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小便起泡,并非都是肾脏病,医生这样说...
2016-09-24 11:43:53 | 来源:雅墨 | 投稿:米米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血尿小便起泡,并非都是肾脏病,医生这样说...

听到慢性肾脏病,大家觉得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腰痛?血尿?小便起泡?其实都不是!

慢性肾脏病指的是,肾脏因为受到种种疾病或肾毒性物质的影响,导致肾脏正常生理功能的丧失;当慢性肾脏病进展到相当严重程度,肾脏正常生理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时,就会因为肾脏罢工使人体出现症状,可以把肾脏想像成是人体內的污水处理厂。

“肾脏”主要负责下列4项工作

1.排除多余水份:血液流到肾脏后,血液中多余的水份会被肾脏滤出形成尿液排出。

2.排除体內毒素:血液流到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与毒素会被肾脏清除送到尿液里。

3.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调节:肾脏可以把体內多余的电解质与酸碱物质排除到尿液里,维持电解质与酸碱恒定。

4.內分泌调节:肾脏可以产生贺尔蒙如:促红血球生成激素(erythropoietin),协助红血球产生。

所以当肾脏受伤产生慢性肾脏病,导致这些功能丧失时,便可能会产生相对应的症状。水份无法排除而致水肿,毒素累积与电解质酸碱不平衡导致恶心呕吐,內分泌失调而导致贫血。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的产生,通常表示肾脏功能已严重丧失,病程已进展到严重的慢性肾脏病;如果等到这么严重再去就医治疗,往往已经错失治疗先机。

那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轻度或中度肾脏病最常见的是什么症状;我是不是可以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就及早就医治疗?

很可惜的是,轻度中度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没有症状。慢性肾脏病是隐形杀手,会在不知不觉中残害你的健康;如果等到有症状再就医,往往已经很严重了。

早期的慢性肾脏病没有症状,那我要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呢?至少有2个方法

第1个方法,健康检查

定期检视身体状况,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以期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处理。

第2个方法,认识慢性肾脏病的原因

这是比较高段的办法;乍听之下似乎有点牵强,认识慢性肾脏病的病因跟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有什么关系?不过仔细想想就明白,如果能知道慢性肾脏病的病因有哪些?当发现罹患这些病因时,就要警觉有可能也同时会患有慢性肾脏病,此时就要定期检查与追踪,希望能透过检验找到无症状的疾病前期,进而进行治疗。

举例而言,如果知道糖尿病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病因,也即得到糖尿病后,日后有很高的机会得到慢性肾脏病;那当一开始被诊断有糖尿病后,即使诊断前肾脏功能都正常,诊断后还是需要密切追踪保养肾脏,最好定期做肾功能与尿蛋白检验,以期能早期发现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的迹象,早期治疗。

所以我们就接下来介绍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

在台湾这样文明开发的社会,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跟欧美很类似,都是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我们刚刚已经提过糖尿病,另外一个重要的慢性病就是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血压,是现今最重要的慢性肾脏病病因,占了慢性肾脏病病因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他重要的病因还包括:肾毒性药物造成的肾病变、肾丝球肾炎、与遗传性多囊肾等疾病。

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肾毒性药物部分,西药里主要是止痛药物,中药里则是含马兜铃酸的处方;诊间里不少见因为痛风或其他关节问题,长期服用止痛药又没有定期追踪肾功能,当身体出现严重慢性肾脏病症状求诊时,往往肾脏功能已经有严重损害。

总结:肾脏负责排水排毒、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以及內分泌调节。严重慢性肾脏病时,会造成水肿、恶心呕吐、与贫血等症状。但轻度与中度的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是没有症状,要透过检验才能早期诊断。所以若发觉罹有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因与危险因子,诸如:糖尿病、高血压、止痛药物、肾丝球肾炎等,就需要定期追踪肾功能,以期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遏止慢性肾脏病的恶化。

tags:血尿   起泡   小便   医生   肾脏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女子说话频跳针罹急性譫妄症 竟因肾脏病导致

(健康医疗网/记者林怡亭报道)重病住院患者 可能引发急性譫妄症平日举止端庄的61岁女子,长期接受洗肾,最近因儿子失业而常常失眠,竟出现言不及义的喃喃自语,甚至掀衣展示她的开刀伤痕。澄清医院中港院区精神科主

暴脾气婆婆谢医生:浓眉大眼很帅气 [热事件]

本报讯(记者武叶通讯员秦青)我住院期间乱发脾气,但医护人员一直包容我、照料我,使我深受感动。上周,在武汉京都结石病医院成功保胆取石的李婆婆,手写一封感谢信向医护人员深情告白。65岁的李婆婆是个暴脾气。特

媒体谈最无争议的涨薪:给儿科医生 [热事件]

要做出改变,当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不妨先从给儿科医生涨薪做起,这也是最有诚意、最受欢迎也最有效果的纠偏之举。张涨昨日,在广东省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办理情况通报会上,省卫计委透露下一步将上调部分儿童医疗服务

男士注意! 小便时间变长恐是摄护腺肥大

(健康医疗网/记者郭庚儒报道)55岁的刘先生,体型肥胖有过敏病史,经常就医看感冒;近日,他感到解尿不顺、小便时间变长,甚至每晚都要起床小便,就医检查才发现,原来是摄护腺肥大。医生指出,摄护腺肥大是常见的男

医生提前纳劳基法恐伤民众权益 落实分级是根本

(健康医疗网/记者郭庚儒报道)针对医生纳入劳基法问题,立法院进行朝野协商,在野党传出提前入法,时代力量希望提前到2018年,国、亲两党甚至拟提前到明年。对此,台湾医界联盟基金会执行长林世嘉认为,要解决医生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