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红嫂李秀莲一片真情暖军心拥军优属促和谐
2016-04-13 09:25:38 | 来源:法律法规网 | 投稿:小柯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临沂新红嫂李秀莲一片真情暖军心拥军优属促和谐

齐鲁网4月13日讯 李秀莲,沂南县铜井镇范家庄村人。生于1947年,几十年来,她爱党爱军,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爱党拥军的动人篇章。1988年8月,她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光荣称号,1993年3月她所在的鲁庄乡妇联被全国妇联评为“新时期拥军优属先进集体”。1991年以来,她多次被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当选为第十四届、十五届临沂市人大代表、十六届省人大代表候选人,1996年8月被临沂市妇联评为“沂蒙十佳新红嫂”。2015年,李秀莲家庭被省妇联、省民政厅、济南军区政治部评为“齐鲁心系国防最美家庭”。

临沂新红嫂李秀莲一片真情暖军心 拥军优属促和谐

李秀莲做沂蒙拥军鞋垫要用彩线一针一线纳出文字或图案,最后用缝纫机跑结实,很费工夫。

临沂新红嫂李秀莲一片真情暖军心 拥军优属促和谐

李秀莲自费购买布料、花线,和女儿、儿媳及30多位亲属做拥军鞋垫累计2万多双,先后用坏了4台缝纫机为战士纳的鞋垫,八一期间慰问子弟兵

临沂新红嫂李秀莲一片真情暖军心 拥军优属促和谐

李秀莲齐鲁心系国防,用实际行动支前,慰问官兵,为南疆的子弟兵献上一颗爱心

在抗战时期李秀莲的家庭就是当地有名的抗日堡垒户。从记事的时候起,奶奶、母亲那爱党爱军的一举一动,就在李秀莲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63年,李秀莲从临沂矿务技校毕业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回到了家乡。因工作积极,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并被评为优秀团支部书记。1965年,她被县里作为青年干部培养对象,决定保送到省团校学习。在这时经人介绍,认识了家里弟妹多、母亲卧病在床的“五好”战士范遵训。李秀莲对他的家庭深表同情,也感到了军人的付出与伟大。经过再三的考虑,她顶着社会的压力,毅然放弃了去省团校学习的机会,从沂河岸边嫁进了大山深处的珠宝庄。

结婚以后,李秀莲成了范家的顶梁柱,不仅积极参加集体劳动,还尽全力承担起全部家务。在她的操持下,弟弟妹妹顺利上完初中,并相继成家立业。她工作积极,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意助人的优良品德,成为大家竞相学习的榜样。

沂蒙新红嫂真情暖军心。怀着对子弟兵的特殊感情和爱国热情,李秀莲像当年的“红嫂”支前一样,为南疆的子弟兵献上一颗爱心。她利用担任鲁庄乡妇联主席的便利条件,走村串户,动员姐妹们用实际行动支前。在她的组织带动下,全乡妇女先后寄出鞋垫等慰问品24200多件,发出慰问信近千封,仅李秀莲就寄送衬衣、毛巾等50余件,发慰问信75封。这些慰问品虽价值不高,但给子弟兵带来的精神动力却是无价的。有一位年仅21岁名叫高登远的战士,当他收到李秀莲精心绣有“保卫祖国、杀敌立功”的鞋垫时,禁不住热泪盈眶。他把鞋垫放进贴身的内衣里,用来激励自己在战斗中勇敢杀敌。在收复某高地的战斗动员中,他把鞋垫从内衣中拿出垫进鞋里,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突击队。在战斗中,他和战友们机智勇敢地炸掉了敌人的10号洞口。当敌人组织反扑时,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消息传来,李秀莲把英雄的事迹广为宣传,更进一步激发了妇女姐妹支前的热情。

此后,乡妇联每年“八一”都要给部队寄送鞋垫,而且新兵入伍,战士评上优秀士兵,立功受奖,乡妇联都要给寄去鞋垫和慰问信,鼓励战士们在部队多立功。那一针一线精心绣制的鞋垫,凝聚着李秀莲等姐妹们对战士的深情厚意,寄托着她们对祖国的和平、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心愿。20余年来,在李秀莲的带动下,全乡累计为部队送鞋垫近10万双。

新红嫂拥军优属促和谐。20世纪80年代中期,鲁庄乡因贫穷落后,乡里的姑娘们纷纷往外嫁。全乡13000多人,仅30岁以上的光棍就有1000多人,其中有许多是现役及退役军人。这不仅挫伤了青年人的参军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现役军人因此而不能安心服役,影响了部队的建设。

1985年,李秀莲担任了乡妇联主任后,组织成立了“红娘”组,专门为现役和退役的大龄青年牵线搭桥。为了使“红娘”组的工作不流于形式,各组建立大龄男女青年的信息档案,定期召开碰头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制定了评比表彰奖励制度,“红娘”组在李秀莲的领导下,促成许多青年喜结良缘。范家庄有个在云南前线的大龄青年军人范茂起,因家中穷,村“红娘”组一连介绍了几个对象都没成功,李秀莲亲自出马,她四处张罗,终于在依汶镇给他找了个漂亮贤慧的姑娘。在李秀莲的鼓励下,姑娘主动去部队办喜事。从此,小范的干劲更大了,战斗中,他先后三次立功,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李秀莲的带领下,“红娘”组共为412对大龄军人牵线搭桥,使他们喜结良缘,其中仅现役军人就有134对,不仅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力地支援了部队建设,为国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李秀莲的组织下,全乡又先后成立了“拥军优属服务组”和“义务帮工组”,为军烈属、残废军人做家务、干农活。每当农忙季节,李秀莲总是带领“义务帮工组”出现在田间地头,帮助他们抢收抢种。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英雄范桂功,年老体弱孤独一人,李秀莲就把他接到家中,13年如一日,像亲人一样地照顾他,为他养老送终,受到了乡亲们的高度赞扬。

沂蒙新红嫂爱党拥军永远在路上。李秀莲始终心系部队,情牵公益,退休后仍继续饱含深情地为部队建设、为社会和谐倾注心力,无怨无悔奉献余热。2001年退休后,她先后动员自己的侄子、外甥、孙子等亲属38人参军入伍。十几年来,为一批又一批的新老战士做心理辅导,帮助战士们迈过许多思想上的坎,她走访军人家庭1000多户,帮助40多名军嫂、复转军人找到工作,资助230名失学女童,让她们重返了课堂。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学校给孩子们讲英雄模范故事,不遗余力地关爱未成年人教育,传播正能量。

李秀莲总是说,拥军决不能少了拥军鞋垫,她说那不仅仅是鞋垫,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军民鱼水情。做拥军鞋垫要用彩线一针一线纳出文字或图案,最后用缝纫机跑结实,很费工夫。临近“八一”建军节和新兵入伍的日子,为了赶制尽可能多的鞋垫,李秀莲经常挑灯夜战到天明。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加,她深感有心无力,尤其是膝盖疼的厉害,有时连走动都成问题。她便开始发动亲朋好友、乡里乡亲一起动手做鞋垫,到拥军活动前再让儿媳妇骑电动车载着她走亲串户的收鞋垫,有的乡亲家路不好,电动车上不去,她都是让儿媳妇搀着她去,一定要当面谢谢人家。一直以来她都是自费购买布料、花线,有时还购买些点心、床单等物品答谢和她一起做拥军鞋垫的乡里乡亲。有谁知道,近几年,到各部队拥军用的鞋垫绝大多数都是李秀莲这样一双双做起来、收起来的!而这一双双鞋垫,又饱含了她多么深沉的拥军情!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沂蒙红嫂协会的名誉会长,她深感沂蒙红嫂精神传承之重要性。因此,她除了身体力行,积极参加每年的拥军优属活动外,还发挥传帮带作用,让自己的女儿、儿媳加入拥军队伍,同时发动全县各行各业的妇女拥军。如今,在她的影响下,沂南这片奉献的热土活跃着一大批拥军优属的“沂蒙新红嫂”,而“爱党爱军、勤劳勇敢、忠诚坚韧、无私奉献”的红嫂精神,正在沂蒙大地绽放熠熠光辉!

tags:拥军优属   临沂   军心   真情   和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聊城侯爱英柔弱双肩托起两个家庭大爱谱写和谐乐章

齐鲁网4月13日讯 侯爱英家庭,现居住地址为山东省东阿县姚寨镇西孙村,该家庭有4口人,侯爱英,婆婆张秀英,丈夫孙怲良,儿子孙长健。曾经荣获:山东省最美家庭,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聊城市最美家庭、全市十大孝星

首届"荣成和谐使者"评选启动市民可报名参加

本报讯(记者 张英娥 通讯员 王玉芳)4月12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市首届“荣成和谐使者”评选工作已经启动。4月15日前,市民可通过所在镇街报名参加。“荣成和谐使者”是指在荣成市范围内,具备专业社会工

多元调解促和谐惠民生

内厝上塘鱼塘污染纠纷调解。(蒋跃辉 摄)本报记者 王元晖 沈彦彦翔安记者站 林瑞声 蔡江沈大嶝派出所原所长谢金民,如今每天都蹬着那辆老自行车,行进在乡间小道上。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还是“所长”。当地居民遇到的

临沂安监局抽查莒南两家企业28项安全隐患需整改

12日,临沂市安监局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专项检查行动,组织执法人员和省级安全专家会同莒南县安监局,对莒南县两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突击检查。经过对两家企业安全管理资料部分和现场部分的详

高青收费站积极开展“安全为本共建和谐”活动

鲁网淄博4月12日讯(通讯员 魏玉建 关玉玺) 为增强收费站职工和过往司乘人员安全意识,淄博市公路管理局省道238线高青收费站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为契机,以“安全为本、共建和谐”为主题,立足本职,提升服务,努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