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闻臭的职业,却被唤作“玫瑰天使”
2016-04-14 14:36:05 | 来源:法律法规网 | 投稿:伊文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从事闻臭的职业,却被唤作“玫瑰天使”

■市中医院造口伤口门诊和静疗门诊的天使们。

■慢性伤口造口。

有这样一群患者,因为糖尿病或其他病变,伤口久治不愈;还有一些患者,因为直肠癌或泌尿系统疾病被切除了肛门,不得已“造口”,做出一个“人工肛门”。因为缺乏专业的伤口护理和指导,严重的并发症折磨得他们生不如死。

有这样一群“天使”,她们不怕这类脏臭,用专业的技术和美好的心灵,唤起“玫瑰”的芬芳……她们就是中医院护理科的护士们。

记者 白丽 通讯员 黄琳 李琪彬

1、护士的专业护理+全程微笑很感人,患者家属为她拉票

“亲们,请帮忙投22号中医院黄小芳。三年前,我妈到厦门中医院做手术,黄小芳就是我妈的主管护师。面对病人伤口的恶臭与心理的绝望,她真心、真情、倾尽所有的护理工作如同亲人一般的全程微笑服务,给予了病人战胜病痛的毅力和看到重生的希望。亲们,请支持她,投她一票吧!让她亲人般的微笑服务,感染身边更多的同行,给更多病人看到希望的光芒和求生的动力!”

这是前天刚刚开始的“最有人情味青年医者”市民投票第一天,一名患者家属的拉票“告白”。她的妈妈因癌症造口住院期间,主管护师黄小芳不怕恶臭,始终微笑服务,给妈妈疗愈的信心。深受感动的她,在所有的微信群中为小芳拉票。

黄小芳做的是医院护理工作。在常人眼里,护士就是打打针、发发药、跑跑腿,但这个护士不一样!她于2000年入职中医院,2012年取得“国际造口治疗师”资格证书,2013年任厦门中医院创口小组组长,是厦门市护理学会伤口造口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目前,全国拥有国际造口治疗师资格证书的专科护士仅1300余人,而我市仅有8人。

别小看这“国际造口治疗师”的称号,它可是具有多年护理经验、被单位选送、经过严格学习培训才取得的资格认证。有了它,护士可以独立坐诊和出诊。

因为有她和另外取得PICC(静疗)专科护理资格认证的6名护士,厦门中医院于近日正式开设了造口伤口护理和静疗护理两个新门诊。

2、老人造口恶臭肮脏儿女都嫌,她却不戴口罩手套护理

近年来,接受过黄小芳慢性伤口、造口救治的患者,远不止这一人。

E老先生是一位来自外地的回肠造口患者。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他的造口未能得到很好的照顾,造口周围皮肤大面积重度溃烂到右侧背部。初到医院时,因为皮肤溃烂贴不上造口袋,粪水不停地往外冒,衣服、床单、被单全都被粪水浸湿,换药的护士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换好,病人叫苦连连,护士的工作服也被他粪水弄脏了,同病房的病人都吵闹着要换房间。一旁陪伴的老伴一筹莫展。

老伴说,老头子术后两个月来没睡过一个好觉,因为溃烂皮肤火辣辣地痛,他烦心就冲家里人发火,有时还摔东西。几个孩子也难忍臭味而躲得远远的,让老人家很心寒。

看到老人被病痛折磨得精神萎靡、骨瘦如柴,小芳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她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护理技术解除老人身上的病痛,并让家属接受和学会造口的后续护理。

在为老人更换造口底盘的过程中,黄小芳用心良苦。她不戴口罩,尽量不戴手套。她深知,造口护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后期康复中更需要家属的精心护理。不戴口罩是为了让老人家体会到医护人员不嫌弃他,同时也告知在场的家属,造口护理并不那么可怕。

在整个换药过程中,小芳一边换一边跟老人解释为什么会造成皮肤溃烂,为什么要换药,换药时如何防止被粪便污染衣物等。老人虽然非常痛苦,但仍时不时对小芳挤出一丝微笑。

在她的精心护理下,老人溃烂的皮肤和造口都得到好转,他连声夸赞:“他们都说你来了就有好办法,真的是啊!”

3、红肠管嵌白肚皮 造口被称“玫瑰”

什么是“造口”和“造口人”呢?黄小芳介绍,造口是指针对直肠、膀胱病变(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的病患,为保生命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然后将肠管的一端(肛门或尿道)引出到体表(腹壁)。因是红红的肠管嵌在发白的肚皮上格外醒目,造口也被称为“玫瑰”,即所谓的“人工肛门”。这类患者在出院以后需要在造口处粘贴一个袋子来装排泄物,医学上称这类患者为“造口人”。

黄小芳介绍,目前全国有“造口人”约上百万人,且每年增加10万余人。在我市已开设造口门诊的几家大医院,因专业护理人员有限,门诊量饱和已满足不了患者需求。她说,更多长期卧床在家的患者更是无法得到专业护理。

小芳说,造口手术虽然把患者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但造口人身上的这朵“玫瑰”产生的诸多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烦恼和痛苦。而造口治疗师就是负责造口术前术后的护理,帮助病人预防和治疗造口并发症,并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正因为此,这些护士拥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玫瑰天使。

【记者手记】

为她们点赞

厦门中医院新开了两个护理门诊——造口伤口门诊和静疗门诊,由护士坐诊!这可真新鲜。日前,带着这份新鲜感,记者前往中医院“探营”。

采访前,记者稍稍做了点功课,查看了几张成功造口的图片,了解了下相关概念。直到采访完,我算是基本了解了造口、静疗的前因与后果,以及医院开设这两个门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采访结束,我请外一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PICC(静疗)专科护士许丽桂和主管护师、国际造口治疗师黄小芳整理她们护理过的病人图片发给我。

回到家,当我打开邮箱看到“伤口照片,小心慎入”的文件名时,不禁笑了,心想这小芳还想吓唬我呢。谁知一打开文件,真的吓到我了!眼前的照片触目惊心,我先是震惊,再是恶心,然后在看与不看中纠结,最终战战兢兢看完了几包图片。

我一边感恩老天给了我还算健康的身体,一边还是被这些深深烙入脑海的图片作呕得吃不下饭……

腹部窦道感染,肚子上一个9厘米长的切口,伤口反复感染8个月不能愈合,红肉白脓清晰可见;瘫痪病人长期卧床,全身多处压疮溃烂,缺皮烂肉红白相间,红的是肉白的是脓;胃破裂,腹部手术切口近两个月不愈合,皮开肉绽,周围化脓;糖尿病患者腹部切口裂开不愈,旁边的造口发炎糜烂;终于看到一个肚皮上像模像样带着炎症的鲜红色“肉团”,这个,就是所谓的“造口”,它散发着排泄物的恶臭,却有一个芬芳的名字叫“玫瑰”……

这一个个不堪入目的创口,竟来自一个个活生生的肉体!每天,甚至随时,这些溃烂的伤口需要恢复,恶臭的脓性液体需要清理。而想到黄小芳、许丽桂们,这个城市仅有的几所大医院里才有的屈指可数的国际造口治疗师、PICC静疗专科护士,却勇敢地担当起了有的连亲人、家属都不愿承担的护理任务,不由肃然起敬。难怪人们把守护“造口”的治疗师们称为“玫瑰天使”!

当我看到黄小芳护理造口患者不戴手套、不戴口罩丝毫不嫌弃病人的脏臭时,再当我看到病人及其家属那充满歉疚和感激的眼神时,我知道,她们才真的配称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天使。

“‘玫瑰天使’这个称号虽然美丽动听,从事的却是一个闻臭的职业。但只要我接手的这些患者的慢性伤口、造口早日康复,就会给我带来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还有家属、患者的肯定,就是我坚持走下去的动力。”听到黄小芳毫不矫情地讲出这话,尊敬再次升起,感动弥漫心田……

(记者 白丽)

tags:玫瑰   天使   职业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一个小三劝退师的职业操守

文/姬十妖一 夜,10点半。王二安静地坐在床前,客厅的桌子上摆放着红酒杯、已经凉掉的牛排,还有麻婆豆腐。红酒配麻婆豆腐,这是什么鬼吃法?你不理解是吧?其实,我tm也不理解,二胎都放开了,红酒配麻婆豆腐还算个

2016年甘肃省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班在高台举行

中国张掖网讯:近日,由甘肃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甘肃省体育行业技能鉴定站主办,甘肃省游泳协会、高台县教育体育局承办的“2016年甘肃省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班”在高台县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开班,来自张

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喝酒定成绩顾老师照片资料 [非常娱乐]

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喝酒定成绩顾老师照片资料 [非常娱乐]本月11号,该专业的数十名毕业生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试,考场上没有试卷,而是数十个一次性纸杯和散装白酒,考试成绩由喝酒多少来决定。据学生们说,老师称

广德县乘务员李光翠:十米车厢里的“公交天使”

“老人家,这东西我来帮您拿,您慢点。”李光翠下车,扶着一位老人上车;“大姐,您喝点水,这样要舒服些。”李光翠给一位妇女递上水杯,轻轻地拍着她的背……记者了解到,李光翠,是广德城乡公交公司的一名乘务员,

职业捉奸人是一种特定的存在,他们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求名,不求利,只为别人捉奸而存在,当然他们会象征性的收取一些费用,用以维存接下来的“捉奸”费用。 什么样的人会走上捉奸道路呢? 方法不外乎如下:拍照取证;上门打小三;设计勾引与诱惑小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