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载APP就不给看?工信部出手了!专家一语道破企业背后“猫腻”
2022-03-07 14:23:22 | 来源:http://www.wosku.com | 投稿:baidu | 编辑:baidu

原标题:不下载APP就不给看?工信部出手了!专家一语道破企业背后“猫腻”

  @懂私慕   不下载APP就不给看?工信部重磅发声!专家一语道破企业背后“猫腻”   扫码二维码或长按上方图片了解详情   .....   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微信中打开好友发来的链接,或者是在手机浏览器中想看看资讯,看不了几行信息,就看到提示“更多内容,请在某某App中查看”,理由是这样做“体验更佳”。   有些App虽然把内容折叠了,但还留有选项可以展开剩余内容。但有的App只有一个选项:必须下载才能看另一半。而且不少用户反映,经常是在“折叠线”那里稍微一碰,文章还没打开,App先下载了,不胜其烦。   工信部:未经用户同意   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APP   近日,有网友和媒体反映部分网站在用户浏览页面信息时,强制要求下载APP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核查,并于日前召开行政指导会,督促相关互联网企业进行整改。   会议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APP蓬勃兴起,给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应用服务。   但部分信息资讯、网络社区等网站在用户浏览网页时,频繁弹窗推荐APP,要求下载APP才能查看全文、不用APP不能看评论等,妨碍用户使用网页浏览信息,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群众反映强烈。   会议要求,相关互联网企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时刻把维护用户权益和改善服务体验作为赢得用户的根本,自查自纠、立行立改,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   在用户浏览页面内容时,一是未经用户同意或主动选择,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APP;推荐下载APP时,应同步提供明显的“取消”选项,切实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   二是无合理正当理由,不得要求用户不下载APP就不给看,或者不让看全文。   三是不得以折叠显示、主动弹窗、频繁提示、降低体验等方式强迫、误导用户下载、打开APP,或跳转至应用商店,影响用户正常浏览信息。   相关互联网企业表示,将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全面自查整改,依法合规经营,改进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共同营造让群众放心满意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关注用户反映的问题,加强APP监测检测,指导督促互联网企业切实维护好用户权益。   企业强制下载App   背后的真实意图   用手机浏览网页,看到一半,突然冒出来“请下载App继续阅读”,是下还是不下?   据央广网,用户小陈说,自己手机容量有限,再好的内容遇到这样的要求,都坚决不下。“本身是很想看的,但是因为条件限制就会退出,不再继续浏览了。其实下载软件还是要尊重个人意愿,因为现在手机负担很大,很多软件使用频率不高,需求不大,我们可能只是在某一时间段想要浏览某一个想要看的东西,下载的必要不是很大。”小陈说。   用搜索引擎时,也会经常遇到类似情况,这让用户小周非常反感。小周说:“每次打开搜索就会弹出来一些App让我们下载,次数一多,就感觉有些反感,感觉像霸王条款。”   清楚知道软件开发者想要用户下载App,然后做出选择,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些不明白背后机理,误打误撞下载了一大堆App的老年用户。   孙先生说,自己手机里经常多出来很多不想要的App,也不知道能不能删除,只有在子女检查手机时才发现――这些App大多只是自己希望继续搜索、阅读文章时,被诱导下载的,而最重要的是,即便按照要求下载过App,自己在手机浏览器或微信链接中阅读时,还是被要求跳转到App里阅读。孙先生表示:“有时候在看新闻或者看其他一些信息,突然就给你转了,让你来回下载,最后那些东西也好多都没用。但这些东西时不时还会跳出来,有的时候让你特别容易误操作,下载一些东西。”   App的开发者为什么希望用户一定要下载呢?只是简单地希望提高下载量吗?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介绍,提升App的下载量只是表象,所谓从浏览器切换到“使用App阅读体验更好”也谈不上多大变化,阅读体验不会有本质区别。胡钢说:“因为任何App都是要链接在一个服务器上,双方只是格式转换,从经营者来说,是完全能够做到的,而且任何一个App上载内容实际上都对应了一个web模式下的信息地址,技术角度来说,这种转换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胡钢指出,企业强制下载App的真正目的是,通过网页无法获得更多的用户信息,下载App后,更有利于用户的数据收集。   胡钢表示:“所谓App下载量、活跃量,这只是外围数据,它的核心是让你下载App,并且高强度、长时间、习惯性使用App,就是为了长时间、系统性、大规模地搜集处理用户个人信息,因为搜集到你的信息更全面、更详细、更及时,对你的了解就更加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App对用户数据收集,去年12月央视财经还曾曝光,尽管用户禁止App全部权限,App仍可获取用户信息。   来源:央视财经   强制下载APP   是一种“无赖式”侵权   以下是来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的评论:   强制下载APP,被网民揶揄为“无赖式”侵权、“霸道式”传播。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严厉的制度安排,对强制下载APP行为予以规制,但其危害性显而易见,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触及了法律的底线。   就目前而言,强制下载APP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交、购物、理财软件以及一些功能性应用程序中。部分网站与运营商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引流增加使用量,来提高其知名度与影响力。更为主要的是,为了收集顾客的个人资料,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精准“画像”,以承载更多的运营活动与营销活动,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不管是下载APP,还是卸载APP,都是用户的基本权利,应用软件运营商应当尊重用户的意愿。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16年,工信部就出台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未经明示且经用户同意,不得实施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开启应用软件、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侵害用户合法权益或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5年多过去了,从政策实践来讲,强制下载APP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对于强制用户下载APP行为,工信部要抓紧制定整治措施,不仅要依法进行严厉处罚,而且要记入信用档案;对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定期向社会公布一些典型案件;与此同时,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提高群众举报的积极性,形成多方合力,从而让“无赖式”侵权无处遁形。   看更多光伏股投资机会   为避免错过【懂私慕】的精彩内容,请将我们的公众号「设为星标」,及时获取更新内容!如果你喜欢我们,请多多点击的「在看」   声明:本文来源:微信公号工信微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作者:吴睿鸫)、央广网、央视财经。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查看网友的精彩评论

tags:不下载APP就不给看?工信部出手了!专家一语道破企业背后“猫腻”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