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预告片 四两拨千斤在太极拳中如何施展
2015-10-09 15:26:15 | 来源:三九养生堂 | 投稿: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太极拳预告片 四两拨千斤在太极拳中如何施展

  老话常说四两拨千斤,太极拳的特点中也有此说法。小编今天就带您看看太极拳中的四两拨千斤是如何的发挥?太极拳教程中是否有此详细描述,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预告片好好学习一下吧。

  小议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的主要爆发力集中在丹田,因此,做到四两拨千斤丹田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论》中的一句拳经术语,也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都非常熟悉的。然而,若要在攻防实战中巧妙地运用这一以小力胜大力的方法却非易事,不但要明白其基本的力学原理。还要有一定听劲,才能用好。

  现以单推手为例,试说明这一拳经的用法。甲乙均以右弓步相对,甲右掌朝乙胸部推按过去,乙弓腿并出右臂相迎,这时双方力量的交点设为F1,甲方明显主动,乙方被动。

  在推手实战中,力的运用很重要,要想将对方制止,就的先找到其弱点。

  甲继续进攻,双方力量的交点过渡到F2点,这时双方势均力敌。甲继续进攻,乙右转身,把甲的劲力逐渐引到点F3,同时把原来手背上的绷劲着力点转化到手掌上来。

  这时,甲方的重心已失,因为从力学上讲,甲手掌上的力点(上底)已经越过(大于)脚步(下底),也就是甲的重心从开始时的正三角形渐变为倒三角形。此时乙只要稍微一带,就会形成二人的劲相加的局面,甲就会因失重而跌倒。

  而乙从接劲之初,绷、听、化、带整个过程并不费多少劲,主要是顺甲之势,借甲之力,这大概就是最简单的“四两拨千斤”过程。

  外力、内力与重量的分别

  太极拳力分为外力和内力,这两者力各有其用处,将两者力结合起来具有很大的爆发力,详细请看一下。

  第一种外力很好理解,就是肌肉的力量!这种力量很容易练,肌肉是人体能够控制的一种东西,只要肯吃辛苦,不论是练外家拳,还是练举重,或者做健身都能练出来,这种力比较简单,不被练太极拳的人所看重。

  第二种是内力,就是筋的力,筋也是人体可以控制的一种东西,练到这一层的人就不同了。

  1、筋是在人身体"内"的,使用时外人看不到,出其不意,难以防范;

  2、肌肉放松了,皮肤的敏感度好很多,因此听劲也不错了,别人用力他可以很早发现;

  3、筋力比肌肉的力要细腻,转动时也可以将沾黏连随做得不错看起来和对方合成一体;

  4、筋松后,推手时手臂又可以突然地伸长一些,明显地比仅用肌肉的人力量更大却又不易被发现。

  有人就认为内力比外力高很多。就是筋的力,又称作"劲" ,(劲就是筋的变词)能用筋的力自然已高出肌肉的力许多,尤甚是在推手上,于是大家就将此看成是太极拳练习的最高目标,可惜的是,太极拳不是练力的,无论外力还是内力!

  太极拳用的是重量,是由骨头带出来的,骨是人体不可控制的东西,只能制造条件让它流动,好像水,如要将它引过来,只能去挖一条沟, 像骨一样,不用力。

  如没东西阻挡,它就会掉下来而下跌下沉的重量又可和地面产生反作用力(弹性),因此要上升也可以不必用"力" (我们见过很多固体东西这种现象,如皮球、秋千都有些相似,你能拿到骨的重量并以此来练拳,练出来的才是太极拳要练的东西!

  当练习者达到一种不用外力也不用内力的情况时,这时可以说你的技能已经达到一种高深的状态了。

  力的源来是骨,而劲是由于筋

  这种观点说明了力与劲在本质上的差别,现在太极拳界或武术界不少人在用这种观点指导套路与推手实践。力发于骨,这是举重运动员成功负重读秒等待时的显著体现,表现为骨的支撑力。

  举重运动员拎起、上翻、上举杠铃的过程,则体现了“劲发于筋”(支撑力仍在)。太极对抗运、动的劲力,必然是“力发于骨,劲发于筋”:

  根据理论力学,三连杆结构是静定结构,是稳定结构,能最大承受重量。举重时运动员双臂与双手间的杠铃杆,构成稳定的三连杆结构。

太极拳“力发于骨”

  太极拳“力发于骨”,要求发力到骨,不能掀掌拔根,不能飘浮,要使骨最大限度承受外力,这与力学的稳定理论完美融合,体现了中国太极拳宗师们的实践要求的科学性。

  肌肉伸缩能产生肌力,但是肌肉长时间、高强度受力的能力弱于骨,“不用力而用意”可以让肌肉以逸待劳,直至发力瞬间以意念催动肌肉伸缩而发出劲力。

  南京民间太极拳高手吴老师认为:“力发于骨,劲发于肌群。力只有在筋、骨、肌群协调作用下,才能显示出极限机能。”当然,筋、骨、肌单独也能显示力,但这些力在技击中没有威慑作用。

  譬如弹弓,弓把是骨,橡皮筋是肌群,用来控制弓把方位的手可以认办是筋,上述要素必须合理配合,才能发力将弹丸射向目标。

  现代人体运动学说明,人体的劲力是人体运动不同组成部分,包括筋、骨、肌群相互配合运动而产生的,按其作用对象不同,有内力、外力之分。一个人不同的运动组成部分合成叠加于他人他物的力,正是太极拳里理解的“劲力”。

  在太极拳的对抗运动中,对于劲力的作用,自身和对手是力的表现。

延伸阅读: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浑元力在实战中的几种运用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浑元力的四大要素的核心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式太极拳的发劲的奥秘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中走圆是什么意思
  • 太极拳预告片 揭开太极拳发蒙缠丝劲论真面
  •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拳理的变迁与发展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浑元力在实战中的几种运用

  浑元力的学习是每个习拳者的追求,那么学习浑元力有什么用处呢?该如何使用浑元力呢?太极拳教程中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浑元力的四大要素的核心

  太极拳中有多种力,小编今天要讲的是浑元力。浑元力是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浑元力的运用很广泛,太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陈式太极拳的发劲的奥秘

陈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中的一大门派,必有其独特的风格。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在拳术中有很好的运用,太极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中走圆是什么意思




  圆是我国的传统美的象征,太极拳中处处是圆。太极拳教程中将太极拳的动作划分在圆内完成,太极

太极拳预告片 揭开太极拳发蒙缠丝劲论真面

  缠丝在太极实战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习拳者苦练的功夫。太极拳教程中会如何描述缠丝劲论呢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太极拳拳理的变迁与发展

  太极拳已经流传多年,很多原解也变了。但是太极拳的核心始终没变,太极拳的好处是通过很多人的实

太极拳教程 灵丹妙药都不如做此运动5分钟


  太极拳的特点是练习时一定要聚精会神,不能三心二意。太极拳的好处

太极拳教程 做此运动让你轻松自在活到99


  松是练习太极拳的特点,也是太极拳练习的优点。许多初学者都无法体

太极拳教程 想要健康好身体只需做这运动


  对于现在的浑浊的空气、我们每天吃着带有农药的蔬菜,人们的健康已

太极拳教程 陈式老架与中医学之间的关系


  老架是很多初学者必练的套路,陈式太极拳的老架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