说瞎话?那也是死路一条。识趣的还是闭嘴吧!   但是居然还真有不识趣的,只见太史里革不怕死地跳出来旗帜鲜明地指出:这是君主的罪过!接着就针对君主的“过”与“邪”层次分明地侃侃而谈。虽然我们都不在现场,但是光凭想象都能听到底下那帮大臣倒吸冷气的声音。   所谓伴君如伴虎,史上因言获罪的臣子不在少数,而里革却丝毫不惧,当着国君的面敢如此直白的指出君主的错误,其耿直程度确实令人佩服,但也着实让人替他捏着一把汗。不过,这却不是里革最出格的一次。   在鲁成公之前,也就是其父鲁宣公执政时期,里革还干了两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一件是莒国的太子仆杀了纪公,带着宝物来投奔鲁国。鲁宣公派仆人拿着诏书去向季文子传达命令,诏书大致意思是莒国太子为了鲁国杀了他的的国君,还带着宝物大老远地来投奔鲁国,必须赐给他城邑,且马上执行。   仆人走到半路刚好撞上了里革,得知事情原委的里革眼都不眨地就把诏书给改了,反正意思就是莒国太子弑君有罪,必须即刻驱逐流放。这个里革胆子太大了,连诏书都敢改,简直是不要命了。   事后鲁宣公当然很生气,把里革抓来质问:你难道不知道违抗君令有罪吗?在那个君臣社会里,这一番话砸下来,情况很严重了,换成别人早就吓得屁滚尿流、魂飞天外了,谁知里革竟视死如归、淡定对答:我怎么会不知道,但是我还知道隐藏罪犯和使用犯了罪的人同样有罪,这个让国君犯罪的人,必须赶走。而我违抗君命,也必须死!   鲁宣公雕像   真可谓言之凿凿、字字珠玑,怼得宣公哑口无言,最后只好当场妥协,承认错误。里革因此躲过一劫。   还有一次,鲁宣公兴致大发,想娱乐娱乐,干什么呢?下水捕鱼。你想堂堂一国君,想找个乐子那不算过分吧,谁知网子刚下,估计别说鱼了,可能连个虾都还没捞到一只,这杀千刀的里革就不知从哪里蹦了出来,不但把人家网子给扯烂了,还狠狠教训了一番,说宣公贪婪无度、破坏生态环境。宣公估计窝着一肚子火,但是又能怎么办?人家说得好有道理。   最后,鲁宣公不但没有收拾里革,还表扬了他,说他能帮他及时纠正错误,要把破渔网收藏起来,以使他时时记得这番规劝。当时宣公身边有个乐师就插了一嘴,说,收藏破渔网还不如把里革放在身边呢!   幸亏鲁宣公是是真心悔过,如果只是嘴上敷衍一把,那可能他心里该骂人了:“要你多嘴!把里革放在我身边是嫌我活得太长了吗?”   里革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敢于毫不客气指出君王的错误,勇气可嘉,这样的人世间少有,是一件“宝藏”,一个国家能拥有这样一件“宝藏”,实在是幸运之至。   但是里革也是幸运的,连着两任国君都对他赞赏有加,才让他几次直言犯谏之后还安然无恙,如果换成其他国君,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活不过第一集。   因为君主也是人,是人就爱面子,你老是当着众多大臣的面让堂堂一国之君下不来台,如果不是“真爱”谁能受得了?   就拿大唐开国皇帝李世民来说,世人都说他英明神武,能够虚心纳谏,可他照样受不了整日跟他对着干的丞相魏征。   一次他下朝归来,看到长孙皇后就气呼呼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原来他在朝堂上跟魏征大吵了一架,一直僵持不下,憋着一肚子气回来了。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跟我过不去,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不紧不慢地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说得唐太宗心里那个熨帖,胸中那团火“唰”一下就下去了。   你说这个长孙皇后,厉不厉害?高不高明?明明是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换了一种方式来说,听着就像是拍马屁,但能让君王平息怒火又能救人一命,拍拍马屁又何妨?   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有时候为了哄病人将难吃的药吃下去,适当给点糖是有必要的,因为再好的药也只有吃下去才有用。理论上哄病人吃药跟“哄”君王纳谏差不多,都不能以强硬的态度逼人就范。   魏征正直,但不会变通,如果没有长孙皇后给他善后,估计历史要改写。他们俩像极了京剧舞台上的两个角色:一个负责唱白脸,一个负责唱红脸,生生把唐太宗李世民“哄”成了一代明君。   其实类似的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发生过一回,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景公是个酒鬼,曾经有一次连着七天七夜不问朝政,一心泡在酒坛子里。   大臣弦章看不过去了,就去劝他:“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请先赐我死了吧!”这语气赤裸裸的威胁啊,简直跟一哭二闹三上吊差不多了。   齐景公很郁闷,就向晏子诉苦:“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让我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这以后没了酒喝,人生哪还有什么乐趣?但是不听他的话,他又要寻死,你说这可怎么办才好?”   晏子听了说:“幸亏弦章遇到了像您这么宽厚的国君,他要是遇到夏桀、殷纣王,脑袋早就落地了!”齐景公一听果断戒酒。   看看长孙皇后说过的的话,再对比晏子这段话,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不知是凑巧,还是长孙皇后抄袭了宴子。但不管怎样,他们都达到了共同的目的:既保住了国君的面子又让国君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救了别人一命。   忠言为什么逆耳?因为听起来就像是在教训人。帝王其实很多时候跟小孩子一样,喜欢听好话,需要别人哄,如果总是像里革那样板起面孔来在他们面前喋喋不休,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叛逆心理。   长孙皇后和晏子就是深谙这一点,所以能在关键时候把唐太宗和齐景公这两头顺毛驴的毛捋顺。   不管是鲁成公、鲁宣公还是唐太宗、齐景公,他们都属于比较乖的“孩子”,简单粗暴行不通,那就哄一哄给人家戴戴高帽也可以。但是以下这两位就比较有个性,没有一点智慧恐怕搞不定。   第一位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当时赵太后刚执政,秦国就趁机向赵国进行了猛烈的进攻。   赵国不得已只好向齐国求救,齐国同意支援,但是要求把赵太后的幼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才能出兵。   赵太后溺爱幼子,坚决不肯,并明确对前来劝说的大臣们说,谁再敢来劝,她就吐谁一脸唾沫。   话都这样说了,谁还敢去自讨没趣呢?哎,还真有!当时的左师触就在太后盛怒的时候,迈着蹒跚地步伐走进宫了。只是很奇怪,太后发现触不是来劝她的,而是跟她东拉西扯说了一大堆。   最后把太后的气硬给磨没了,才话锋一转扯到了各自的孩子身上,然后一步步将太后带到了事先挖好的“坑”里,提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一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至理名言。太后恍然大悟,终于同意将长安君送到齐国。   女人有时候在儿女的问题上是无原则的、没有道理可讲的,因为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自己疼,这是那些满嘴家国天下的政客无法感同身受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能说赵威后有错。   触詟深知这是个敏感话题,所以他灵巧绕开,从自身出发,聊聊家常,聊聊儿女,从头到尾没有涉及国事,仿佛这是两个普通女人之间的对话。正是因为站在女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后才渐渐放下心防,最终被说服。   护犊的赵威后其实就像个不讲道理的“孩子”,孩子不讲道理的时候,就不能跟他讲道理,最好的办法是转移注意力,触这一点做得相当成功。但是,如果遇到聪明的“坏小孩”该怎么办?   齐国的齐威王,原本很有才智,是妥妥的学霸,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酒色,不理国事。因此,政治上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齐国的爱国之士都很担心,但没人敢吱声,唯恐丢了性命。其实,齐威王也不是一个听不进劝的人,只是他大概自恃聪明,直白的话他听不进去,非要有点“技术含量”需要费点脑子的。   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投其所好,给他出了个谜语,这个谜语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由来。果然自此之后,齐威王洗心革面,重振齐国。   髡   结语:古代君王多“熊娃”,忠臣为此操碎心。怎么收拾这班“熊娃”?你是喜欢像里革这般简单粗暴?还是像长孙皇后、魏征和弦章、宴子般一红一白、分工合作?还是像触、淳于髡般机智讨巧?   图片来自网络

tags:古代君王多“熊娃”   看古代忠臣的价值定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