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游戏会上瘾,而学习不会?
2015-12-19 09:40:08 | 来源:玩转帮会 | 投稿:佚名 | 编辑:小柯

原标题:为什么打游戏会上瘾,而学习不会?

这是来自一个网瘾少女的内心剖白,为什么我打游戏就跟嗑了炫迈一样停不下来,而学习的时候就不会——

1.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学会

费心费力地背下重点可是偏偏考试时就巧妙地绕过了所有我会的,就跟拳头打在了棉花上,总不可能不看题目把所有会的都往卷子上写吧,可是写了也没分啊!那既然如此我到底有没有学会?

可打游戏就不会这样!升级时做任务打怪,该给的经验不会偷工减料;学了的技能就一定会用到,费的每个功夫都不会是无用功。学习和游戏二者评价体系的不同,一个是让你蒙着脑袋学,一个是让你清清楚楚地玩。

2.学习不是实时反馈

你学了一个原理,可怎么证明自己真的学会了?等考试出成绩吗,那未免太久了,也不一定会考到这个;自己做习题么,可做对做错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可能已经默默甩你几条街了;再加上现在的习题册良莠不齐,还有可能直接被印刷出的错误答案、“解析:略”给坑了。

相反你在游戏里学了一个技能,怎么知道自己牛不牛?随便找个怪、找个玩家打两下就知道了,用的顺不顺手、打人痛不痛,数值一目了然。

而且众所周知的,游戏的奖励机制就是一个心机婊,时时刻刻都在想方设法地勾引你、吊着你,一系列的任务这个没做完另一种又出现了、这种玩法腻了还有更多的玩法等着你,一个接一个的引导让你想停下来都难。

3.游戏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有些学霸可以学习游戏两不误,但对于在数量上更占优势的学渣屌丝而言,游戏无疑是更容易得到成就感的地方。同样一段时间,你用来学习可能勉强弄懂了几个不知道会不会考到的概念,可用在游戏上指不定就能“装备在手,天下我有”了。而想在学习上达到游刃有余和在游戏里叱咤风云所要花费的时间也是完全没法比——相比付出了心血却拿不出亮眼的成绩,游戏里可是有bug一样的人民币玩家存在,想狂拽酷炫?没问题,有钱你就是大爷!

4.游戏能让你获得更好的情绪体验

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学子而言,学习从来不是件单纯的事,你不仅要对得起老师的期望,也要对得起家长砸给培训班的钱,你可以培养学习兴趣,但即使你一点兴趣没有也不会有什么不同,该学的还是得学。

而游戏的目的则简单粗暴的多,就是让你休息发泄、让你开心让你爽,你可以在这里暂时忘掉现实里的一切,把坏心情都扔掉……

这样一来二去的,久而久之你就成了一个“昏君”,学习是不得不娶的“皇后”,游戏是心心念念的“宠妃”,皇后没啥错却也爱不起来,不能打入冷宫只能给个冷板凳坐;“宠妃”千娇百媚不爱她爱谁,可是迫于皇后的压力只能偷偷去宠幸,而且还是一看到就离不开,谁拉都不想走。

5.游戏里是另一个社会

虽然学生们还乖乖呆在象牙塔里,但外面的世界那么多新奇和诱惑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相比两耳不用闻窗外事的枯燥学习、相比现实世界里处处都有的拘束压制,游戏几乎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反正人人都戴了面具,面具下的你是打家劫舍没关系,是撒泼犯蠢没关系,是撕逼干架也没关系,反正没人知道你是谁,既可以看到现实面也可以用[拔网线大法]躲掉黑暗面,何乐不为。

本文为33IQ网原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33IQ官方公众号“每日谜题”,让你越玩越聪明~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有个给衣服比价的新电商,可能是海淘爱好者的福音

如果你喜欢网购高级时装,但又懒得对比价格,你又多了一个新的去处。今年刚成立的Shazop 电商,就以提供同

H&M2016年设计赛冠军,是一位爱用粗糙布料的姑娘

九月底我们报道过 2015 年 H&M 设计大奖赛的冠军Ximon Lee,与 H&M 合作的秋冬系列发售。最近,这个比赛 2

《银魂》的第一款手游来了,还只限中国玩家

日本的动漫作家肯定没想到他们的作品有朝一日会成为中国手游题材的不尽来源。在《火影忍者》、《海贼王》之

索尼做了一个调查,问问你都想在PS4上玩哪些老游戏

索尼似乎很懂得如何取悦那些老玩家。在宣布玩家可以在 PlayStation 4 上玩到 PlayStation 2 上的游戏之后,

帮文具控找回最初纸笔的感觉|这个设计了不起

很多人对文具的情感始于学生时代。即便工作后难有长时间用回纸笔的机会,仍然喜欢收藏各种精致小物,找回读

周末到了,推荐读读日报里的好文章,各位可要读一读

Sues Wang 在「正在上映和即将上映」中推荐了文章,点击读一读:去看「寻龙诀」,没这些干货怎么行」王烨在

深夜惊奇·花样虐狗

那时候,在一起第一天,我拉着他一起去看了我心心念念的罗丹的雕塑展。展厅里人很多,大家都围着那尊著名的

想在楼顶种一大片花花草草,需要慢慢来

借着这个题目,提供一种普遍适用于此类问题的思路。如果一个概念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其原因不外乎以下

相比较其它地区,北京考生上清北有多大优势?

2015 年,北京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的概率是广东考生的 30 倍(10,000 人中分别取 106.62 和 3.65)。北京之

官员、银行家、高管……总觉得这些「精英」肯定信不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观察到两种对于政府不信任的言论,一种是“换我来我比他们管得好”,一种是“你看人家美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