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推手 练习太极拳中太极推手的三步劲
2015-12-29 11:44:00 | 来源:三九养生堂 | 投稿:吕振霞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太极推手 练习太极拳中太极推手的三步劲

  推手是太极拳的提升阶段,是每个习武者的梦想。练习太极推手需掌握以下三步劲,练好这三步劲有助于修炼散手。太极拳教学对太极推手的学习方法有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太极推手的三步劲

  太极拳是门武术,武就是动,术就是技术,因此,学习一门武术需掌握学习技巧,习太极推手也是如此。

  第一步先练化劲

  在初学推手时先练“四正”推手的拥捋挤按。练拳推手无论何时都不能丢了劲,例如,推手时如无棚劲,搭手就会被对方压瘪。棚劲是向前向上的斜线动作;捋劲是向自身左后右后再向上的牵引斜带动作。

  挤劲是一种向前向下或横斜的压迫劲;按劲是一种向下向自身左后右后沉带的劲。在推手应用时,对方用掤劲向前向上拥来时,我就向自身后方或后上方用捋劲引带对方使其失去重心,来破解对方的掤劲。

  习太极推手重要的不是如何发劲,而是先想办法化劲,将对方的力变成自己的力,以被动变主动。

  如对方不想被我捋出,就用向前向下的压迫劲加到我身上或手臂上把我挤出去,也就是对方用挤劲破解了我的捋劲。当对方用挤劲挤我时,我又用按劲来化解对方的挤劲。这就是吴式太极推手一攻一守一进一化的掤捋挤按四正推手。

  从以上四手来看没有一个顶劲,而是练的化劲。劲方来劲后,顺着对方主力前攻的方向用斜线动作化解对方的来劲,练到快进快化慢进慢化,无论快慢即劲力大小都能化开了,化劲的功夫就基本成功了。

  第二步练内劲

内劲是混厚的、沉淀淀的

  内劲是混厚的、沉淀淀的、软绵绵的、威力极大的意气力凝聚到一起的综合体。在推手时,对方感到既沉又软的无形力量压在接触点上,被欲进不能欲退困难的劲控制着。

  内劲的形成与气沉丹田紧密关联,练好内劲能修炼内功,在体内形成气流,打通身体各处经络。

  这就是内劲或叫太极劲。《拳论》说两肩松开两肘沉下,两肢前节有力。实际是肩井穴松气到肘,曲池穴松气到手,劳宫穴松气到对方的脚后跟,使对方失重。

  再具体一点说肩井穴好比一个漏斗,倒上水,水自然流到了曲池穴,曲池穴好比有个开关,打开开关水就流到了手,每次推手都有意识地这样练习,这种内劲功夫很快就会练成,运用到推手或技击上威力就大了。

  第三步是意劲

  练太极拳全凭心意用功夫,盘拳推手本身是在练形练意,意劲不光盘架子用意,推手技击上更注意练意,意劲是很高级的劲,只有练到懂劲后而自知了,这时才能体会出真正的四两拨千斤的意劲来。

  太极推手练习要点

  进退步法要领一

  两腿进退步距以能保持自己重心稳定为宜,不可过大过小。横距以本人两胯宽度为准,两足不可落在一条直线上,以免影响步法稳定。进退根据对方动势,略缓随;切勿单调地直线进退。

  进退步法要领二

  行进要保持一定水平,不可忽高忽低。向前一步扣脚要低,几乎是擦地而行;出脚劲点在脚踵,落步则似踩物。

  退步略高,支撑腿要松柔,身躯重量要落在足心涌泉,与地相吸,如同长在地上一样。

  进退步法要领三

  在练习太极拳的步法的时候,首先要做到两条腿能够分清楚虚实。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养生太极拳 太极拳与中医学的养生之道


  虽说太极拳是门武术,但是太极拳具有养生的意义。近几年,科研人员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术十要及其精神要领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门派中较大的门派,其风格独特,吸引着众多拳者

孙式太极拳 什么是真正的孙式太极拳


  随着现代人对养生要求的提高,太极拳也渐渐远离武术。许多人把太极

太极拳实战 解密太极拳修炼中的七大误区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也是现代人养生的首选运动。太极拳的

太极拳预告片 老年人练习太极拳五大注意事项

  老年人的健康是我们做子女最关心的,有科研证实,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教学有很多好处。小编今天带您

太极拳预告片 论太极拳对现代人抗衰老的影响

  太极拳的特点心静体松,练习太极拳能缓解人们精神压力,长期坚持练习可达到抗衰老的效果。跟着太

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可提高心肺功能


  太极拳的好处真的是数不胜数,科研人员发现,练太极拳能提高心肺功

太极拳教程 习练太极拳树立正确的观念


  太极拳是传统武术之一,有许多人练习太极拳心怀邪念,这样的人练拳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的技击哲理及养生作用


  技击是太极拳境界提升表现,也是每个习武之人的追求。太极拳的好处

太极拳教程 练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太极拳的特点是一动无不动,太极拳是一项全身运动,对身体的每个部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