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对外开放评级业将迎实质性进展 [热事件]
2017-07-04 18:26:49 | 来源:股城 | 投稿:米阳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央行对外开放评级业将迎实质性进展 [热事件]

7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香港举行的“债券通”投资者论坛上表示,央行正在对境外评级机构在境内执业的具体形式进行研究。当日傍晚,央行在官网上正式发布“2017年第7号公告”,对符合条件的境内外评级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业务提出了规范要求。

大观
评级开放迎实质性进展

这意味着,此前传言已久的中国评级业对外开放,将迎来实质性进展。

“短期内对中国债市影响有限,因为境外评级机构的主战场在熊猫债市场,在整个债券市场中占比很小。”针对央行开放评级市场之举,北京一位评级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但中长期来看意义重大,“开放评级业有助于中国债市与国际市场接轨,行业里饱受诟病的评级泡沫问题,或许能在国际评级机构进入后,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进一步推动债市发展

评级业开放的背景,是中美百日计划。作为中美百日计划初步成果,中美两国在2017年5月达成十项协议,其中涉及金融业的内容,即包括中方将在7月16日前允许在华外资全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信用评级服务。

上述公告称,评级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应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备案基础上向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并配合交易商协会进行自律管理;评级机构需发挥市场化评价机制在机构申请注册和执业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市场化评价结果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市场化评价结果不符合业务开展要求或评级质量未得到投资者认可的,可限制或暂停其相关评级业务。

中债资信政策研究部总经理杨勤宇对记者表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成熟债券市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加快评级业的对外开放和对内扩容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的开放与发展,并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行业管理机制。

他认为,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信用评级的产生和发展依托于债券市场,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为债券提供定价参考等作用,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通过适当引入境内外评级机构,有助于强化优胜劣汰,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

杨勤宇指出,境外投资人目前在中国债券市场持有比例不足2%,远低于发达经济体超过2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超过10%的平均水平。

“在全球资产低收益的背景下,国内债券收益率相对较高,主权评级又高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对国际资本吸引力较大。可以借助于评级行业一系列对外开放安排,激活境外投资人的配置需求。”他说。

“对内扩容”影响或更大

杨勤宇还表示,评级行业的有序开放有利于促进境内外评级方法和技术的碰撞,推动评级标准体系趋于一致,提高评级结果的可比性和参考性。“从日本评级行业的对外开放经验可以看出,通过适当引入境外评级机构直接进入市场,有助于提高声誉约束,促进评级技术交融,推动本土评级机构执业水平的提升。”他说。

随着国际评级机构的进入,本土评级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市场份额或受到冲击。

“从市场份额看,目前中诚信是市场老大,联合排第二,大公、新世纪大概排在三、四位。”前述评级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国际评级机构短期内在中国债市的业务范围有限,短期内国内评级业不会出现洗牌。

“我比较担心的是,评级业在国内的扩容。”上述人士表示,央行此次公告,不但涉及对国外评级公司的开放,还包括在国内的开放,“从历史经验来看,新进入的评级公司,为了做大份额,通常以级别竞争的方式抢占市场,可能推高债市的评级泡沫。”

“所以,监管部门如果允许国内的评级公司扩容,需要考虑如何抑制评级泡沫的问题。如果央行批几家国内的评级公司,冲击会比对国际评级公司开放来得更大。”前述评级公司人士认为。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央行逆回购最新消息 [热事件]

央行逆回购今日再暂停,也是连续第八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操作。央行逆回购是什么意思?央行为何暂停逆回购操作?接下来小编将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讲解。央行逆回购 从某种程度来说,央行逆回购与典当有相似的地方。比如

央行8个交易日未开展逆回购 [热事件]

中国央行连续第8个交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零投放零回笼。值得关注的是,7月将面临资金集中到期。数据统计显示,7月共有9175亿元资金到期,其中逆回购有5600亿元,MLF有3575亿元,而约

中国神华国电同时公告停牌 [热事件]

7月3日晚间,中国神华、国电电力同时公告停牌进展,首次透露本次交易对方拟为能源行业大型国企,交易拟涉及能源行业资产。从同步停牌到同时更新几乎雷同的重组进展,市场对“神电”的猜想日趋强烈。电力同时公告停牌

流动性相对充裕 [热事件]

【央行连续7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截至今日,央行已经连续7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大幅净回笼资金4000亿元,上周周度净回笼资金量为3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时,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而季末财政支出力度通常大于一般月份,

下半年保险业将迎最优环境 [热事件]

当前,利率上行引爆保险个股行情,在升息或高利率状态下,保险公司将更为受益。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去杠杆持续支撑利率高位,同时实体经济承受度有限抑制利率进一步上升,下半年保险业将迎来最优环境,险企利润有望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