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岩茶,无论水仙、肉桂、大红袍,山场重要吗?
2022-01-22 16:15:37 | 来源:http://www.wosku.com | 投稿:baidu | 编辑:baidu

原标题:喝岩茶,无论水仙、肉桂、大红袍,山场重要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企鹅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聊山场,是武夷岩茶里永不过时的话题。

  之前在直播的互动里,麻花看到了一位茶友留言:

  “岩茶好喝就行,不用在意山场。”

  刚看到那番话时,一时间,脑海里飘过了,关于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过去,麻花身边有位旧友,是个家族生意做得很大的小开。

  在他家还没定居到国外前,三五不时的还能见个面。

  往往那时候,从他嘴里能蹦出不少,语出惊人的话。

  

  

  “买东西,像手表什么的,从来不用看牌子嘛。”

  “戴着习惯,看着顺眼就行了。”

  殊不知,那位老友,嘴里说得“看得顺眼”,看着要求简单。

  其实呢,他手上带过的表,基本上都是要到拍卖会上,还能见到的稀品。

  清一色的,全是顶端的牌子。

  那时,麻花好不容易,才在生日上得了老爹送的蓝气球。

  刚听到那位老朋友的话时,差点忍不住的要向他翻白眼,太欠了。

  这,赤裸裸的,就是现实版的何不食肉糜呐。

  再来回到那位茶友的那番话,“岩茶好喝就行,山场不重要”,是经不起推敲的。

  山场不好,哪里能做出好喝的岩茶?

  这完全比空中花园,还要虚幻缥缈呐。

  作为务实派的麻花,当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武夷岩茶里,品质稍微好一些的茶,就少不了看山场!

  

  

  《2》

  岩茶山场的重要性,第一个体现在岩韵上。

  通常,只有正岩山场出来的茶,才具有明显的岩韵。

  如果换作别的山场,甚至于是从洲茶和外山茶上,要想感受到岩骨花香、香清甘活。

  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在南辕北辙嘛,方向不对,怎能找到出路?

  岩韵,对不少新茶友来说,这是个虚幻缥缈的感觉。

  其实不是。

  说白了,岩韵的生成,是要有物质基础的。

  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的武夷山,得天独厚的正岩产区环境,极其有利茶树的内质修炼。

  岩韵的得来,“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少不了独特的环境滋养。

  

  

  所谓的岩韵,就是在喝正岩茶时,能够从一款茶上,感受到的系列特别体验,涵盖了茶香和茶味。

  用一个词高度概括,就是岩骨花香。

  花香呢,就不用再多介绍。

  大部分正岩山场出来的水仙、肉桂、小品种茶,能够具备特别高雅、灵动的茶香气韵。

  而岩骨呢,又别称骨鲠,岩茶的骨头。

  基本上,指的是正岩茶的独特汤感。

  茶汤的感觉,是绵柔的,是有力量的,是劲道的。

  细啜汤水,细细体会,能够感受到茶汤里的饱满度和厚实感。

  汤水喝起来,能够让人联想到这款茶的山场气韵。

  这就是岩茶山场,对于一款茶的强大影响。

  以至于,麻花在喝牛栏坑水仙时,会差点将这款茶喝成是肉桂。

  盖上有桂皮香,汤水里有辛辣感。

  真真是,让人雌雄难辨。

  闻香和尝味时,感受到专属于牛栏坑的气息,异常的明显。

  一句话,山场的好与坏,对岩茶的整体品质来说,作用很大!

  

  

  《3》

  武夷岩茶里,正岩茶究竟为什么好?

  茶树的生长环境,对后期的品质影响,有着直接的关联。

  从大概的环境上看,会对岩茶品质造成影响的因素,会有很多。

  主要的,从土壤、光照、水分、温度、地形、海拔和纬度等,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

  此外呢,从生态环境的因素上看,植被的情况、微生物、鸟类等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同样关乎一株茶树的生长。

  在大环境上,武夷岩茶的正岩产区范围,都处于自然环境极佳的地方。

  论起江湖地位,正岩产区还位于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

  往往,从这样地理环境优越的地方,产出来的岩茶,先天原料品质,是极有保障的!

  

  

  大的方面,介绍过后。再来从具体的细节方面,解读正岩产区的环境,到底为什么好?

  基本上,同样可以按照温、光、水、气、土等五大方面,综合的逐一讲述。

  茶树的生长,喜温、喜湿、喜漫射光。

  正岩产区内,终年的气候比较温和。

  在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

  所以,在那些坑涧窠洞、岩峰坪岗等各大正岩山场内,整体上是冬暖夏凉的状态。

  昼夜温差适宜,有利于茶树的内质积累。

  茶树生长喜湿,而正岩产区内,年相对湿度能够达到80%左右。

  在加在,在少小气候清凉的山区里,常有溪水潺潺流动。

  对于茶树生长过程中,及时补充所需水分,极为有利。

  而至于正岩产区内的空气质量,自然不用多说。

  试想,作为自然保护区内的空气质量,在高森林覆盖率的前提下,空气洁净、富氧又清新。

  

  

  走进里边,不论是走在马头岩、还是慧苑坑,整个人都能感觉自己换了一个肺。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到正岩产区里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能够由内而外的感觉到舒服。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嘛!

  最后,少不了要提土壤的重要性了。

  正岩产区内,土壤的组成,绝大部分是火山砾岩、红沙岩、以及页岩组成。

  完全就是,陆羽在茶经里提到的,上者生烂石的典范!

  这样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前提下,特别有助于岩茶的优良品质。

  总而言之,试问武夷正岩为何好?

  全是这片大地母亲,爱得深沉呐!

  

  

  《4》

  和正岩相比,其它产区差在了哪?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下边,麻花就来纵向对比。

  看看其他产区的环境,和正岩山场比起来。到底是输在了哪?

  先来说个大概。

  武夷山内,正岩产区内,主要是以丹霞地貌为主。

  而半岩则位于丹霞地貌和河谷地貌之间。

  至于洲茶,则属于河谷地貌范围。

  这,仅仅是在土壤条件,来进行对比。

  从优势上看,显而易见,是正岩产区里的土壤,更有利茶树的生长。

  正岩产区内,上文刚提及了,有机质含量比较高,氮磷钾等各比例分布,比较均衡。

  再从土质的疏松程度上看,大部分由砾壤组成的前提下,十分有利茶树根系的伸展和呼吸。

  

  

  而半岩产区里,综合条件上,不论是土壤的质地,还是整体的水分、气候、空气条件等,都是差劲一些的。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半岩茶的原料,就是比不上正岩茶。

  这点先天品质上的差距,后期通过工艺,是弥补不了的。

  至于到洲茶,就不用再多介绍了。

  洲茶,是溪流晾干的冲积壤,基本上土质结构也是砂砾,疏松通气好。

  但是呢,保水保肥效果差。

  再加上,四周围无遮阴的情况下,茶树从早到晚,容易受到长时间的暴晒。

  日照过强过烈的情况下,茶树的内质,基本上被损耗了大半。

  基本上,不可能出好茶!

  

  

  《5》

  好山好水才能出好茶。

  这个道理,放之六大茶类皆准。

  武夷岩茶,自然不例外。

  正岩茶为什么好?

  道理呢,重温上面的那句话,好山好水好环境,自然出好茶!

  这要解释起来,完全很简单嘛。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文章来源:https://new.qq.com/omn/20191226/20191226A0TFLG00.html

tags:喝岩茶   无论水仙、肉桂、大红袍   山场重要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