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资蓝筹股新图谱大解密 [热事件]
2017-08-02 10:48:27 | 来源:股城 | 投稿:小婉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外资投资蓝筹股新图谱大解密 [热事件]

7月末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持股数据公布,外资在蓝筹股上的投资新图谱就此“解密”。

大观外资投资蓝筹股

根据上证报记者对相关交易数据的梳理,7月份,外资除了继续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整体加仓蓝筹股外,对细分板块的态度陡然生变。比如,外资对传统的优势板块——金融股的态度开始转冷,个别大盘金融股遭遇净卖出。而对于有技术背景的蓝筹股诸如海康威视、汇川技术等则继续大手笔增仓。另外,外资对酒类股、家电股的增持也在继续。

显然,借道互联互通“北上”A股的外资,正在悄然调整自己的战术。

技术类股票获加速买入

从7月份沪股通和深股通的交易数据来看,沪股通7月里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呈现单日净卖出,7月份整体净流入74亿元。而深股通在月初两次出现单日净卖出后,在其余的日子里均保持净流入态势,7月份累计净买入149.97亿元。

技术类股票获得明显增持。

外资在深股通通道上的第一重仓股海康威视,目前持仓比例已达到8.17%,仅6月、7月份两个月便累计增加了2.53%。另外,汇川技术的外资持股比例也从5月底的2.14%增加至3.75%,且7月的单月持股比例便增加了0.78%。鹏起科技、长电科技、聚光科技和科大讯飞的单月持股比例也明显增加,分别增加0.2%至0.78%不等。

从买入标的来看,白马股在7月份的小幅回调给了外资很好的加仓机会。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白马股继续获得外资青睐。如美的集团6月、7月连续获得外资净买入,持股比例在这两个月内累计增加了2.38%。而对格力电器的持股比例从6月底的5.03%增至日前的6.09%,单月持股比例增幅居前。不单单是深市家电股,沪市家电股也受到外资日渐关注,如飞科电器单月持股比例增加近1%。

金融股持仓开始松动

相对于技术股而言,外资对于“曾经的最爱”——金融股的态度开始转化。

统计数据显示,沪股通持有的建设银行、南京银行、工商银行的比例在7月份均出现下降。其中,建设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从6月底的3.98%降至2.99%,下降近1个百分点,这在所有金融股中降幅居首。

但从整体来看,外资借道沪股通在金融股上的操作仍以净增长为主。中国平安7月份的单月持股比例增加了0.13%。中信证券、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获得外资增持,持股比例分别增加0.06%至0.33%不等。

另外,外资的减持似乎并没有太多改变银行股的走势。纳入沪股通标的的银行股整体在7月份走强,14只银行股中有6只单月涨幅超过10%。

不过,因为金融股巨大的总市值,外资在金融股上的投资规模仍颇可观。以昨日收盘价计算,外资借道沪股通在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上的持股市值分别达到186亿元、74.5亿元、26.82亿元、31.94亿元和19.51亿元。

涨价题材也受青睐

除前述的核心板块外,7月内再上新高的贵州茅台等白酒股也集体获得外资加仓,单月持股比例均有所上升。最新披露数据显示,贵州茅台、五粮液和酒鬼酒的外资持股比例已分别增至6.23%、3.11%和0.27%。

而受益于石墨电极等主要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逾26倍,7月累计涨幅达117%的方大炭素,也引起外资关注。数据显示,外资借道沪股通对方大炭素的持股比例从5月底的0.17%增至7月底的0.28%。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台股周报》权值股休养生息 外资加码柜买

  近期美股企业财报强劲,加上联准会决议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美股道琼工业指数再创新高,带动台股盘势维持高档冲力。但因除权息旺季,部分权值股呈现休息,市场追价谨慎,大盘指数上周在10500点位附近盘旋观望

日媒: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开始在中国建设尖端工厂 [生活]

韩国LG显示器7月25日宣布将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建设新型显示器有机EL面板的合资工厂。LG为此计划投资约1800亿日元,这将是LG在中国的首个有机EL大规模工厂。日经中文网7月27日报道分析称,虽然有着“世界工厂”称号的

三大股指继续分化行情 [热事件]

周一市场并没有出现技术性的调整,相反是通过强势上扬不断打消市场的疑虑。早盘指数低开于5日均线附近,在没有做出多余调整之后,随即向上发起攻击。早上即突破3250点的压制,略做修整之后。大盘在午后继续强势发力,

外资获准入股中资银行 [热事件]

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也可以发起或者战略入股中资银行了。根据银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修改<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决定》,“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作为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商业银行

沪外资银行再添新军 [热事件]

记者21日从上海银监局获悉,2017年以来,上海外资银行数量继续增加,机构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国际市场对中国和上海的信心持续显现。据了解,2017年上半年,在沪外资银行再添新军,四家外资银行分行获批开业,分别为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