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在孩子面前表达情绪? 父母感到负面情绪如(愤怒、挫败、怨恨、敌意)
2016-03-25 16:51:02 | 来源:Anyelse | 投稿:丽娜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父母如何在孩子面前表达情绪? 父母感到负面情绪如(愤怒、挫败、怨恨、敌意)

真实,应当是亲情互动的最高价值。

先看看传承的后果:长大成人的孩子跟父母的沟通,最普遍的现象是报喜不报忧。莫名其妙的是,这是一种全社会高度接受的表达方式,认同这是一种“孝顺”的表现。人人都在以自欺的方式解除父母的忧虑。作为父母来说,足够体谅孩子出自一片善意,但绝不可能就此高枕无忧,他们的人生阅历不够应付这点认知?于是把这份担忧要么埋藏在心底依然担惊受怕,要么以各种拐弯抹角的形式搜寻真相的线索。坦白说这份昂贵的“善意”是种感情的扣留,父母亲最深切的伤感只是不再表达,因为这代表着不需要,说到底这未必是值得称道的亲情,谈不上“深入了解”,这是被控制的表面。

这种模式的形成,与父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隐藏情感的教养方式有关。家长们试著以为关爱的方式或者坚强的榜样在于应该忍住负面情绪。让孩子看到任何时候作为家长都保持一份冷静。这似乎是家庭內部的纪律,大人之间的冲突不在孩子面前演示,压抑愤怒是在优先考虑孩子的情绪。我们在以牺牲自己的方式优先考虑孩子的福祉和自尊。

想法很丰满,协调很骨感。人的情绪调节能力从来不那么容易转换自如,压抑带来的隐患变成更长时间的隐性的消极后果。研究人员做过对比,压抑情感的家庭(当父母感到负面情绪如愤怒、挫败、怨恨、敌意)与自如释放情感的家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质量更低。原因是孩子必须花更多时间来探测真实性,反而受到更多的牵连。就父母来说,压抑的过程本身也在减损积极情感的资源。结果在需要与孩子互动中,反应迟钝、分心、不自觉地表现为拒绝的情感。而这让孩子无辜受累,核心的关键点是否认了孩子的自我意识,他能够胜任判断,情绪发作的指向并不针对他。隐而不发的氛围让他身处其中,每一件事情是否妥当几乎都存在悬疑,没有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自然。而情感表达自如的家庭,孩子成长后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情感的响应度明显地准确和及时。

同时,刻意控制的太平景象或者伪装的积极氛围,瓦解了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同样在你实施安慰、赞美和支持时效果打折,不得不说这是一份代价。很大程度上父母要垂范的是做真实的自己,对自己的真诚可以让孩子在冲突中学习到处置方式,事件的评估准则和公平的立足点。单纯强调控制,效果总是事与愿违。最后分享一位孩子母亲的经历,因为跟丈夫有争吵,妈妈在接12岁的女儿放学的路上,在车里跟女儿解释与父亲的争执。“我这一天都很难过,现在我想听听这首伤心的歌。”女儿的回答让她詫异:“如果你想哭,就哭出来吧,我不会没有安全感。”母亲认识到暴露自己的弱点并不会给女儿带来安全感的干扰,倒是这种自然的表达,在给孩子示范什么是最适合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她感谢女儿既得到了宽慰,又自信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为防止误解,在强调自如真实地表达情感的同时,对家人的关切应当是不言而喻的前提,照顾到对方和孩子的感受,防止过度反应,意味着情感素养和责任心。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侵吞皮夹现金 捷运站务员辩给父母红包

梁姓男子去年12月搭捷运时不慎遗失皮夹,民众扣获该皮夹,转交捷运东门站林姓站务员,不料林竟趁机抽走皮夹

有一种幸福叫——父母在!

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父母在。父母在,家才是你安魂入梦的地方。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妈,我们才

所谓情绪,是智慧不够的结果!!

1.你成为不了心态的主人,必然会沦为情绪的奴隶。2.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

父母如何做,才能够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人到中年,难免步履匆匆。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孩子需要陪伴,工作中还有数不尽的压力犹如逆水行舟,不进

佛说:父母与子女有四种佛缘,对照一下自己是哪种缘?

佛法里面说得很明白,父母与子女有四种缘,没有缘不会来的。这四种缘:第一种是报恩的,所谓孝子贤孙,是过

幸福人生从孝敬父母开始

当我们真正经历了世事的沧桑,真正懂得父母的伟大,想要好好孝敬父母时,也许他们都已经老了;想游名山大川,

就算为人父母,也请坚持做热血的自己

我们见了太多,一旦当上父母,立刻全方位进入角色,熄灭生命热血的人。前段时间看了《火影忍者:博人传剧场

父母知多少? 处罚孩子的原则

孩子的成长学习就是不断的从错误中磨练而进步成长的,每个小孩一定会犯错,也一定会调皮,父母在面对小孩子

父母开房车停校门口陪读 对孩子教育成长弊大于利[热点]

父母开房车停校门口陪读,对孩子教育成长弊大于利。为照顾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浙江嘉兴海宁市一对父母将自

小宝宝一出生就要全身洗乾净吗?不可不知的原因让许多现在才懂的父母都超懊悔!

新生儿出生是每个家庭都相当期待的一件事,但你知道吗?其实从宝宝出生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可以借由一些步骤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