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愚公移山》21件手稿与画作同展 推荐
2018-01-26 15:07:13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花火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徐悲鸿《愚公移山》21件手稿与画作同展 推荐

澎湃新闻记者高丹

1月25日,“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至3月4日。展览梳理并展示徐悲鸿具有时代标志性和历史价值性的系列作品一百余件,部分创作手稿首次展出,从中可以看出徐悲鸿的创作过程。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巨幅作品都呈现了

画家

的创作手稿等,如《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客居印度创作的代表作,从此次展出的21件素描手稿可以看到人物模特多由印度人充当,有人问徐悲鸿为何要在中国历史题材中加入印度人形象,他如是说:“虽是印度人,但都是勤劳的劳动者,形象不同于中国人,意义却是一样。”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为“民族精神”,展出徐悲鸿《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徯我后》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第二篇章为“图稿叙事”,展出徐悲鸿为创作《愚公移山》等作品所绘的画稿与素描,其中多件图稿为首次展出;第三篇章为“家国忧思”,展出徐悲鸿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马》《狮》《鹰》等作品以及为系列主题创作而绘制的图稿。

第一部分展出的《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九方皋》和《愚公移山》等均为徐悲鸿的巨幅代表作品。是他借用古典文化资源,如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寓言、神话来进行新的诠释,并以艺术新手法来表达。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布面油画,197cmx349cm,1930,徐悲鸿纪念馆藏

创作于1928年的《田横五百士》展现的是英雄田横为了气节决意牺牲自己,告别部下的场景。此画的创作背景是国内民不聊生,一些卖国求荣者甘当日本爪牙走狗。徐悲鸿以这幅大型油画来警醒世人。此画中可以看到徐悲鸿从欧洲学来的油画技巧。

徐悲鸿,《徯我后》,布面油画,230cmx318cm,1933,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徯我后》创作稿,1930年

《徯我后》取材于《尚书》,记载在夏桀暴虐统治下的人民痛苦不堪,期待着被解救,纷纷说:“徯我后,后来其苏。”其意是等待贤明的领导者来了,我们就得救了。徐悲鸿创作油画《徯我后》时,正值“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大片国土沦丧,国民党政府屈膝投降,镇压民主运动,人民陷入水深火热。徐悲鸿借此画抒发了人民渴望解救的呼声,成为救亡图存的呐喊。《傒我后》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情怀和反思现实的社会价值。

徐悲鸿,《巴人汲水》

1937年,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入蜀,目睹蜀中百姓的生活困境,他疾笔创作了中国画《巴人汲水图》和《巴之贫妇》。画作上他题写了一篇自作诗:“忍看巴人惯担挑,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忝血汗熬。”诗文充溢着徐悲鸿对于当时百姓生活凄苦的同情和悲愤之情。

这幅画描绘的是当时蜀地人民汲水的场景。当时百姓的生活用水都要从江中汲取,背着沉重的木桶,再装上满满的水,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走回家去,有时甚至要往返多次。这样一个生活细节触动了徐悲鸿的心灵。整个画面突出物像的神韵,技法上用西洋画法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力,肌肉部分稍加皴染,在挑夫身上适当加强了筋肉体积感。

图稿叙事:《愚公移山》的新的表达

图稿叙事是美术主题创作的重要途径。《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客居印度创作的代表作,其中的图稿叙事生动而精彩。1939年11月,他应泰戈尔之邀从新加坡赴印度举办画展并宣传抗日,直到1940年12月才离开印度。这一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愚公移山》。

1940年7月,徐悲鸿完成中国画《愚公移山》,是年9月,完成油画《愚公移山》。在构图上,油画《愚公移山》取消了中国画《愚公移山》中描绘的挑筐壮汉与负重大象,并将大肚壮汉从开山行列的左二换到左一。油画的远景更为开阔,山峦起伏,将读者视线引向天际。

当时为了创作的便利,《愚公移山》中的人物模特多由印度人充当,印度国际大学(位于圣地亚克)的学生甚至争做徐悲鸿的模特。画稿中有位像鲁智深的人物被反复描绘,其原型是该校的厨师拉甲枯马尔啼亚。徐悲鸿每次请他做模特,他都很高兴,并且随叫随到。有人问徐悲鸿为何要在中国历史题材中加入印度人形象,他如是说:“虽是印度人,但都是勤劳的劳动者,形象不同于中国人,意义却是一样的。”

《愚公移山》的主要场面是表现开山劈石的六位壮汉,他们身强力壮、筋骨结实,徐悲鸿为他们绘制了大量素描。譬如,对于举耙动作,他进行了详尽的素描分析,因为在画中最震撼人心、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场面就是壮汉们叩石垦壤之景。

为画好画中的十多位人物,徐悲鸿绘制的画稿、素描稿多达数十幅。他还描绘了许多未见于《愚公移山》画中人物与动作的图稿。

徐悲鸿,《愚公移山》,布面油画,213cmx462cm,1940,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愚公移山》,中国画,规格:144×421cm,1940

徐悲鸿,《愚公移山》画稿,1940

在印度,徐悲鸿也画了很多其他的速写及素描,从当地风土人情到各种动物,从伟人肖像到印度风景,从学校音乐课到自画像,均入画图,并创作了《泰戈尔像》《甘地像》《印度妇女》《喜马拉雅山之林》等作品。中国画《泰戈尔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人物画杰作,在创作它之前,徐悲鸿关于泰戈尔的速写与图稿多达十余幅,刻画了沉浸在工作中的泰戈尔的不同神态。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徐悲鸿精品巨作集中展示 推荐

1月25日,中国美术馆举行新年展,“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花开盛世——中国美术馆藏花鸟画精品展”“笔墨当随时代——弘扬新金陵画派精神江苏美术采风展”同时开幕。中新社记者杜洋摄中新社北京1月25

文艺复兴大师画作在画展中失窃 推荐

1月18日,四川成都文殊院一家画廊内,一场欧洲版画展展出首日,一幅德国文艺复兴著名油画家丢勒的画作消失,估值在8万-50万之间。报警后,通过警方追踪,不到12个小时就抓获了“雅贼”:到成都旅游的嫌犯一直对艺术类

《丝路画语——于文江中国画作品展》在欧盟地区委员会开幕 [快讯]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史靖洪):当地时间12月11日下午,《丝路画语——于文江中国画作品展》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地区委员会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也是2017年第三届中国—欧盟文化艺术节的最后一场活动,

昔日林业辉煌史 老林田人用画作纪念

【张国兴花莲凤林】昔日名列台湾四大林场之一的,花莲县凤林镇林田山林场,现在已经转型为林业文化园区,但过去的点点滴滴,仍是老林田人念念不忘的记忆,于是就有一群老林田人,以自己的创作举办画展,来纪念这段辉

画作上满满的中药 邱于诚有香味的水墨画展登场

记者陈骆宜宏/新竹报道新竹县文化局最近举办了一场相当特别的画展,走入展场,扑鼻而来的是浓郁的中药香,这是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邱于诚的作品,作者将自己的成长经历融入画作,带来最特别的展览。画作上满满的中药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