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否正确使用安眠药物?5招助判断
2016-07-08 08:48:39 | 来源:雅墨 | 投稿:马乐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医生是否正确使用安眠药物?5招助判断

长期以来,对医病关系感兴趣的专家一直在发展一些技术,让患者有能力透过这些技术来评估医生是否本著良知、本著专业来使用药物。但可想而知,这是一件很艰巨的工作。至今为止,尚无法做到。

主要原因是资讯不对等的情形太过严重了。一名医生的养成过程中,他得花上无数个小时在训练上,而且,他所学的还不只是知识,甚至是另一种“语言”──??如果要精确的说,那就是一整套“符号系统”。

如果不具备医学训练背景的人,很难理解这整套“符号系统”的运作原则,例如:糖尿病会造成血糖上升,血液渗透压增加,肾脏功能会受损,血浆蛋白可能渗透出去,导致身体渗透压下降,而造成下肢水肿。但肾脏同时又具备红血球造血能力,也是血压维持的重要一环,但糖尿病可能引起眼睛的视网膜病变,眼底的血管渗出液增加,让病患视力减退。

所以,当一名抱怨视力越来越差的患者出现在,你可能难以想像:他站起来的头晕(血管增压素不足)、下肢水肿(血浆蛋白大量流失)、身形消瘦(糖尿病恶化)、贫血(肾脏分泌的红血球增生素减少),事实上是跟他的视力减退(视网膜糖尿病性病变)相关的。

身为患者,千万不必去硬记这些片段的知识。不是说这些知识有多复杂,也不是说医学有多艰深,我们要考量的是:成本与代价到底成不成比例?

我可以确定:你只要每天念解剖书籍十个小时,连续念个一年,你一定会懂这些知识;你只要愿意每天念药理学十个小时,连续念个一年,你也会懂基本的药理知识。但前提是,你必须先有足够的知识,诸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学、组织学、病理学等等的基础。

而安眠药物又是属于作用在大脑的药物,药性更是复杂艰深,你得熟悉神经解剖学与神经生理学之后,再来理解神经传导物质的理论,才有办法真正掌握这些药物。

所以,不要设法去“掌握药物”,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事实上,倘若你真的有能力分析处方的优劣,那你根本也不需要去看医生了。

所以,笔者会建议的方法是:“掌握医生”而不是“掌握药物”。因为医生也是人,有人性,既然有人性,就会有缺陷,可以让你有机会去掌握他;而药物是学术理论与高度工业科技的结晶,你是不容易去判断的。

实际上执行的方法就是:

第1招/有问题,尽量发问

发问不但是为了充实自己知识著想。发问还有探测医生的功用。首先,它可以测量医生的耐心。一个没有耐心与爱心,不能为患者设身处地去思考的医生,是不太会有耐心来解释药物的,虽然你未必听得懂医生的解释,但你可以看得出来医生解释的态度与诚意,当医生越是希望你明白,表示他越在意你的反应,也在意自己治疗的效果。

其次是测验医生的解释能力:倘若医生越能解释自己的用药,表示他越常反省自己的用药原理,他在意治疗的效果,也愿意听取患者的反应。所以,万一医生的解释你完全听不懂,而经过追问后,还是听不懂,这很有可能是医生完全按照学理在开药,而不注意临床上患者的反应。

第三是医生对于会发问的患者,通常会比较谨慎使用药物:这是人之常情,有压力才会更努力表现。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无止尽的发问呢?答案是不行的,因为,如此一来,你会让医生感觉到被威胁?──

第2招/不要让医生感觉到被威胁

这实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明明求助的是民众,却要自己去体谅与揣摩拥有专业知识的权威医生。然而,在医病关系紧绷的今天,如果你想要获得医生更多的关注,就非得这样做不可。

在民风纯朴的过去,医生的权威性更高,资讯不对等的情况更严重,但相对的,也是拥有悬壶济世热情的医生最适合生存的年代;如今,事不分大小,动不动就告上法院,古道热肠的医生被告的被告、退休的退休,剩下来的,都是戒慎恐惧、随时准备自我防卫的医生。

一旦医生开始自我保护,就像猫头鹰缩进了树洞,就连其他医生也未必能看穿他的內心真意,更何况是专业知识有限的民众?相同的情形一样发生在司法界,原被告双方律师都是专业人士,一样未必能看得懂对方的安排与设计。

可想而知,如果要让医生为你而卖命,你就不能吓跑医生:随时在心中想像一只戴着博士帽的猫头鹰?──?如果你讲的话、做的事吓坏了它,它一钻回森林里的树洞,你就找不到它在哪里了。

而哪些事物会让医生感觉到威胁呢?老实说,个体差异太大了,没有办法列出一个“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的表格来。比较有效率的方式,是看医生的情绪反应?──?在心理上,愤怒是“无助感”的表现,也是“恐惧感”的投射。

登山的人都知道:会被毒蛇咬,通常是你浑然不觉的闯入了它的地盘,它在恐惧又无助之余,出于自卫,不得已才出口咬人。人也一样,“愤怒”是一个警戒讯号:如果医生看似要生气了,那你大概明白:自己的言行举止已经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了,这时,你就得收敛一下自己的问题。反过来,如果你也没问什么,医生就快要发火了,这透露著对方的心虚与不安,绝非权威者的傲慢。

记住:把自己当成非常知人善任的CEO,而把医生当成你的手下大将──?怎么让你的医生发挥最大能力,这就是你的本事了。

第3招/了解医生的治疗计划

医生在使用安眠药物时,未必会有个完整的治疗计划。这时候,医生只是想靠药物让你入睡,至于要使用多久,接下来该怎么办?什么时候停药,那就统统不管了。

但是,如果你长期看同一位医生,而你又是个好奇宝宝,总是在他可以忍受的范围底下问个够,特别是针对“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的问题──?医生就会发现:不知怎的,他就认得你了;若你又爱问“计划性问题”,他自然而然就会开始规划起你专属的治疗计划,例如:第几周到第几周,使用什么样的药物;如果睡眠品质太差,可以加上什么药物?如果入睡困难,那该怎么解决?如果合并忧郁型的早醒型失眠,那他该怎么因应?如果一切都没问题,而你又希望减药,他该采取何种方式减药?

毕竟对于医生而言,治愈一名病患,他就少一名病患,所以,如果你不主动要求减药,他就会继续开同样处方下去;然而,对于一位让他得大费唇舌、却又不至于会惹他生气的病患,基于时间成本考量,他就不见得会想长期继续看下去。这时,他就会开始建立起你的治疗计划。

好好弄清楚医生的治疗计划,确保自己的用药安全,至少你会知道:什么时候会加药,什么状况下会减药,什么时候又能停止使用药物。

第4招/不必背药名,但是要把药名抄下来

药名通常非常难记,读者也不必去记。甚至,医生也根本记不完所有的药物。所以你与其含含糊糊念了一个药物的名称,让医生搞不清楚,还不如干脆抄下来,写在纸上,到时候拿给医生看,那最是明白。由于中文译名尚未统一,所以若你要抄的是药袋上的药物,你就得抄原文的药物名称。

第5招/注意医生什么时候开始开药

医生有时候是在你全部讲完之后,厘清问题后,仔细深思,然后才开处方;有些是你讲什么,他就开什么;可想而知,前者的縝密度远高于后者。

上述是几点基本的判断医生法则。其实,你只要会判断医生用不用心,那么你就能间接知道拿到的安眠药到底好不好。这是更为直接,且实务上可行的方法。

本文出自宝瓶文化《别怕安眠药──正确用药,解除失眠魔咒》

tags:安眠   药物   判断   医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医生手电接生男婴 [热点]

实时热点 7月6日消息,湖南益阳市桃江县三堂街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在洪灾中用手电照明为民接生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因为洪水冲毁了配电室,导致整个医院停电,医护人员...1 / 3 洪水致医院停电 医生打手电接生男婴1 / 3

严重热伤害 医生:勿喝或浸泡冰水降温

(中央社记者廖壬楷台中7日电)天气异常闷热,医生提醒,若发现有人出现严重热伤害时,须先移至阴凉通风处,但不可让病人喝冰水或全身浸泡冰水降温,会导致血管收缩、急救时无法电击的困难。童综合医院急诊室主任吴肇

武汉男医生砍死女同事 [焦点]

武汉男医生砍死女同事 长期存在精神障碍 7月4日,湖北武汉一家医院中发生一宗凶杀案件,涉案男子在持刀进入医院后,径直走向一名女医师的值班室中,在受害医师身中数刀后,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据该医院中知情人

隋棠遭医生重批教坏孕妇 PO文喊冤:无妄之灾

娱乐中心/综合报道许多女星怀孕仍维持窈窕身材,台湾母胎医学会理事长郑博仁昨点名名模隋棠、艺人六月等人,重批是“最坏示范”,她在脸书喊冤,自清孕期胖了13公斤,并没有刻意节食,大叹遭批是“无妄之灾”。郑博

男医生砍死女同事 到医院楼顶欲自杀

前天晚上8点多,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科,男医生邓某将女医生夏某砍死。...另一名目击者陈先生说,作案后,邓某来到医院楼顶欲跳楼自杀。据现场目击...武汉男医生砍死女同事 到医院楼顶欲自杀被控制:前天晚上8点多,在武汉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