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用爱的“野火”温暖生命
2016-04-14 14:54:07 | 来源:法律法规网 | 投稿:伊文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霸州:用爱的“野火”温暖生命

2014年冬天,30名年轻人在霸州一家企业组织的赴贫困山区慰问的活动中初次相识,取意“野火烧不尽,让爱蔓延”的“野火”志愿者协会在大家祝福的掌声中诞生。仅一年多的时间,志愿者猛增到1200多人,并在霸州市民政部门正式注册。一年的成长,团队摸索出对孤寡老人、残障、贫困家庭和儿童、流浪乞者及贫困学生等几类特别需要帮扶的人群的救助机制并日渐成熟。一年来,“野火”持续帮扶贫困家庭188户;29名流浪乞讨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回到故乡或得到救助、资助了27名学生继续学业,“野火”志愿者们全年累计行程5.1万公里。

将温暖送给最需要的人

去年腊月,一则求助消息引起“野火”志愿者们的注意:一名孤寡老人独居在废弃的砖厂旁。来不及多想,会长李文江和一名成员去核实情况,尽管有心理准备,可眼前的状况还是让这俩人颇为震惊,阴暗的房间里78岁的房大爷佝偻在炕上,双脚大面积冻伤,已经不能走路,奄奄一息。临走前,二人将所有能够御寒的东西留给了老人,第二天,志愿者们协调了老人的侄子和村街干部,一同将老人送进医院,并帮忙联系养老院,计划在老人病好之后能够在那里颐养天年。可事与愿违,老人没能挨过病痛,两天之后辞世。

“从那时起,我们就对公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要将有限的爱心给最需要的人,这样的帮扶才有意义。”李文江说,之后,“野火”视野下移。在野火志愿者的帮扶中,最难忘的也许是将米面送到山区贫困家庭手中,也许是把流浪人员送交到亲人怀抱中,还可能是贫困学生拿到助学金后喜极而泣的感人画面,场面虽不宏大,却最接“地气”。

在霸州市新店村有一名郁郁寡欢的小学生,没有户口和学籍。得到求助后,“野火”志愿者们开始“家访”。经了解,孩子的户口只是这个不幸家庭的一部分。70多岁的爷爷是家里唯一劳动力,靠修自行车为生。老伴瘫痪在床、孩子爸爸失踪、妈妈改嫁。就是这样一个破碎的家庭,老人还坚持让孩子上学,但由于没有出生证、孩子父母结婚证等材料,户口一直没有着落。志愿者们随后联系他们所在乡镇的派出所,争取支持。几天后喜讯传来,派出所特事特办,孩子户口解决了。同时,“野火”还为孩子制定了助学计划,有5名志愿者定向帮扶助学,每人每月固定给孩子助学金100元。

据了解,“野火”志愿者协会成员全部为普通人,会长李文江是修车工、信安镇片区负责人闫凤英是小个体户、组织部负责人陈雪开化妆品超市……其中不乏60多岁的退休职工和十二三岁的小学生。“我们都不是有钱人,当然要把有限的爱心给予最需要的人。”志愿者汪永江直言不讳。

真情帮扶团队的灵魂

“野火”志愿者协会的骨干大多是80后、90后,但这些年轻人的爱心却来得更加强烈。

年前,“野火”救助了一名跟房大爷情况极其类似的孤寡老人,年迈、独居、双脚重度冻伤,生活不能自理。送到医院以后,老人在病床上躺了半个多月,一群90后志愿者自告奋勇轮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包括伺候老人大小便,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出,直至老人痊愈。

李文江在谈起队员时常说:“公益这件事真的是需要这些爱心‘泛滥’的人,他们能善待周围所有人,更会拿自己的真情去对待被帮扶者,这就是团队的灵魂。”

“野火”志愿者陈雪,婆婆11年前瘫痪在床,两个孩子正值上学的年纪。陈雪每天六点起床雷打不动,帮婆婆梳洗、给孩子做饭。伺候完一家老小,赶往自己的“芳姐”化妆品超市开门营业。11年来,婆婆的屋里没有异味、更没有生过褥疮,在婆婆眼中,儿媳妇就是自己的亲闺女。在“野火”的微信群里,“芳姐”总是晚上十一点以后说话,作为协会的“组织部长”,时间对她来说尤为宝贵。每次统一行动时,“芳姐”都毫不犹豫地将超市关门谢客,去帮助那些需要她的人们。

就是许多像“芳姐”一样的志愿者们甘于奉献不言苦,“野火”才成为众多被帮扶者心中温暖的“港湾”。

“有时帮助流浪乞讨人员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大家伙没有退缩的。”李文江说。今年1月12日,“野火”志愿者李铭伟发现了蜷缩在人行道上的赵文山。李文江等人随后赶到,先为他安排一家私营养老院,并尝试与他沟通。就在大家为他忙碌查询信息时,赵文山性情大变,砸毁了养老院的电视机、马桶等物品,无奈,养老院只能把他送走,志愿者们临时先把他安置在银行取款机处,并留人送饭看护。第二天,喜讯传来,他的家就在顺平县柴各庄村,家中年迈的父亲已经苦找两年多。志愿者们驱车前往,亲手将流浪儿交到老父亲手中。

最纯粹的“公益野火”燃烧不尽

从成立之初,“野火”的资金运作模式就是自筹,而且物资和资金的使用完全尊重会员的意愿。

为了防止团队内部出现矛盾,到目前为止,野火对所有贫困家庭的帮扶也都是物资和生活方面的帮扶,无现金资助。每个月,志愿者会到每个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考察,统计米面粮油及其他需求,最后将汇总的结果在公益平台上发布,会员们有的捐米、有的捐面、还有提供理发和医疗服务的志愿者报名参与,平台按需分配。“在涞源山区,一家我们帮扶了4个多月的贫困户,在我们调查时遮遮掩掩,后来从村干部那里得知他家得到了很多其他志愿团队的帮助,事实上已经不需要我们的帮助了。”陈雪说。

在几类帮扶的群体中,有些是需要现金资助的,比如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在平台发布学生基本情况和所需费用后,成员自愿报名并确定帮扶金额,按月将资助金额汇总到“野火”公共账号,帮扶资金的定向使用,账目明晰。当然,特殊情况也需要特殊对待,在去年入学季,一个南孟镇的女孩在大学入学的前一天还差6000多元的学费,得知消息后,“野火”在公众平台发出号召,为女孩筹措学费,仅几个小时就收到善款5000多元,帮助她顺利入学。

李文江谈到“野火”的帮扶机制时,用的最多的词是“自愿”和“平等”,这点从协会的内部分工和活动参与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大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有的会员愿意帮助孤寡老人、有人则热衷于送流浪人员回家、有人只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

“我给你们出点赞助吧”,每每听到这样的话,“野火”志愿者们总是一笑置之。“如果掺杂着商业气息,我们的团队就会不稳定,所以拒绝是最好的办法,做最纯粹的公益,‘野火’才能燃烧不尽。”李文江对“野火”信心满满。

tags:霸州   野火   温暖   生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吴立军:播撒爱的种子长出温暖阳光

人最大的富庶在于对爱和信念的坚持。从走进滦南“爱心小院”的那刻起,吴立军,来自河钢集团矿业公司的普通矿山职工,便立志用爱心为残疾儿童带去阳光。十几年前,在报纸上一个并不醒目的位置,一段关于“爱心妈妈”

柘荣县开展2016年“无偿献血,关爱生命”活动

宁德网消息(林颖 陆巧盈 摄)近日,市中心血站采血车开进柘荣,柘荣县2016年“无偿献血,关爱生命”活动随之展开。截至目前,已有干群80多人积极参与献血活动中,献血26000毫升。

让爱传递,让生命延续

通讯员 吕慧婷 顾霞霞●工作人员将善款交到滕志刚母亲及妻子手中 100元、200元、300元、500元……“我虽然身体残疾,也想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老伴瘫痪在床,但这个小伙子急等救命,我得捐!”“我是精准扶贫户,但

桂林阳朔12人遭洪水围困,消防官兵架设生命之梯及时营救

==================================★声明: 本文为广西日报客户端出品更多新闻线索平台爆料:1.微博私信:广西日报2.微信留言:广西日报3.下载广西日报客户端 评论----------------------------------------------

爱心墙一头连着爱心一头系着温暖

本报8322721热线消息:“如果不需要,请留下;如果需要,请带走。”这是一面“爱心墙”上的标语。近日,一面传递着温暖和爱心的“墙”,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衣物,悄然出现在了伊金霍洛旗平安社区辖区内流动人口和特殊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