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例亲体肝移植成功 [生活]
2017-07-06 06:48:38 | 来源:大风网 | 投稿:张幺幺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海南首例亲体肝移植成功 [生活]

海南首例亲体肝移植成功

7月4日上午,牛文清一家三口进行了手术后的第一次团聚,一家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人民网三亚7月5日电“我当时就想我一定要上,没有任何犹豫,我必须要救我爸一命。”7月3日,虽然刚手术完还有点虚弱,但牛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股坚毅。6月27日,海南省首例亲体肝移植手术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成功实施,今年30岁的女教师牛肖将自己约三分之二的肝脏移植给患肝癌的父亲牛文清,这不仅填补了海南省自主肝移植医学领域的历史空白,“割肝救父”的故事也让人感动不已。

海口女教师“割肝救父”获赞

“爸,你感觉怎么样了?”7月4日上午,牛肖和妈妈穿着无菌服进入牛文清的特护病房,这是手术后他们一家人的第一次团聚。“我感觉挺好的,你怎么感觉有点虚弱?”牛文清略带担心的握住女儿的手,眼里满是心疼。“我没事,就是说话有点喘气,医生说过两天就好了。”牛肖笑着告诉爸爸。

时间的指针拨回一周之前。6月27日上午,牛肖和牛文清分别被推进手术室,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出动了近十个科室数十名医护人员,经过逾8个小时的协作努力,将牛肖436克肝脏(约三分之二)成功移植到牛文清体内。截至目前,牛文清父女二人的肝脏功能并没有出现明显异常,病情正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这是海南首例亲体肝移植病例,而背后充满爱的故事也让人们津津乐道。

东北夫妇海南闯荡“小棉袄”千里投亲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牛肖也不例外。1987年,牛肖出生在东北黑龙江鸡西市,父亲牛文清取自己和妻子肖艳秋的姓作为女儿牛肖的名字,就是在这样温馨的家庭氛围下,牛肖开始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小时候爸爸特别疼我,跟其他的父亲一样,心特别细,对我疼爱有加。”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牛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上世纪90年代初,原来是国企职工的牛文清夫妇双双下岗,为了生计,夫妻二人来到海南闯荡。“当时我们来的时候她还告诉别人,说‘我爸爸是去给我挣钱去了’,分别的时候都没有哭。”肖艳秋告诉记者。1996年,在海南初步站稳脚跟后,牛文清夫妇将牛肖接到了海口,一家人又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在外面玩得特别疯,一身汗又淋了雨,后来导致半边脸出现面瘫,那时候爸爸还在外面出差,听说了之后就马上回来照顾我,带着我到处求医问药,尽心尽力,我永远都忘不了。”牛肖说。

家庭的因素造就了牛肖比较独立的性格,她从初中就开始住校,之后顺利考上大学,毕业之后又到新加坡留学两年,随后又回到海南,在海南省旅游学校成为一名教师。

然而,正当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父亲生病的消息给这个家庭蒙上了一层阴霾。

父亲罹患肝癌女儿毅然决定“割肝救父”

“我父亲一直肝脏都不太好,今年就突然严重起来了。”牛肖说,4月12日得知父亲罹患肝癌的消息后,马上就开始着手给父亲找医院,最终他们选择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

“刚开始他的肝功能很差,我们都无法针对肿瘤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保肝治疗,病情才有所好转。”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肝胆外科主任纪文斌说,这种早期肝癌患者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进行肝移植,这种办法有两种好处,一是可以根治性清除肿瘤,二是还可以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改变肝硬化这块“恶性土壤”。

那么,用于移植的肝脏从哪里来?是等待肝源还是在亲属之间进行移植,成为摆在牛家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而面对这道题目,家里又分为两派:牛肖坚持要用自己的肝脏给父亲移植;家里其他人则因担心牛肖的身体而持反对意见。

“这中间我是最纠结的,这种感受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到。”肖艳秋告诉记者,一边是需要肝脏救援的丈夫,一边是尚未结婚的女儿,她内心的纠结可想而知。最终,通过纪文斌等专家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牛家人出对于医院的信任消除了顾虑,决定移植牛肖的肝脏给牛文清,让女儿真正成为父亲的“心肝宝贝”。

“我当时没有任何犹豫,因为我必须要救我爸一命,我们家那么艰难都挺过来了,这次只要我们齐心合力,也一定能渡过难关。”牛肖说。

然而,一个大难题又摆在了纪文斌和他的团队面前——牛肖的肝脏太小,而牛文清需要的肝脏又比较多。“我们既要保证女儿自身所需的肝脏大小,又要保证父亲有足够的肝脏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前期准备的时候做到非常‘精准’,不能浪费一点肝脏。”纪文斌说,他和团队对牛肖的肝脏结构体积进行了反复的精确测算,以求避免测量误差,又通过软件重建了肝脏的三维结构。根据结果设计了多种供肝切取方案。经过多次讨论,最终拟定了一套方案:切取牛肖的右半肝+重建右前叶肝脏静脉系统,用于移植给牛文清。这样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牛肖的安全,同时又能使牛文清获得尽量大的肝脏体积。

“我从医近30年,之前在北京肝移植手术做了也有100多例,父母割肝救子女、夫妻间割肝相救的经常见,像这种女儿割肝救父亲的真的很少见,我们非常感动。”牛文清的主刀医生、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肝胆外科主任纪文斌说。受感动的不仅是医生,护理团队得知牛肖“割肝救父”的情况后也十分感动。护士长陈萍告诉记者,为了护理好这对父女,她们成立了专门的护理小组进行一对一跟踪护理。此外,牛肖所在的海南省旅游学校得知此事后,也立即发动募捐,为牛肖募集了3万多元的资金。

“海南属于乙肝和肝癌多发地区,亲体肝移植是治疗早期肝癌的最佳治疗方式之一,而这例手术的成功实施,对于此类病症在海南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选择。”纪文斌说。(毛雷吉羽孟凡盛)

“孩子,你一定会喜欢这个世界的,因为真的很美好。晨晨,今天是2017年1月1日,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新年,爸爸妈妈应该送你礼物的,但现在却只能在医院祈祷我们一家人好运。”

这段年轻父母写给宝宝的新年寄语感动了无数网友,目前年轻的父亲为了挽救孩子,正准备做捐肝手术。

翟先生和儿子在一起

刚出生就患了重病,今天,记者联系到当事人翟先生,目前他正在天津一家医院测试身体各项指标,为捐肝手术做准备。

2016年7月28日,博山区博山镇的翟清林的儿子晨晨降生了。三个月大时,孩子开始发烧,结果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如果长期下去会引起肝硬化。为了给孩子治病,翟先生放弃工作,辗转各地,为孩子治病。上海医院的医生告诉翟清林,救孩子的唯一方法就是手术。由于淄博医院没有治疗条件,也无法进行换肝手术,医生劝翟清林到上海的医院去试试运气。

2016年11月14日,孩子在上海市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进行了手术,将堵塞的胆道切除。手术后,孩子状况好转。12月3日,翟先生带着孩子回到淄博。翟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动手术比较晚,连医生也没想到孩子的病情竟会出现好转。

回淄博后,晨晨又出现发烧症状,在医院打了二十几天抗生素之后,医生建议停药。由于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夫妻俩将孩子转到了病友家长所推荐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医生要求做肝移植手术,翟清林与儿子一起进行了肝脏配对检测,目前正等待配对结果。

父亲上网求助感动众人:“你被送进了ICU。爸爸去看你,你浑身接满了仪器,闭着眼,那么安静。爸爸伸手,却又不敢碰你。爸爸不敢呼吸,不敢哭,就那么看着你,手足无措。从ICU出来的那一刻,你仿佛有感知,本来闭着的眼睛睁开了,看了一眼爸爸,开始哭,是委屈,是难受,爸爸妈妈听得懂,心里生疼。”

这是翟先生和妻子在网络上写给孩子的一段话,发到网上后,感动了众多网友。翟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妻子现在每天都会记录孩子身体的一些变化,比如身体体温等细节。翟先生告诉记者,他原本在浙江做销售,但现在已经半年多没有工作了,夫妻俩目前都在天津陪着孩子。翟先生夫妇还有一个3岁大的女儿,目前在家中跟着奶奶。

“前一个手术花了7万元,这次捐肝预计还要15万元到20万元。”翟清林说,凑够这个钱就能救孩子一命。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小青青青青青年”:

我也是刚做爸爸不久,看到这种事情真的很心疼。想知道怎样捐款呢?

网友“大熊蛋蛋尼尼”:

这样有担当的男人才配做父亲前几天去福利院看那些宝宝想到他们的父母怎么会这么狠心呢送去在里面的孩子算是幸运的听工作人员讲前天晚上送去的一个新生儿还没到家半路就被他父母扔了110把他送到福利院连做人工呼吸啥的没过1小时就死了我想这个孩子的家人或许能在不远处看着别人把他送到福利院但是你的孩子是进了福利院但已经死了这么冷的天被冻死了你们就别祈求再去里面找他了……

网友“踏雪寻梅42746272”:

和我小女儿一般大,最见不得这种新闻,愿小宝宝早日康复,也祈愿全天下的孩子们能健康平安成长。

网友“没有灵魂的猫52497776”:

淄川的有个小宝也是在上海做的手术,很成功,希望宝宝和爸爸加油

网友“用户51093126898”:

祝福孩子早上康复

网友“谭谭瓜”:

祝福,好好的,希望一切顺利,当了妈妈之后就看不得这样的事,心都揪了

网友“天上的云143859629”:

愿宝宝早日康复

网友“sxz870223”:

加油宝宝

网友“用户69995350”:

大爱无疆

网友“小P孩10099751”:

祝愿孩子早日康复.

(2017-01-18)

看着一天天康复的孩子,妈妈脸上露出笑容

马上就满10个月的航航(化名),已经能稳稳坐住,可能是冬天穿得有些厚,还没有学会爬。一大堆玩具被航航冷落在旁,已经有些胖乎乎的小手最喜欢耍数据线,固执地一直想要把线头拽下来,让人忍俊不禁。

两个月前,27岁的妈妈王雅如(化名)把肝脏的一部分移植到孩子身体里,如今在航航体内运转良好。

两月大孩子

确诊先天性胆道闭锁

今年3月,航航出生,一家人高兴极了。可是后来,家人发现航航的黄疸一直退不了,特别是虹膜也变成黄色,这跟新生儿的黄疸可不一样,家人有些着急。“有点闹,但是不爱哭,其他都跟正常孩子一样。”王雅如说。

先后到多家医院检查,航航最终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胆管功能缺失,有肝腹水、肝硬化的病症。“一开始我们还是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不是那么严重。”王雅如说,确诊前的担心在得知结果的那一刻成了茫然无措,该怎么办?

毫无头绪的王雅如和丈夫上网搜索关键字,网上五花八门的答案让他们心凉了半截,甚至还有网友说这种病的孩子活不过1岁!后来,咨询过医生,通过网络和朋友认识了一些病友爸妈,两口子才慢慢冷静下来。6月初,航航接受了第一次葛西手术,这种缓解性手术成功治疗过一些同样情况的孩子。但症状好转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月,刚准备出院的航航面色又变黄了。“这个时候就晓得,做肝移植是早晚的事。”王雅如说。

妈妈捐肝移植是唯一的救命方法

“害怕、担心,但必须要做手术,做有85%的希望,不做就是0。”王雅如从得知肝脏移植是唯一能救孩子的方法,态度就很坚决,“用我的”。

航航外婆不同意,担心影响女儿身体,坚持要把自己的肝脏给外孙。但王雅如想得很明白,家里只有自己和孩子同是A型血,0型血的丈夫有些轻度的脂肪肝,又是家里顶梁柱,而且自己更年轻,肝脏的状态肯定要好些,“要给他最好的”。最终,外婆松了口,在同意书上签了字。

孩子生病,当妈的操碎了心,短短一个月,王雅如就瘦了10多斤。移植手术前,一直状态良好的航航有了些不良反应,虽然每顿都能吃奶300ml,但尽数会吐出来。“天气转凉了,担心他感冒、呛住,生病就不能做移植了。”航航爸爸说,已经是晚期肝硬化的航航肚子里全是腹水,小肚皮胀得老高。

“跟我们住一个病房的也做过肝移植,手术伤口我看到过。”王雅如说,她了解过相关知识,捐肝的手术刀口不小,有的长20多厘米,有的还是横亘在肚子上一个大大的“人”字形,“以后就遮住吧,不露出来”。

机器人取肝妈妈伤口只有7厘米

“成人最小的一叶肝脏,对于7个月大的孩子来说都大了。”川大华西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杨家印说,此前的手术方式会造成捐献者身体上大的创口,既影响美观,还可能影响运动功能恢复。“所以这次我们决定使用机器人取肝,把对供体的影响降到最低。”杨家印说,保证王雅如术后能漂漂亮亮地穿上比基尼。

10月31日,王雅如和航航被推入手术室,要取出王雅如肝脏中最小叶的Ⅲ段部位,大约200g左右,植入到孩子体内。“既要保证手术后妈妈肝脏功能完好,还要确保植入部分的功能。”杨家印说,用机器人做移植手术,好比“遥控筷子吃饭”,还要保证直径3毫米的肝动脉、6毫米的门静脉、3毫米的胆管完整,难度系数极高。在国际上,用机器人取Ⅲ段肝脏的精密手术,此前还未有报道案例。川大华西医院副院长曾勇教授主持手术,吴泓和杨家印两位专家先后完成取肝、移植部分,6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只是在下腹部有一道像剖腹产手术后的伤口,只有7厘米长。”王雅如觉得自己很幸运,航航手术成功,自己的身体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手术后20多天,王雅如就正常上班了。航航出院时瘦得皮包骨头似的,到现在已经18斤重,达到了同龄孩子差不多的体重。

来源:成都商报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life-26852334”:

我得儿子也7个月了,看到这类新闻人心里真的是不好受,今天是2016年最后一天了,希望大家都幸福,快乐,没有烦恼,疾病!

网友“高贵的银银”:

医学越来越发达了,为这些医生的技术点个赞

网友“琴36226229”:

母爱永远是那么的伟大,祝福这对母子。以后没病没灾的健健康康的生活,新年快乐

网友“空谷幽兰130249847”:

儿子的妈妈要为儿子捐肝,儿子的妈妈的妈妈不同意,尽显母爱!

网友“幸运大亨”:

太感动了,母爱如山!

网友“福禄王子哥”:

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大如山。为天下所有的母亲点赞!

网友“2016妩媚”:

7月大婴儿是如何得肝硬化的?据查新生儿梅毒可能引起肝硬化。营养不良及病毒性肝炎及毒性因素也可能导致肝硬化。

网友“带脏字问候你全家”:

母亲把命都愿意给儿子的

网友“果惜朵朵”:

有了儿子才觉得世界上我最爱的人就是我儿子

网友“竹梅79975056”:

太好了,为这对母子点赞!儿子获救了,这是怎样的母爱啊…

(2016-12-31)

(病床前的母子。)

只有1个多月就要过年了,有一位母亲,终于在年前完成了一个心愿:把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

12月12日,记者在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一间已经隔离消毒的单人病房里,见到了手术后的这位妈妈和她给了第二次生命的儿子。目前,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母子二人的身体还处于恢复期。

26岁小伙突然查出肝癌晚期乙肝母亲欲捐肝救儿

这位母亲是一名来自织金县巴布乡的普通农妇,1个月前,她年仅26岁的大儿子孙明林(化名)被查出患有原发性肝癌,巨大的肿瘤癌细胞已经侵蚀了他2/3左右的肝,整个肝上几乎找不到健康的标本组织。

“11月1日,我儿子到山东出差,第二天忽然觉得肚子尤其是右腹特别痛,他还以为是吃东西坏了肚子,就到药店买了点药吃,后来他在电话里面给我说感冒了还觉得头晕;回贵阳后,他到医院去检查,说可能是结石,也有可能是肝内结节,医生建议来省医做进一步确诊。随后通过腹部增强CT的结果,医生便确诊是肝癌了。”在无菌病房外,这位母亲隔着厚厚的无菌口罩,对记者说。

由于病情十分严重,主治医师范伟主任建议尽快手术,而最佳的手术就是寻找匹配的肝源进行赶移植,这样才能有一线生存的机会,而这又成为横在医生和家属前的一道“难题”。

据范伟主任介绍,一开始,院方和家属到处寻找合适的肝源,然而,一番努力后,没有结果。“怎么办,时间一秒一秒过去,病人的身体也在一点点衰竭,没办法了,只能这么做了。”

(医院治疗方案。)

到底是什么让范伟主任如此纠结?原来,早在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病人家属也分别做了相关检查,然而,在全家有着直系血缘关系的4口人中,爸爸的血型并不吻合,21岁的小儿子也达不到捐肝条件,唯一的希望就在母亲身上,但令出检大家始料不及的是:母亲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理论上来说不能捐献。

70余名医生上阵完成全省首例亲体肝移植手术

医生,求求你们想想办法,我这个妈当得太难过了,连自己的儿子都救不了,就算把全身的肉都割下来,我也想救儿子啊。”面对这位母亲的苦苦哀求,院内几番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和经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同意后,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主任范伟和他的团队决定:力求找一个最可行的方案,向病魔挑战,完成这位伟大妈妈的心愿,帮助她拯救年轻儿子的生命。

奋战12个小时省医完成首例亲体肝移植

确定手术后,范伟主任心里也很担心。“这位母亲本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她的个子非常小,我担心她的肝脏体积比例小,所以术前进行了3种3D重建肝脏的手术方案,目的只有一个:母亲作为供体,从她身上切下来的肝到底能不能满足患病儿子的需要,切了肝后的母亲,残留的肝脏能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不能儿子没救成功倒又赔上母亲一条人命,这是我们必须避免的。”

随后,范伟主任多次与相关专家进行术前讨论,最后决定采取亲体供肝切取手术。据透露,亲体供肝切取术是技术难度很高的外科手术。由于供体为健康人,在切取部分肝脏用作移植时,需要绝对保证供体的安全。同时,切取的移植物又要保证有完好的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和胆管等管道系统,才能在受体上发挥有效作用。

(医院治疗方案。)

“与一般的肝移植手术相比,亲体也就是活体供肝肝移植手术难度较大,而且这位妈妈本身又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体重个子很小,所以我们通过3D重建技术获得切取肝脏的最佳位置和比例,既要保证出血少,又要保护好重要的血管和胆管,使供肝顺利移植给受体。在这台手术中,我们还使用了人工搭桥血管以保证母亲的原肝健康不会受影响。”作为主刀医生,范伟主任介绍道。

12月1日,手术日。早上7点半,作为供体的妈妈和作为受体的儿子同时被推进了手术室,经过近10个小时的术前准备,晚8点,医生顺利切下了妈妈像拳头大小的肝脏,并由7名专门的医护人员放在专业的灌注盆里进行保鲜灌注,以保证血管组织的新鲜。与此同时,儿子身上的巨大肝肿瘤组织也被切下。一个小时后,从母亲身上切取的近一半的右半肝顺利植入孙克林体内,移植手术共用时近12小时。

为了保证母子二人的肝脏移植手术顺利进行,省医方面动用了近70名医护人员上阵。

“除了手术室里操刀两台手术的30多位医护外,因为半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抽血化验,查看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是否正常,所以我们还协调了药房、影像、化验、病理等多个部门的人员进行配合,全部人员加起来将近70名。还好,手术很成功。作为医生,也倍感欣慰。虽然以后还会不会复发不好讲,但是至少这一刻生命被成功挽救了。”范伟主任说道。

据介绍,此台手术也是由省人民医院医生自行完成的全省首例亲体肝移植术。

“妈妈告诉我:有她在,不要怕”

手术后,顺利渡过危险期的孙明林和妈妈被安排在同一间隔离病房。经过全身消毒后,记者也在病房里见到了这位令人动容的妈妈。

“其实,我也没有想太多,他是我的儿,天底下没有哪一位妈妈会忍心看着儿子离开自己,我跟他爸爸都是在家务农,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无论如何我都会救他。”在跟记者说话的间隙,孙明林的妈妈时不时要停顿歇气,声音也很微弱。毕竟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切下肝脏的一半对她目前的身体代谢运转来说,还是一个陌生且需要适应的新过程。

而在与之相隔的另一张病床上,重获新生的儿子孙明林看上去除了瘦弱和气色相对差点外,并不怎么像病人。提到妈妈割肝救自己,脸上一对大眼睛瞬间浸满了眼泪。

他告诉记者,原本想到自己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在贵阳也有了安身之地,所以想把在织金老家务农的父母接来和自己住享享清福,可谁知却又让他们操碎了心。“是妈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从入院到现在,妈妈一直都告诉我有她在,不要怕,谢谢妈妈。”

截止到目前,距离移植手术已过去20多天,孙明林和他的母亲身体正在恢复中。据范伟主任介绍,母亲体内保留的肝脏血液循环正常,在半年到1年的时间里,新的肝脏组织又会重新长出,但只有正常人肝脏的2/3。

同时,孙明林也顺利度过了术后出血、肝功能恢复、排斥反应、感染等多重风险,正在进一步康复中,能正常进食、走路。

“应该来说,这次移植是很成功的,但因为作为供者的母亲是乙肝携带者,所以未来他要定时服用免疫抑制剂,医院也会定时走访,随时时刻关注母子二人的健康状况。”范伟主任说。

阅读链接

世界首例活体肝移植术是由澳大利亚医师Strong等于1989年成功实施的。尽管活体肝移植术的技术难度及手术风险很大,但基于尸体供肝的严重缺乏,一些晚期肝病病儿在等待供肝到来之前即死去的现实,人们还是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术式,特别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一些亚洲国家及地区至今尚无脑死亡法的建立,导致很难获取尸体供肝,因此这项技术在亚洲的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以及台湾地区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一些肝移植中心已成为常规的手术。国内王学浩等2002年报道13例次活体肝移植术,其中10例为Wilson’s病,供体均来自病儿母亲,全部供体手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9例受体已获长期健康生存,这种术式在儿童肝移植术中更具前景。

(记者王迪)(都市报作品转载须署名)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我艹尼玛装逼的人”:

伟大的母亲,我也要感谢几年前给我做肝血管瘤手术的范医生和他的团队,谢谢你们,我现在恢复的很好。

网友“泉城乌当”:

知道母亲的伟大了吧!

网友“肖少King”:

祝母子平安

网友“源泉139550418”:

同事参与了麻醉,愿母子早日康复,天下父母心!

网友“网络圣手14915343”:

母爱无私,向伟大的母亲致敬!

网友“工程师设计”:

好伟大的母亲为你点赞

网友“小哥儿19”:

真心祝愿母子早日康复,也感谢医护人员的的努力

网友“大侠嘿”:

伟大的母亲!!!

网友“未知123541”:

伟大的母亲,超高的技术,牛气

网友“自强不息518”:

母子早日康复

(2016-12-13)

当年乔布斯病重,需要进行肝脏移植的时候,库克曾经主动提议,向乔布斯捐赠自己的一部分肝脏。但是乔布斯并不考虑那么多的医学可能性,他只是向库克吼叫:“你真的想要这么做吗?不,我绝不让你这么做!不,我不会接受的!”

沃尔特·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是一本不错的传记,作为前《时代周刊》的总编,撰写过《爱因斯坦传》,《本杰明·富兰克林传》以及《基辛格传》的沃尔特·艾萨克森对于传记可谓是驾轻就熟。但是对于乔布斯这样的人,一本传记可能仅仅能够记录它的某些方面,若想了解更多关于他的过往和轶事,可能需要另外一本传记。

《成为乔布斯:从粗俗暴发户走向卓越领袖》(BecomingSteveJobs:TheEvolutionofaRecklessUpstartintoaVisionaryLeader)是另外一本记录乔布斯平生的大块头传记。与显得官方和正统的《乔布斯传》相比,这本《成为乔布斯》可能能够提供更为私人视角的叙述,展现更私密的细节。比如…

当年乔布斯病重,需要进行肝脏移植的时候,库克曾经主动提议,向乔布斯捐赠自己的一部分肝脏。《成为乔布斯》的作者BrentSchlender和RickTetzeli在新书写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这本书要到3月24日才上市,目前亚马逊正在预售,平装本售价18.26美元。目前有媒体已经一窥本书的部分章节,库克差点割肝救主的故事就是由CultofMac进行披露的,而FastCompany则看到了其中的部分内容:

“一个下午,库克从屋子中离开,刚刚做完血型测试的他感到非常心烦意乱。库克发现他和乔布斯都有非常罕见的血型,于是他猜想这应该是同一种血型。库克开始查找资料,发现这种情况可能允许移植一部分肝脏到需要的人身上。在美国,每年都有6000例活体移植的案例,并且捐献和移植的成功率也非常高。肝脏作为一种可再生器官,被移植的部分可以生长成正常工作的大小,而捐献者过段时间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不过最终乔布斯还是严厉拒绝了库克的慷慨之举。

库克后来回忆了这段往事,在他看来,如果乔布斯自私一些的话,就不会拒绝库克的移植建议。这其中的拉锯战并不轻松,当时库克说的是:

“史蒂夫,我是非常健康的一个人,我已经认真检查过了,这是医学报告,我做的这些不会让自己面临险境,我不会有事的。我会好好考虑,这种情况下…”

但是乔布斯并不考虑那么多的医学可能性,他只是向库克吼叫:

“你真的想要这么做吗?不,我绝不让你这么做!不,我不会接受的!”

在库克的回忆中,他们认识的13年中,乔布斯向他大声吼叫只有四五次,那是其中一次。

在2009年,乔布斯在孟菲斯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这次肝脏移植手术让乔布斯的生命延续了两年半,他最终在2011年去世。

上面说到的一些细节都是FastCompany披露的,不过这样难怪,《成为乔布斯》的联合作者之一RickTetzeli就是FastCompany的资深编辑,而另外一位主要作者,BrentSchlender于1978年开始,在《华尔街邮报》和《财富》杂志任职。那时正是硅谷早期勃发之时,那时候的BrentSchlender也与一些硅谷传奇熟识,比如1991年盖茨和乔布斯的会谈就是他一手促成的。是年,乔布斯36岁,盖茨35岁,当时还算年轻的他们登上了《财富》杂志的封面,标题则是《PC的未来,乔布斯与盖茨共谈明天》。

也有媒体披露,乔布斯出任皮克斯董事长之后,甚至有叫着Brent带着儿子来自己家看动画片,因为他们两家子住的很近。在科技媒体界中,BrentSchlender可能是和乔布斯私交最好的,他们认识了25年,比乔布斯和库克认识的时间长得多。1983年,苹果的Lise发布时,Brent还是前100名的购买者。

但是,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库克对《乔布斯传》的评价并不好,认为那是对乔布斯的伤害。同样的,库克也并不喜欢这本《成为乔布斯》:

“这本书只是对之前写过千百遍的旧事再略加修饰重提一次而已,专注于乔布斯个性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让你以为乔布斯是一个贪婪自私的利己主义者。这本书并不引人入胜,而书中的乔布斯是那种我一点儿也不想跟他共事的那种人。”

更多财经投资类干货请关注微信

微信公众号:vcaishen(←长按复制)打开微信-添加好友-关注

(2015-03-14)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外卖小哥被女子泼了一头粥 [生活]

外卖小哥被女子泼了一头粥反将自己早餐送女子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今年以来,常州的一些外卖小哥在送餐过程中,经常会遭遇盒饭被盗的情况,外卖小哥则要自掏腰包赔偿损失,这让他们苦不堪言。外

乐视总部门口躺满讨债人 [生活]

在乐视网确认贾跃亭99.06%持股被冻结后的第一天,乐视北京总部门口躺满了讨债的供应商。他们主要是店建和广告供应商,一共19家。据悉,了开始一共欠了这些供应商6000多万,这也是最近两天才开始出现的讨债方式。而对

官方:佩佩加盟土超豪门贝西克塔斯 [生活]

佩佩加盟贝西克塔斯北京时间7月5日,土超豪门贝西克塔斯官方宣布,皇马功勋、葡萄牙中卫佩佩正式加盟球队,双方签定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合约。现年34岁的佩佩场上司职中后卫,他在皇马已经效力了10年之久。2007年,佩佩

中纪委通报首现"胆大妄为" [生活]

(原标题:中纪委通报首现“胆大妄为”……他曾每年为周永康祝寿)昨日下午,中央纪委发布消息,多名此前“落马”的省部级高官被“双开”,其中包括福建省原省委副书记、省长、中石化集团原党组书记、总经理苏树林。

做狗也不易:吉娃娃太胖遭遗弃 [生活]

(原标题:做狗也不易:吉娃娃太胖遭遗弃艰辛减肥8个月)中新网7月5日电据外媒报道,美国华盛顿一只9岁名叫“海豹”的吉娃娃有个肥胖的身体,重达7公斤,比正常吉娃娃的两倍还多。由于吉娃娃狗本来就是小型犬,加上这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