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哟哟研制青嵩素获诺贝尔医学奖,最初竟是一个秘密军事项目】
2015-10-06 15:12:23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5497年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屠哟哟研制青嵩素获诺贝尔医学奖,最初竟是一个秘密军事项目】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43期】2015年10月5日,瑞典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5日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等3人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个奖项对于中国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85岁的屠呦呦与另外两名美日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Satoshi mura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屠呦呦是我国著名的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硕士生导师,2001年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她最突出的贡献是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纽约时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评论说,这种药物是消灭这种疾病的“首要疗法”。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屠呦呦老师的名字相当富有传奇性,呦呦,是鹿的鸣叫声音,出自《诗经》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之典。屠呦呦这个名字和青蒿素这种植物精华,三千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这要感谢屠呦呦神机妙算的父母。然而,中国对于青蒿素的研发,却与战争需求有关。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43期】
从1965年开始,为反击美国对越南的侵略,中国决定派出抗美援越部队,赴越南北方,支援越南人民的革命斗争。4月18日,总参谋部下达了援越工程预先号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援越部队赴越南北方执行援越抗美任务。
1965年6月开始到1970年7月结束,中国共派出了32万支援部队,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修建和抢修铁路公路、机场通信工程。历时3年9个月的援越抗美防空作战中,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沉重地打击了美国侵略者。
越南属于热带气候,越战期间,耐药性的疟疾在东南亚横行。当时治疗普通疟疾的特效药是金鸡纳霜的有效成分奎宁,但奎宁只能治疗普通疟疾,对于六十年代越南流行的耐药性疟疾却素手无策。
据传说金鸡纳霜的来源可追溯到17世纪,西班牙驻秘鲁总督的夫人Chinchn女伯爵患上一种发热病,被诊断为疟疾,当地印第安人用一种树的树皮磨成粉末,治愈了总督夫人,女伯爵夫人将这种树皮引入欧洲,为纪念她,瑞典博物学家林奈以她的名字正式命名这种树,即金鸡纳树。1820年,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里提取出抗疟有效成分,并命名为奎宁。1945年,美国化学家首次人工合成了奎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金鸡纳树被日本人控制,因为得不到照片而无法生产天然奎宁,在北非和南太平洋岛屿上作战的美国部队受到疟疾的沉重打击,经常造成严重减员。美国政府紧急使用工业方法合成出奎宁的替代物氯喹,美国在二战期间生产了几吨重的氯喹药物,是美国士兵在前线的必备特效药,由此可见抗疟药的重要性。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43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对氯喹产生了抗药性,到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尤其是越南,因为没有特效药,导致疫情难以控制。中国援越部队进驻越南以后,也相继发生严重的疟疾疫情,引起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疫情还有向国内蔓延的趋势。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秘密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同时成立了对外称呼为“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机构(代号“523办公室”) 。
1967年,在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示下,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了。因为启动日期是5月23日,项目的代号被定为“五二三项目”,这是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与,屠呦呦就是其中一位。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到一项特殊而又秘密的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防疫项目,目的是为了研制一种能够有效治疗耐药性疟疾的特效药。因为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她的团队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发现高温提取青蒿素药效不明显,在对古药典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研究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据此改用低沸点溶剂,药效明显提高。最终分离获得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1972年3月,523办公室向中央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实验结果,汇报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43期】
1975年4月,五二三项目突破了青蒿素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由于这是个保密任务,3年以后论文《青蒿素的结构和反应》才发表在1979年5月出版的《化学学报》上。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制定的科技规划中提出了青蒿素的全合成项目任务。1984年实现工业化合成,1987年青蒿素全合成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现在疟疾仍然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有5亿人患上疟疾,超过100多万人因此死亡。2007年世卫组织在专著《青蒿种植与采集指南》中阐述:“青蒿是一种作为青蒿素来源的中药植物,用于生产最有效的抗疟药物。”

【科罗廖夫谈军事栏目第43期】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青蒿素这种中国原创药物是因为战争需求而研制出来的。实际上战争需求是拉动人类科技进步的最有力手段。例如计算机是最早由美国炮兵部门提出用于军事计算的项目,现已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的实用型人造卫星最开始是用于为东风战略导弹侦察目标的,现已带动广播电视、通信、教育等民用技术的进步。美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最关键的技术系统,几乎都是在军事需求带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例如核工业与曼哈顿计划,航天技术与阿波罗登月计划,计算机信息产业与星球大战计划。今天的因特网也是源于美国国防部原来为了抵御苏联核进攻而建立的Arpanet网。我国也不乏国防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实例,2000年国防科工委曾对7项典型军用技术的民用经济开发产生的效益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技术转让费与技术应用后利润之比为1:9。
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三千年前我们智慧的祖先就用诗词预示着青蒿素的伟大发明。这真是冥冥中的安排,使命的召唤!
--------------------------------
感谢阅读本文!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7月18日成都站开票通知

【SpeXial约会你的夏天2015】粉丝见面会官方公告亲爱的“特使”们:SpeXial大陆之旅即将开启,8位大男孩将在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删删写写的酝酿了好久,本来想写的文艺小清新一点,想来一首古诗压压惊,选来选去还是觉得不适合我这种逗

我的上海版囧途实录

2015年9月17日,经过14个小时Z198的长途跋涉,我终于到达了梦想中的城市-Shanghai。但是这一路并不顺利,又

大陆游客骤减 香港房地产恐遇连环危机

这个十一,有一项数据统计,说去日本的游客最多,而其次是韩国,去香港的游客最少,比去年跌了15-20%,排

[转载]谢富治之女:关于周荣鑫同志的两则材料补充

[转载]谢富治之女:关于周荣鑫同志的两则材料补充
标签:转载原文地址:谢富治之女:关于周荣鑫同志的两则

匆匆那年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4年了,4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事,可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的匆匆那年,是我们青春中的错过。那年

付费寻找十倍牛股之路(2)

十倍牛股之路1、过去我的文章已经很多的对大盘滴看法与观点都非常明确,深证成指这里应该有一波比较好滴行情

关于屠呦呦获奖人民日报不得不看的三篇评论

北京时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身份揭晓,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等3人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

在美国生孩子1

还有5周就到预产期了,这前面的大半年少不了和妇产科打交道,那么这里就补充交代一下。
从知道怀孕期的三月

味中药泡水喝nbsp;58岁变28岁!!nbsp;

步入老年,会渐渐觉得精力不够用。那么,三味中草药泡茶喝,马上就会觉得有明显改观。这三味中药是:远志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