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刺辱母者案上亿条评论:请珍惜民意对法治的助推 [生活]
2017-03-26 20:02:16 | 来源:大风网 | 投稿:米阳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刀刺辱母者案上亿条评论:请珍惜民意对法治的助推 [生活]

(原标题:新京报快评丨“刀刺辱母者案”上亿条评论:请珍惜民意对法治的“助推”)

“刀刺辱母者案”的舆情热度,依旧是“高烧不退”。卷入讨论的,不只吃瓜群众,还有很多媒体和专业人士。

当事人于欢到底是不是正当防卫,对他的行为究竟该怎么定性或量刑?办案民警有无渎职失职,该担何责?高利贷和禁锢人身自由的讨债方式该怎么遏制……这些都成为讨论焦点。

“刀刺辱母者案”甫一曝出,立马引爆了舆论,据长安剑、侠客岛等媒体报道,全网上亿条评论刷爆这个春日的周末。这不无原因:能引发裂变式传播的事件,必有其能击中公众痛点与共鸣之处。

“刀刺辱母者案”能从极端个案变成刷屏话题,能让互撕成习的舆论场罕见地、一边倒地表达某种态度,也必然是因为它投射的现实截面与人们的遭际可能有重叠。其发生逻辑与具体情节有较强的代入感,为人们的移情提供了落点——与其说是公众关心于欢,不如归结为人们从于欢身上看到了自己。

于欢的遭遇,未必具有什么普遍性,但至少有两点触碰到了人们的痛感神经——个人在面对近乎极端的羞辱时如何以对,还有执法和司法层面能否为个体实现权利救济。

前者关乎人心人伦,后者关涉法治正义,二者都连着公民尊严。

讨债者杜志浩当着儿子面淫亵母亲的做法,高利贷高到可怕的利息,还有相关执法人员的出警处置措施,会成为舆论炮火对准的靶心,也是因为,这些突破底线之举是跟践踏尊严连在一起的,并合成了我们生活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激起了我们的切身痛感。

在公共事件中,往往也正是这些发轫于切身痛感的在场关注与强势围观,倒逼了公平正义在个案上的归位,促成了很多社会症结的消弭。

都说“法律不可远离‘看得见的人情’”,而那些公共发声,正是法律的庭院外看得见的人情民意。

这并不是说,法律就该迁就和盲从民意,看舆论“脸色”行事,而是指司法在保持独立公正的同时,也要接受舆论监督,经得起法治和民意的考量。如果某个判决在“法律公正”“人本关怀”等指针上与普遍的民意脱节,那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是不是有些环节出了问题。

最高检发布微博,派员调查于欢案

在该案中,于欢到底是不是正当防卫,该不该判无期,是法律范畴的事宜,也要靠事实和法律“落槌定音”。法律是裁断是非的准绳,当成共识。

但法治语境下的裁决,未必就该“冰冷”得不近人情。正义从来都不是机械地拼装法条,世俗情理也是对司法实践中弹性裁量的制衡。所谓“法律不外乎人情”“为保持法律准绳的垂直,必须加入人的重量”,也是说法律会内蕴人文价值,其价值取向通常也会跟道德律等有一致性。

基于此,司法更应敞怀接受舆论监督。现实中,也正是舆论监督,推动了中国法治的前进步伐。

像唐慧案和聂树斌案等,汹涌的舆论都对案件趋于公正的走向,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刀刺辱母者案”激起的舆情波澜,同样可以成为推动法治向前行进的重要力量。

不必担心舆论监督会受限于舆情质量的良莠不齐,舆论本就有“无影灯效应”:舆论空间中会有自发的信息相互补充和纠错机制。像“刀刺辱母者”事件上,有人提醒不能混淆一般正当防卫和特殊防卫的概念,认为只有刀架在脖子上才能防卫,有人则指出,于欢杀人时“辱母”行为已结束,刀刺属于防卫但过当……这些专业见解糅合在一起,对司法实践不乏参考价值。

“刀刺辱母者案”引发的讨论是海量的,这些井喷的讨论承载着厚重的舆论监督诉求,也该成为兑现法治正义的“助攻”。

tags:民意   法治   珍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韩国向WTO抗议中国因萨德“报复”韩企 [生活]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周亨焕20号表示,韩国政府已就中国方面采取的“报复行动”,上星期已向世界贸易组织作出投诉。周亨焕表示,中国就韩国决定部署萨德系统后,在旅游等经济方面对韩国企业实施了限制;当局也不排除

蓝皮书:2016年社会法治发展加速 [生活]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高凯)中国社科院3月20日在北京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称,2016年中国社会法治发展加速,诚信体系初步建立。蓝皮书指出,2016年,中国在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和补偿等领域出台了大量文件,提高

法大选独立候选人马克龙民意稳升 紧追极右翼领袖

中新社巴黎3月17日电(记者龙剑武)17日出炉的最新民调显示,法国总统选举独立候选人、前经济部长艾曼努尔·马克龙在首轮投票中的支持率继续攀升,与极右翼候选人、国民阵线主席马丽娜·勒庞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此次法国

浙江检察长谈司法为民:构建法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汪瀚(资料图)。林可摄中新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赵晔娇)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后,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

李毅中谈个人信息泄露:应以法治网 多方共当“守护人”

资料图:2015年3月5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李毅中(中)参加讨论。中新社发富田摄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杨陈)针对中国公安部日前披露的一起特大窃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全国政协常委、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