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东汉末年三国名人墓地都在哪里?
2022-02-20 12:24:34 | 来源:http://www.wosku.com | 投稿:baidu | 编辑:baidu

原标题:【百科】东汉末年三国名人墓地都在哪里?

  本文内容来源于《天下道源》,原载于某网站,后孤峡山人发现原文内容非常混乱,现孤峡山人对原文进行了重新整理,并加入了关于邓艾的新的资料。因孤峡山人未对原文所载内容进行全面核实,故不保证本文内容的绝对正确。仅仅作为百科资料之一。

  自曹操墓被发现后,掀起了考古热潮,三国众多名人的墓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三国名人之墓。

  曹氏宗族墓群面积达5平方公里。1974—1977年亳州市博物馆清理5座汉魏时期曹操宗族墓地,出土一大批铜器、铁器、瓷器、陶器、石器、银器、象牙、玻璃、玉器等,其中较为珍贵的有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以及字砖。

  曹嵩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曹腾墓西北处,是魏武帝曹操父亲的墓葬。

  曹嵩,字巨高,出生在亳州市谯城区。曹腾的养子,曹操的父亲。他在曹腾的荫护下,仕途一帆风顺,很容易就做到司隶校尉的官职。汉灵帝时,转为大司农、大鸿胪。后来又通过贿赂,出钱一亿买了个太尉的官职。曹腾死后,袭费亭侯。曹操起兵后,曹嵩不肯相随,放弃京官回亳州家乡闲居。初平四年(193),遭董卓之乱,在琅琊被徐州刺史陶谦的部下杀死。

  曹操墓

  据说曹操的墓找到了,结果是假的。曹操的真墓可能在老家亳州。

  高陵,三国魏武帝曹操陵寝,文献记载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关于高陵,宋代以来,有七十二疑冢之说,有许昌城外说,有漳河水底说,有铜雀台下说等。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高陵经考古发掘得到确认,其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但存争议。

  

  曹丕墓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首阳山,资料不详。

  甄后墓

  位于河南省安阳县辛店乡灵芝村,又称朝阳陵。《魏书》:“四年十一月,以后旧陵庳下,使像兼太尉,持节诣邺,昭告后土,十二月,改葬朝阳陵”。

  曹睿墓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大安茄店村,于村北偏右有一不自然土山横于田前,据说为曹丕墓,后经过考古学家证实,为魏明帝曹睿之墓。

  曹奂墓

  曹奂,燕王曹宇的儿子,曹操的孙子。其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城西南28公里,习文乡赵彭村西南约三百米处,北距邺北城三台约5公里。

  

  现存封土南北长64米,东西宽51米,高4.6米,面积3264平方米。封土的东北角破坏一部分,此处放置一残存半个青石柱础,直径约1米。封土四面皆为耕地,附近的耕地内有散乱的砖瓦碎块,部分带黑油的碎瓦块。。《嘉靖彰德府志》、光绪《临漳县志》均明载:“曹奂墓在临漳县彭城村”。

  1986年春,经国家考古队(屈如忠带队)钻探,封土为夯土,下有砌石,面积比现在封土大。未发掘。1992年7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曹彰墓

  

  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资料不详。

  曹彰,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魏任城王。

  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曹植墓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才华高旷。后世将曹植,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

  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封东阿王,六年又徙封陈王。因受曹丕猜忌迫害,郁郁而死。谥“思”,世称陈思王。在东阿时常登鱼山游览,死后其子遵遗嘱归葬鱼山。

  曹植墓在山东东阿县城南20公里鱼山西麓。始建于公元233年(魏太和7年),坐落于鱼山西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占地1200余亩,东南两侧有黄河和小清河萦绕,合为襟带。

  墓前有碑,为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建,高1.7米,宽1.1米,有额无题字,似有画像,已不可辨。碑文二十二行,行四十三字。正书兼用篆隶,表现出我国书法由隶向楷过渡的特征。碑早年堙没大清河中,至清代始捞出,复置墓前,并建碑楼保护。

  

  曹操共有25个儿子,卞皇后生文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曹昂、相殇王曹铄,环夫人生邓哀王曹冲、彭城王曹据、燕王曹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曹林、中山恭王曹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曹铉、陈留恭王曹峻,尹夫人生范阳闵王曹矩,王昭仪生赵王曹干,孙姬生临邑殇公子曹上、楚王曹彪、刚殇公子曹勤,李姬生谷城殇公子曹乘、mei戴公子曹整、灵殇公子曹微,赵姬生乐陵王曹茂。

  其中长子曹丕曹操认为笃厚恭谨,立为后继,成为后来的魏文帝.

  次子曹彰,三国演义中提到他黄须,勇而无谋.

  三子曹植为曹操最喜欢的儿子,虽才华横溢但个性怯懦,嗜酒放纵.

  四子曹熊体弱多病。

  曹操另有三女,长女曹节,次女曹宪,三女曹华,均嫁与汉献帝为妻。

  曹腾墓

  曹腾墓,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区魏武大道路西的曹氏家族墓群北侧,是曹操祖父曹腾的墓葬,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魏时期墓葬。在亳州城区。

  

  张角墓

  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子位镇七级村南端,在息冢以东偏南20公里。本有张氏三兄弟墓,现仅存张角墓一座。据传,该村为黄巾农民起义军领袖张角的故里。黄巾起义军失败后,张角兄弟被害,其尸体被当地农民偷回故里安葬,并用传统的丧葬习俗,祭祀七七四十九天,故称七祭。为避官方查究,隐“祭”为“汲”,后演变为七级。

  张角的墓穴已不存在,据张家后人介绍,这片老坟地原先大约70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的炮楼曾修在高地上面;文化大革命期间,将高地的土拉去一小部分。是张家后人据理力争才保存下来,几十年来周围将坟地蚕食了不少,要不是有张家后人的保护,这片坟地早已成了宅基地。

  愍帝陵

  位于河南许昌市东14公里张潘乡政府院内,东望张潘故城遗址,为东汉献帝衣冠冢。陵称“愍”而不称“献”是昭烈帝所谥。献帝禅位给魏王曹丕,丕称帝后,封献帝为山阳公(今河南修武县)。献帝死后,葬于封地。因曾居许二十五年,后人为表纪念而建陵,陵高15米,面积10000平方米,今仅存一长方形土台。

  伏皇后墓

  位于河南许昌市南15公里的冢刘村东北隅,是为汉献帝的皇后伏寿之陵墓。墓高10米,占地1730平方米,冢前有两小墓,为二皇子墓。

  伏皇后在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59年)被立为皇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怨恨曹诛董承,与父伏完密谋曹操,事情泄漏,曹将伏后禁闭冷宫逼其自缢,二皇子亦被鸩杀。伏后死后,曹操宣称其暴病而死,仍按皇后礼仪厚葬。

  董贵妃墓

  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内东北,系一土冢,有明显被盗掘痕迹。

  王允墓

  位于山西省祁县西北修善村西,墓长二十五米,宽二十米以上,今已作为重点文物保护。

  华佗墓

  华佗为曹操所杀。其墓位于河南许昌城北15公里苏桥村南石梁河西岸,墓高4米,占地360平方米。墓呈椭园形,前有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立石碑一通,楷书:“汉神医华公墓"。墓地六角形,青砖花墙环绕,翠柏青松掩映,1985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南分会在许昌召开"华佗学术研讨会”,镌立“东汉杰出医学家华佗之墓”石碑一通。

  1993年,华佗墓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玄墓

  位于山东省高密市双羊镇后店村西,又称郑公墓。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春,袁绍命其子袁谭逼郑玄随军,行至今河北大名东病故。初葬剧东(今青州市郑母镇)。后因墓坏,归葬故里。原封土高6米,1993年为砌护墙。

  郑公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有通德门、享殿、配殿等,规模颇大。后几经毁坏倒塌,历代多次重修重建。

  建国后,于1987年重修,1993年修缮,筑院墙环绕。

  院内有祠堂3间,高8.1米,长9.6米,宽5.7米,砖石结构。从地面到祠宇门口筑有台阶,内有泥塑坐像。龛门上方横批为“海岱宗师”,左右楹联为“含海岱之纯异,体大雅之洪则”。祠东南有亭,内立1987年修缮郑公祠碑。祠前石碑两座,东边一座是金承安五年重修郑公祠碑,额头篆刻“大金重修郑公祠记”,记述郑康成简历及其功绩;西边一座是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重修郑公祠碑。

  孔融墓

  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永流乡范家村东。墓高12米,南北长13米,东西长18米。

  祢衡墓

  位于武汉市汉阳鹦鹉湖湖心岛上。祢衡死后,黄祖懊悔,用厚礼将其礼葬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遂称其洲为鹦鹉洲,后原洲沉没,真墓不存(据《清一统志》载:“湖北武昌府,鹦鹉洲在江夏县西南二里,祢衡墓晨鹦鹉洲,今沦于江”),光绪20年(1900年)于今鹦鹉洲重修祢衡墓,为石建,呈方形,立“汉处士祢衡墓”碑。可惜遭破坏,仅存墓碑。今湖心岛上墓为新建。

  刘表墓

  位于湖北省襄樊市东,资料不详。

  黄祖墓

  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沙河镇联盟村,有一古墓,碑刻“江夏黄祖之墓”。黄祖系东汉末年江夏太守,击鼓骂曹操的弥衡就被黄祖所杀。

  袁术墓

  位于安徽省长丰县杨公庙镇西南3公里处。孤堆回族乡蔡圩村阎家小集,有个袁氏孤堆,相传为三国时期的袁术墓。已被考古学家证实。

  袁绍墓

  位于邯郸市郊外沧县前高龙华村,资料不详。

  颜良墓

  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资料不详。

  文丑墓

  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箕山余脉过蓝河是三峰山的西峰。西峰西南有寨子贾村。村南有文丑冢,村东有文丑庙,村北有兴国寺。

  鸿畅乡东南寨子贾,地处磨石山与西峰山之间。村南有文丑墓,为一硕大之土冢,村东头有文丑庙,仅有瓦房两间,碑亭一座。近年来,村舍扩建,庙房已圈至村内,内设村办面粉厂。村东有大坡,号称“白马坡”。传说为东汉末年关羽大战文丑处。文丑后裔在此筑寨定居,村名文家寨。地处两岗之间洼地,聚落东西长,不规划,面积0.21平方公里,有南北街与东西街巷相通,布局疏散。明朝末年,文姓式微。贾姓从郏县贾楼迁来多户,村名易称寨子贾。

  村民反映,文丑冢十分高大,文丑庙也很灵验。民国18年夏季,霪雨连绵,山洪爆发,洪水骤至,村寨被湮。村民都跑到文丑冢上去避水,可知文丑冢形体之高大。民国14年4月,匪首魏国柱率众千余人,连陷坡街、鸿畅等寨。寨子贾的寨首梦见文丑向其警告。翌日寨首领众在寨上安好“榆木喷”(即大铁炮),向北试射,不响,向西南试射,连响两发。谁知土匪正从西南向寨扑来,这两炮正好落在匪队之前。土匪见寨内早有准备,知不可攻,便向西退去。寨子贾得免于难。

  张任墓

  位于四川省德阳县北外桅杆村,资料不详。

  马腾墓

  位于许昌市北10公里的苏桥乡冢许村。占地半亩,冢高两丈余,数株翠柏环生其上。马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灵帝末年,边民叛乱,州郡招兵镇压,马腾应募从军,因战功累累迁为征西将军。汉献帝都许后,他接受曹操的绥抚,为保卫关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召入京师,封为卫尉。其子马超,辗转入蜀归顺刘备,被封为“五虎上将”,马腾及其家属因受到株连被杀,葬于石梁河畔。

  张燕墓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邱县鹊山下的吴村.

  张燕被东汉召降后,封为中郎将。死后,葬于鹊山下的吴村,《顺德府志》和 《内邱县志》对张燕墓均有记载:“张燕墓,在吴村西,俗称擀面台”。墓前有四尊石雕神兽(俗称四不象)。后经战乱,现在两尊收藏于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一尊收藏于法国巴黎吉米特博物馆。一尊被当地人藏于地下;战乱时军阀多次挖掘均没找到。1999年在搬迁十方村过程中,挖到这个稀世珍宝。内邱县人民政府将这座国宝,移到扁鹊庙内供游人览望,并作为镇庙之宝。

  韩玄墓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城南学府坪的现长郡中学内运动场,墓前有“汉太守韩玄之墓”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汪应铨《韩玄墓记》载;玄“威信智略,足以服人”,“宽厚爱人,玄与三郡俱降,兵不血刃,百姓安堵,可谓知顺逆之理,有安全之德。”对韩玄评价甚高,似在为其正名。

  蔡邕墓

  位于河南禹州,箕山入禹境之第一峰为逍遥岭,其阴有汉中郎将蔡邕墓。岭上有摩崖石碑一通,上刻汉隶体字,字大二寸,为蔡邕亲书。此碑曾坠入颍河,现为白沙杨氏获之。

  蔡邕,东汉书法家,以隶书著称。结构严整,体法多变,长于碑记。熹平四年(175),灵帝诏邕写六经文字,部分由邕书丹于石,立太学门外,曰石经。

  董卓当权时,任邕为左中郎将。卓被诛后,邕为王允所捕,死葬于此。其东为白沙镇,其北为白沙水库,湖光潋滟,景色一新,为旅游胜地。

  蔡文姬墓

  位于西安城东南蓝田县三里镇乡蔡王庄村西北约100米处。墓封土高约7米,林木葱郁。

  蔡文姬,名琰,东汉末年女诗人。博学有才,辨通音律,曾因战乱没于匈奴达12年。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赎回。卒后葬此。

  蔡王庄村就是守墓人一代代繁衍生息而成为村庄的。1991年建立蔡文姬纪念馆,馆内陈列着蔡文姬所著《悲愤诗》和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及《后汉书》中的《董祀传》等。

  陈琳墓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县西郊射阳湖镇赵家村大纵湖边,此范围内,墓墩数以千计,若悬盂覆釜。这里曾出土“汉铜虎”、“千斤镫”、“双鱼铜洗”等汉代以来的铜器、陶器、玉器、铁器珍贵文物数百件。

  华歆墓

  华歆墓位于高唐县城东涸河镇大华村北200米处,距县城20公里。

  华歆墓北边200米为东西生产路,四周均为平地,现存封土高3米,直径7米。墓葬保存完整,墓室顶部有1平方米的洞。从顶部缺口能看清墓室,此墓为砖室结构,上为圆形拱顶,底部呈八边形。

  据当地群众历代相传,此墓为华庄华姓祖坟,所以,古墓至今保存完整。据《高唐州志》记载,此为三国时期魏臣华歆之墓。

  钟繇墓

  位于河南长葛县增福庙乡孟庄村。墓曾于晋时被盗:“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此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传)》”

  荀攸墓

  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寿县,资料不明。

  贾诩墓

  位于河南许昌市北10公里尚集乡岗朱村东。墓高10米,占地3300多平方米。墓室后被破坏,出土的陶器也被砸毁,双虎铺首衔环画像石墓门、墓楣现藏于许昌博物馆。

  毛玠墓

  位于河南许昌市东16公里的五女店镇毛王村金龟岗上,又称毛承相墓。

  毛玠,字孝先,原籍陈留平丘 (今河南封丘县)人,兴平二年(195年)投奔曹操,辟为治中从事,后把家室亦迁于京郊(今五女店毛王村)。毛玠是曹操的重臣,先后任治中从事、墓府功曹、丞相府东曹掾、右军师、魏王府尚书仆射等职,曾向曹操进迎献帝之策。因智力超群,富有创见,多次受到曹操的夸奖和赏赐。后被免官,卒于家。葬于村南高岗上。

  夏侯渊、夏侯敦墓

  位于河南许昌市城西7公里河街乡贺庄北(今市石油库院内),二墓东西并立。东墓(敦)已毁,西墓(渊)尚存,墓高10米,占地3300平方米,有石阶小径可达墓顶。

  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随曹起兵屡立战功,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战死于阳平关,葬于此。

  张辽墓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内湖中岛上,为衣冠冢,现存墓冢,张辽陈列馆、逍遥阁和渡津桥。

  现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逍遥津公园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张辽墓、包括建碑亭、墓丘、亭廊、三国故事瓯塑,更换铜质张辽塑像,使张辽墓景点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提高景点的三国文化内涵;整治公园环境等。全部项目将在2003年上半年竣工。

  徐晃墓

  位于许昌市东20公里张潘镇城角徐村东北1公里处,墓现于耕地中。

  徐晃(?-227年),字公明,三国时期河东杨县(今中国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与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并称曹操手下“五子良将”。公元227年病死,死后谥壮侯。

  徐晃一生俭朴,对自己约束很严,病死前还特别嘱咐叫埋葬他时敛以时服。而且他每战有功,但很少邀功请赏,所以在曹操的军队中流传着一句话“不得晌,属徐晃。”徐晃用兵“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三国志·魏书·徐晃传》),可谓别具一格。徐晃常说:“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所以徐晃把为曹操的统一事业而战斗当作自己效力的机会,以此为动力,鞭策著自己的行动。尽管这些认识打上了封建思想的明显印记,然而,也显出了他那可贵的品格。他是曹魏政权的开国元勋,也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战将。

  徐晃原为杨奉手下,使用大斧,武艺过人,曾协助杨奉保护献帝,击退郭汜的追击。后曹操与杨奉相争,曹操很赏识徐晃的武艺,遂派满宠说服徐晃来降。徐晃自此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平吕布,灭袁绍,战马超,降张鲁,多有战功。关羽围樊城之际,徐晃奉命解围,与曹仁里应外合,成功完成了任务。历史上有记载虚晃是病死的也有记载是孟达叛乱,徐晃作为司马懿的先锋前往征讨,被孟达射中额头,医治无效而亡。

  

  李典墓

  李典因为作战勇敢,武艺高强,很为曹操器重。被封为都亭侯,是三国战乱时期最出名的年轻将领之一。后因病而死,年仅36岁。92年在巨野县昌邑乡发现一石室墓,初步推考可能为李典墓,现已原样移建菏泽博物馆一层大厅内。

  邓艾父子墓

  一说邓艾墓在陕西蒲城县洛滨镇前阿村南。邓艾墓地原来有三亩多大,上有墓冢和邓公祠,均面向西南,祠前有前秦、金代和清代石碑。邓公祠早年毁于火,今仅存墓冢与碑石。

  墓冢封土呈覆斗型,坐北朝南,邓艾墓原墓基封土高6米,底边长15米,宽13米,墓前曾有祠堂逐一座(现无),墓冢上留有碑石两通:

  逐一为前秦苻坚建元三年(公元367年)三月所建,碑文魏书。

  逐一为大金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十月所建(由于笔迹剥蚀,年号不确),现仍耸立墓上。两块碑文均为重建《魏邓太尉祠记》。祠后封土即为邓艾墓,现存高约3.5米,底周约10米,夯土层可见少许剩余瓦片。1983年7月被公布为蒲城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说邓艾父子墓位于四川剑阁县城北10公里北庙乡孤玉山南麓,邓艾父子被诬陷谋反在此杀害。

  其墓外表系高2.6米,长宽各7.4米的土堆,边缘用块石垒砌。土堆下是青石修造的石墓,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墓道已垮塌不清。由墓道入内,有并列二石室,各长3米,宽1.4米,高1.8米,两室间隔3米。墓前有一石碑,碑高3.3米,宽l米,其上阴刻国民党第十四行署专员林维干书“魏大将军邓艾之墓胗八个大字,并有小字刻录乍申夫“十三峰书屋全集))中有关邓艾被杀经过的记载。距邓艾墓右侧50米处是邓艾庙,其庙始建于唐以前,规模宏大,历代不断扩建维修,使之更加壮观。庙内有邓艾父子像,世代享受祭祀。据碑记载,当地“遇大灾则祀之,为捍大患则祀之”,“遇旱涝则随祭随应矽”。建国后,庙宇被占用为学校,文革修中学校改建,将庙拆掉。今仅存正殿,用作北庙乡小学学生宿舍。

  墓为土垒,周围砌青石,墓碑书“魏征西将军邓艾墓”。墓侧还有“彰顺王庙”(彰顺王是五代前蜀王建天汉元年给邓艾追封的谥号)。

  过去,每年二月,老百姓都要办会和演戏。原南充专员林维干立石碑于墓前,并书《魏将军邓艾之墓》,还摘录李榕著的《十三峰书屋全集》中有关评邓艾被杀的论述刻在碑上。

  现在邓艾墓碑碣具存,庙仅存正殿。

  “文革”期间,墓穴被掘,发现墓穴并列两室用青石板修造。两穴室中各有一座棺位,各长3米,宽1.4米,高1.8米,双穴并列,中间距离2米。从墓的穴位看,是邓艾父子各寝其位。

  第三种说法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安丰镇竹兴村有邓艾墓、邓艾庙塔。安丰镇竹兴村境内有一古堆,当地百姓传为三国时期大将邓艾墓,现犹存。

  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安丰塘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现存有许多古迹名胜。著名的十大景点是:邓艾庙塔……。

  杜预墓

  位于洛阳市偃师县杜楼村北,不过如今仅保存下来一座墓碑,书“晋当阳侯杜预之墓”。其南有杜预后世子孙唐朝大诗人杜甫之墓。

  郄虑墓

  位于许昌市东20公里张潘乡郄庄,南与张潘故城相望,墓高3.5米,围100米,占地900平方米,现保存完整。郄虑为东汉末人,汉献帝近臣,官至御史太夫。因与帝密谋曹操,事泄被杀,葬此。村中郄姓皆其后裔。

  嵇康墓

  位于安徽省涡阳县石弓镇东嵇山南麓。

  阮籍墓

  位于江苏南京市城内西南角花盝北岗19号四十三中学内。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系衣冠冢。现有墓冢,墓碑。碑为清光绪二十四(1898年)年立。

  许褚

  字仲康,谯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的武将,曹操的重要部将之一,和典韦一同统率着曹操的亲卫队“虎卫军”。因为他十分勇猛,所以有“虎痴”的绰号。

  许褚武艺高强,曾与吕布马超大战百回合乃魏国第一武将!!忠肝义胆,曹操驾崩,许褚伤心不已,痛哭两天两夜 ,哭到吐血。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随曹操征讨韩遂、马超于潼关。曹操将要渡河,到了河边,让大军先行,自己和许褚及虎士百余人断后。这时马超率步骑万余,来劫杀曹操,箭矢如雨。许褚对曹操说:“贼兵多,现在我们的部队已经过河,您也该走了。”于是扶曹操上船,贼兵势不可挡,余下的部队都争着上船,船超重将没。许褚斩杀攀船者,左手举着马鞍来为曹操挡箭,右手推着船渡河。当日,如果没有许褚,曹操就危险了。后来,曹操与韩遂、马超等单独谈话,左右皆不随行,仅带许褚一人。马超自负其勇力绝人,想要暗中偷袭曹操,但平日经常听闻许褚的大名,怀疑随从的即是此人。于是问曹操:“曹公的虎侯在哪里?”曹操用手指了指许褚,许褚怒目视之,马超不敢动。数日后大战,大破马超等,许褚斩杀多人,迁武卫中郎将。

  崇实原属张相,1937年分立,取意于村傍崇山,民风诚实。邓庄为晋邓攸(字伯道)故里,村外有邓仆射墓。大邓、小邓、赤邓传为邓攸后裔所居。贾庄传为曹操谋士贾诩之子、谏议大夫肃侯贾逵的职田庄。逵子充为晋元勋,封鲁郡公,次子混封永平侯。贾氏子孙世居于此。夏梁曹操大将夏侯悖墓所在,又兼地处山梁,故名。许留因村旁有三国名将许褚墓而得名。习礼传为晋国公子习礼处。荀董晋大夫荀息、董狐故里。

  杨修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175年,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薄。后被曹操杀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4岁。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

  曾经效力过:刘焉蜀汉

  

  在初中课本上讲的是曹操妒忌杨修之才,故而杀之其实不然!!曹操爱才,光招天下贤士!怎会因其才华高于自己而杀之?其实在鸡肋事件之前,曹操就早有杀杨修之心!!

  杨修死的罪名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是他的死因比较复杂,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政治上的两大因素。

  一,杨修犯了古代皇室权力之争中的大忌,参与了夺嫡之争。

  二,杨彪、杨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观念与曹魏政权的利益有冲突,杨彪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杨修是袁术的外孙,而政治观念杨彪和杨修又都与孔融及祢衡等清议复古派是一路,所以又因此见忌。

  杨修墓遗址现在位于勉县周家山镇柳营村黄泥岗上。

  另外一说:杨修死后埋葬在陕西华阴市城区西南方向,古代叫“仁和堡”村南(近代改为“河湾村”),当时立有墓碑一通,碑上书写“汉主簿杨修之墓”字迹可辨。

  郭嘉

  10月9号在河北易洲的一个准备开发的地里,铲土机意外的挖到了一个墓穴,工地负责人立即给当地的文物局打了电话,考古人员到达以后经过一个小时的考证证实是三过时期的一个墓穴。

  已经腐化了的碑文依稀刻着曹操对他曾经最爱的一个谋事郭嘉的题文。

  当时郭嘉由于水土不符病死在了易洲。由此考古人员断定此为郭嘉墓,进一步考察还在进行当中……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郭嘉(170-207)字奉孝,今河南禹州人。郭嘉是曹操最倚重的谋士!郭嘉被赞为“鬼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甚至有人认为,郭嘉不死,就不会有三分天下,曹操早就可以统一中原!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郭嘉与曹操初次相见,两人相谈许久后,曹操赞叹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对曹操的气度留下了深刻印象,也非常高兴地说:“真吾主也。”

  曹操爱郭嘉之才,郭嘉仰曹公之气度,两人互相欣赏互相敬仰对方也成为了当时的一段佳话!!郭嘉死后,曹操伤心不已,失声痛哭,对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当初,陈群责怪郭嘉不治行检,多次在朝中控诉郭嘉,郭嘉却神色自若。曹操则更加重用郭嘉,而陈群能持正,曹操也很高兴。

  后曹操又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对郭嘉的评价:“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郭嘉身为谋士,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与程昱、刘晔、董昭、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

  典韦墓

  在其故里 (?-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孙坚墓

  位于苏州南门外青旸地,宋代时曾为人盗发,诗人杨舜韶作诗云:“阖庐城边荒古丘,昔谁葬者孙豫州。久无行客为下马,时有牧童来放牛。”

  孙策墓

  据宋人著《孙王墓记》载,盗墓贼曾挖开孙策墓,得到了很多的金玉奇器,如银盂杯、金搔头等。后盗墓贼被抓获,这些宝物全部被一个叫朱励的人据为己有。不久,孙策的墓地被废,变成了官窑。

  现在孙策墓位于今苏州盘门外染丝厂内,当地人称孙将军坟。其楣石于解放后发掘出土,虽经岁月剥蚀,仍可分辨出正面浮雕的龙、虎、人等形象。

  一说是安徽马鞍山市佳山乡宋山村境内。

  孙权墓

  吴王孙权墓的准确位置至今仍然还是一个谜。民间传言说,可能就在南京梅花山。

  南京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当年朱元璋自己选择墓址时,一些臣子提出,墓址离孙权的孙陵岗太近,是不是把孙权陵墓迁走?朱元璋说:“孙权与蜀魏形成三足鼎立,算得是个英雄,就留下他为我看守墓道吧。”

  梅花山之名源于上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遍植梅花时,此前这里皆称孙陵岗或吴王坟。

  

  史称蒋陵,又名吴王坟,在南京市钟山南麓,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300米。在南京民间还流传说,明太祖建造孝陵时,下令迁移这一带墓冢,寺庙时曾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让他给我守门吧”。故此在建明孝陵明孙权墓没有被破坏,而明孝陵的神道只好绕过孙陵岗,这就是明孝陵的神道为什么不是笔直的原因。现仅存仅剩下一小型墓冢,不见碑表。

  当年大汉奸汪精卫死后曾葬于孙陵岗,抗战胜利后,汪坟被炸。今在汪坟处面对中山陵有汪逆花岗石像,千古唾弃。

  孙休墓

  位于安徽省当涂县,资料不详。

  孙皓墓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资料不详。

  孙亮墓

  孙亮葬赖乡,今江苏江宁县。

  周瑜墓

  周瑜墓在安徽省庐江县城关镇东门外朝墓巷。

  墓为圆顶,高2米,封以灰色麻布纹大汉砖,墓门朝东,墓周松竹环绕,墓前有明刻“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石碑一块。为明正统七年(1442年)立。墓前有清代立《汉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周瑜铭》。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人也”(“庐江”古郡名,古舒县即今庐江县)。他20岁就跟随孙策领兵攻下横江、当利,渡江进击秣陵……还镇丹阳,吴中皆称为周郎。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领精兵3万,用火攻之计,使曹操几乎全军覆没。著名的赤壁之战使周瑜名声大振,被封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著名诗人杜牧有《赤壁》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周瑜在准备起攻蜀时,“道于巴丘(今湖南岳阳)病卒”,时年36岁。灵柩运往芜湖,孙权哭祭之后,“命厚葬于本乡”。诗人彭教有诗云:

  一代英雄土一抔,寒云衰草翳荒丘。

  烟消赤壁人何在?月满长江水自流!

  已见有功成鼎足,谁云无策定神州。

  功名未就身先卒,日落青山万古愁。

  

  小乔墓

  位于安徽庐江县城西1公里处。平地起坟,有封无表汉砖结构,墓坐西向东,与城东1公里处的周瑜墓遥遥相对。

  鲁肃墓

  鲁肃一说葬润州丹徒县,一说葬京口,一说岳阳市岳阳楼以东约500米处,一说镇江市北固山。

  岳阳鲁肃墓位于岳阳楼东南角约300米。墓葬座东朝西,墓原高20米,底部直径约80米,墓冢全用青砖围砌。今墓仅存高6米,底部周长70米的封土墓堆。周围砌有3米石栏可上墓顶,顶上有小亭,立着清光绪年间所刻石碑一块,高约2米,上书“吴横江将军鲁公肃墓”。墓前大石坊门两侧石柱上刻有对联一副:“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

  

  陆逊墓

  陆逊墓位于苏州娄门外五里许陆墓乡,陆墓乡因三国时吴国名将陆逊墓在此而得名。今已湮没。

  诸葛瑾墓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资料不明。

  黄盖墓

  位于江西省南昌县麻丘镇,资料不详。

  甘宁墓

  位于阳新县富池镇半壁山,临江而立,背倚军山。占地66.7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3.36公顷,为三国时吴国西陵太守甘宁之墓,是由当地政府筹资易地修复的,因原墓于“文革”期间遭破坏。园内山壑纵横,四季常青,东北有十亩桂园,西南为十亩竹圃,甘宁墓座落其中,墓高2米,周长6米,墓前矗立着仿古天柱石坊,大雅壮观,石坊前有天然“甘泉”。

  太史慈墓

  位于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清代同治9年(1870年)修筑镇江城墙时发现,即加以保护。墓前有碑,书“吴孝子建昌都尉东莱太史慈子义之墓”。另有碑文,扼要书其生平。

  丁奉墓

  位于安徽庐江县西门外龙子口。1953年发现。墓冢占地160多平方米,高5米多,墓室为卷拱形,高3米多,宽2米,长5米,均系古钱纹和几何图案的青砖砌成。

  朱然墓

  1984年6月在安徽马鞍山市发现,前后室内各旋转漆棺一副,后室棺较大,推测为朱然的葬具,前室棺内死者可能是其妻,该墓随葬品总计一百四十多件,其中漆器量最多,共约80件。有案、盘、羽觞、桶、壶、奁、盒、匕、勺、凭几、扇、梳等,有木船、篾胎、皮胎等,尤其有彩绘漆器的大量出土。特别是其中一种犀皮黄口羽觞,将犀皮漆工艺的出现年代提早了六百年左右。

  武侯墓

  位于陕西勉县定军山西北脚下。墓地320亩,林木荫翳,古柏参天。初建于公元234年,陵园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墓前碑亭竖一石碑:“汉诸葛忠武侯之墓”,双桂之后有诸葛亮寝宫3间。陵园建筑古朴,松柏常青,十分幽静。

  蒋琬墓

  位于四川绵阳市西山,是三国蜀汉大将蒋琬的陵园。墓由长方形条石砌成,呈八角形,覆钵状,分墓座、墓身、墓檐、墓顶四部分。墓前有“大司马蒋恭侯墓”碑。祠内塑有蒋琬立身铜像。祠门有盛赞蒋琬襄助诸葛亮扶助汉室功业和高尚情操的楹联“小心自可襄诸葛,大度尤能恕二杨”。

  赵云墓

  赵云墓位于四川成都市西70公里大邑县城东1公里的银屏山下。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

  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匾文“永烈千秋”。

  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三国蜀汉名将。建兴六年(228年),随诸葛亮攻汉中,分兵拒曹真,因兵力悬殊,退守汉中。翌年,病死成都。因赵云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银屏山麓。

  一说为河北省临城县西竖镇东菅等村北的天桥坡下。

  刘备墓

  公元223年,刘备卒于四川奉节永安宫,他最后身葬何处有三种说法。

  一说刘备墓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内之正殿西侧,史称惠陵。后主从诸葛亮之意,先后将甘、吴两位夫人合葬于此。

  第二种说法,郭沫若1961年在奉节考察时认为,刘备死在气温极高的夏天,从奉节到成都逆水而上至少也要30多天时间。因此他认为,刘备墓在奉节的可能性比较大。

  另一种说法认为刘备墓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

  张飞墓

  据史传,张飞在阆中被部将暗害后,二人取其首级投奔东吴,行至云阳,闻说吴蜀讲和,便将其首级抛弃江中,为一渔翁捕鱼时打捞上岸,故有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之说。

  

  阆中张飞庙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古城区西街,刘备平定益州后,派张飞为巴西太守,领军驻守阆中,达七年之久。章武元年,张飞死后,相传身躯葬于阆中。

  又有说张飞墓位于四川阆中市城西,与著名风景区锦屏山隔江相望。总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现存的张桓侯祠,是清代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建筑群,由大门、敌万楼、左右牌坊、大殿、厢房、后殿、墓亭、墓和园林组成。

  此外,相传张飞部将张达、范疆将其头颅被抛于江中,有渔人夜得张飞托梦,到江中打捞张飞头颅,意外捞到一罐金子,于是用此金造了云阳张飞庙。据史载,张飞庙始建于蜀汉末年,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已有1700多年历史。

  关羽墓(关陵)

  关羽退走麦城后,为孙权部将潘璋、吕蒙杀害。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当时在洛阳的曹操,曹操敬重关羽忠义,刻沉香木续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于洛阳。

  在洛阳,葬关羽首级之冢称为关林,中国古代只有圣人的葬地才能称为“林”,如孔林、孟林等。洛阳关林占地130余亩,位于洛阳市南7公里,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

  此外,在湖北当阳,有葬关羽身躯之冢,称为陵,而古代帝王墓才能称为陵。山西解县修建了葬其魂之冢,在四川成都也修建了葬其衣冠之冢。首、身、魂、衣冠冢俱全,在中国墓葬史上实属罕见。

  

  位于湖北省距当阳市城区三公里处,是埋葬蜀汉名将关羽尸身的地方。关陵开始是座土冢。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为关羽加封,使其成为武圣人,直至关帝,他的陵园随之扩大,形成宏伟规模。现存陵墓封土高七米,周长七十多米。墓门北向,有明代建的“汉室忠良”石牌坊。关陵建筑群以宫墙相连,全是红砖黄瓦,富丽堂皇。

  庞统祠墓

  庞统(179—214)字士元,号凤雏,襄阳人,三国时刘备谋士。

  

  庞统祠墓庞统祠墓又名龙凤祠。在四川德阳市仅15公里左右的罗江镇白马关侧,位于老陕路旁。

  祠墓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王屏蕃乱蜀,墓、祠均毁。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修复,现存大门、正殿、两侧亭、栖凤殿,祠外为庞统墓。

  墓基方圆10米,高4米多,由条石砌成圆形。祠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古朴敦厚、肃穆庄重。依次排列着山门、“龙凤”二师殿、“栖凤”殿、庞统陵墓。祠内存有庞统及诸葛亮雕塑像,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

  祠、墓周围松柏千株,郁郁葱葱,风景如画。祠内天井有大柏两株,相传是张飞所栽。正门、侧门皆刻有楹联匾对,其一云: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正殿背后的石壁上,刻有晋代陈寿撰的庞靖侯传。二马亭分建于两侧,一曰白马亭,一曰胭脂亭,二亭象征刘备、庞统换马之事。

  诸葛亮墓

  公元234年8月(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伐魏时患急病,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54岁。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大多人认为,他死后就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

  而民间认为,诸葛亮采取了极其隐秘的办法来处理后事。相传诸葛亮的遗嘱是,在他死后将尸体入棺,由4名士兵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可以下葬。他真正的墓葬在何处,后人至今没有找到。

  为纪念诸葛亮,各地建起了多处武侯祠,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定军山下的陕西省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成都武侯祠、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

  司马懿墓

  河南河阴,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考古资料和现场考证研究,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大墓中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宣文侯常所用大刀”铭文的铁器,证明墓主就是晋宣帝司马懿。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1758岁左右,与司马懿死于公元251年吻合,应为司马懿遗骨。

  司马懿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

  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晋宣帝。

  吕蒙墓

  吕蒙一说葬于湖,一说葬鄂州嘉鱼县。

  张昭墓

  张昭墓位于江苏省昆山市锦溪。

  黄忠墓

  黄忠墓在成都西郊营门口乡黄忠村。

  马超墓

  马超墓一说是汉中市勉县,一说是位于四川成都市新都区。

  

tags:【百科】东汉末年三国名人墓地都在哪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