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螃蟹现身黄浦江堤岸 专家:不建议食用 [快讯]
2017-06-28 17:51:00 | 来源:好玩网 | 投稿:晶晶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大量螃蟹现身黄浦江堤岸 专家:不建议食用 [快讯]

上海连续几天的雨再加上黄梅天的闷,终于,连黄浦江里见惯大风大浪的螃蟹也屏不牢了,纷纷冲上江岸,大口呼吸!于是,6月28日上午,黄浦江堤岸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任国强摄

今天上午,有市民反映说在雪野路世博大道堤岸上,出现了成百上千的螃蟹,很多都已经长到了一二两大。

根据市民的爆料,记者来到了复兴东路摆渡口,只见到了星星两两的几只小螃蟹,不过,当工作人员将摆渡口的一些踏板翻起,果然,每块踏板下都有小蟹聚集。

暴露之后,小家伙们仿佛受了惊吓,立刻朝四处"横行",场面十分有趣。

黄浦江岸边小蟹成群,野趣十足

在浦东雪野路世博大道的堤岸上,也有小蟹的身影,尽管围栏上有着"禁止翻越"的警示牌,但还是有三三两两的市民为了抓螃蟹,翻越栏杆。

市民说:"这就是大闸蟹,是野生的。现在就这么大,到10月份大闸蟹有半斤呢。我们下去摸了,大概一小时可以抓满一桶。"

沪上不少市民都有在江河里摸鱼摸虾钓螃蟹的童年记忆,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鱼虾蚌蟹的减少,这种野趣逐渐远离了大家。"大闸蟹上岸事件"发生后,网友评论炸开了锅!

Grant紫云浮生:这么小的,留他们一条生路不好吗?抓回去当宠物养啊

银桑的甜食君:现在这个时候的蟹叫六月黄就是吃的,童子蟹

由美-YUMI:只有我关注这个螃蟹会不会重金属超标或者污染什么的吗?

年华似水1987cc:哈哈,完了,大闸蟹暴露了,等不到长大就被吃掉了。

supwing:小时候涨水时下水道都见过有螃蟹爬出来的,可能因为离黄浦江比较近。

mu木木ku:等长大,再去抓。

房飞鸿爱吃辣:小时候经常在江边钓啊。

王新同学-:野生的最好吃了。

以行践言的伊然:这一报道,去抓的更多了。

它们从哪里来?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洪波告诉记者,这是中华绒螯蟹,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闸蟹。由于上海渔业部门每年都会在黄浦江上游投放中华绒螯蟹的幼苗,如果水质和生存条件适宜,这些小蟹苗就会慢慢长大。

据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洪波介绍,以前在这一块水域也出现过野生绒螯蟹,今年特别多,这说明黄浦江中下游的水环境改善,为更多野生物种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食腐的大闸蟹本身也有净化水体的能力,这将使水体改善进入良性循环。

作为穴居动物,螃蟹每天随着潮水涨落而活动。涨潮被淹没、退潮又显露出来的滩涂,专业上称谓"潮间带",这是螃蟹最喜欢生活的区域。

近期申城遭遇黄梅天,天气闷热,水中氧气变少,洪波推测,这是大闸蟹纷纷现身的原因。

专家提醒说,这个阶段的中华绒螯蟹尚处于生长期,市民不应去抓捕,共同为绒螯蟹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对于吃货最关心能否食用的问题,洪波告诉记者,由于这些大闸蟹没有做过食品安全的检测,所以不建议食用。

最后,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黄梅期间连续阴雨,江堤附近多有湿滑,江堤围栏也明确标有禁止翻越的警示牌,吃货们千万不要再翻越防汛墙前去捕蟹了,以免发生意外!(新民晚报)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自从门前搬来一窝黄鹂鸟 他发现黄鹂原来会吃幼鸟粪便? [快讯]

新疆晨报讯(文/记者赵梅图/通讯员陈文杰)窗户外面不知道啥时候搬来了一窝黄鹂鸟,这让于田县先拜巴扎镇托万达西曼村驻村干部陈文杰喜出望外,尤其是黄鹂鸟夫妇新添了三个"宝宝"后,陈文杰每天回到房间就不由自主来

又是硬币!上海老太太自吞硬币食管被卡 [快讯]

继浦东机场老人为祈福向飞机发动机撒硬币后,又一起"硬币"引发的事件在上海发生。昨天(27日)下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室接诊了一名食管有异物的59岁老太,一枚1元硬币卡在她食管内。据老太家属透露,这

“学霸情侣” 4 年拿 107 张奖状拿奖金超 10 万 : 拿到手软 [快讯]

他,是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届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学生;她,是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届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两人一共拿了107张奖状证书,平均每月都有证书入账,各项奖金累

上海社联年会首席专家高端论坛举行 [快讯]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周凯)6月27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席专家高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

不可思议!非洲部落将瓶盖旧手表做成时尚配饰 [快讯]

据英国《镜报》28日报道,达萨纳赫(Daasanach)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半游牧部落,大约有5万人居住在埃塞俄比亚南部奥莫(Omo)山谷。在过去,这个部落到处游荡,根据季节和水的变化情况,在开放的地方放牧。(Photo:Er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