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城市深圳:走出文化沙漠 推荐
2018-02-08 11:05:32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小柯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艺术城市深圳:走出文化沙漠 推荐

回首过去的2017年,曾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深圳,却以一贯实干、速度、敢为天下先的风格,在文化艺术领域快马奔腾。

“深圳速度”全国有名,在文化领域也不例外

诚然,和北京、上海、广州相比,深圳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短板一目了然:没有历史悠久的美术院校,难以形成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没有底蕴深厚的艺术流派,难以在全国形成重磅级的艺术影响力……作为一个从小渔村到现代都市的新兴城市,深圳的崛起是历史和地理的机缘,虽然缺乏文化、艺术的积累是并不乐观的现实,但作为一个开放的、年轻的、有经济实力的城市,自然敢于举着“利剑”,披荆斩棘,闯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来。

在这条探索的新路上,“设计”异军突起,成为了深圳自我定位的“关键词”。究其原因:首先,深圳汇聚制造产业,设计的实用需求与日俱增;其次,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自然成为必不可少的丰富手段;再次,设计可成为身处中国前沿的深圳和世界水平接轨的一条有效途径。

2017年的深圳,世界闻名的英国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V&A)首个海外项目——设计互联|海上世界文化中心落户蛇口,它由世界级日本建筑大师槇文彦担纲设计,由英国V&A团队鼎力协助完成。投入之大,影响之广,足见深圳在“设计之都”这条路上一往无前的决心;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实景图(图片由设计互联提供)

与此同时,筹备已久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声势浩大地席卷了深圳的街头巷尾,这其中,建筑设计的力量直接作用于城中村、老旧建筑,将“城市共生”的探讨推向具体实践;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而于2008年成立的华·美术馆是全国第一家设计美术馆,从成立之初到如今,一直关注和推动设计的交流、发展与研究。2017年华美术馆不仅举办了好几个关于“设计”的重磅级展览,更是在九周年之际,邀请到了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的设计博物馆,共同探讨亚洲设计的可能性。

华·美术馆

设计互联揭幕:英国V&A首个海外项目日本建筑师集大成之作

于12月2日启幕的设计互联|海上世界文化中心,是由招商蛇口携手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创办的综合创新文化机构,是亚太地区最具规模的设计聚合平台。在筹备伊始,招商蛇口曾在将这块海上世界片区最核心的“宝地”建成设计中心还是艺术中心二者间艰难徘徊。

设计互联|海上世界文化中心举办了隆重的开幕式

前来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合影

招商蛇口副总经理张林说:“2008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这也成为深圳市政府对这座城市的战略定位之一。今天的蛇口,无论是经济还是地理上,都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深圳有30多家行业协会,几千家制造业企业,我们相信通过设计的提升能够引领这些企业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能够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能够把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创造、中国品牌推动。”

设计互联|海上世界文化中心处于深圳蛇口的黄金地段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实景图(图片由设计互联提供)

英国V&A是世界领先的艺术与设计类博物馆,1851年V&A在英国成功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提高英国设计水平,把英国制造变成英国创造,同时提升英国国民的审美和素质。”这与深圳目前制造业繁荣发展的氛围不谋而合,当招商蛇口确定将深圳这片文化地标定位为设计中心时,V&A成为了他们最理想的合作对象。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我们在和V&A前任馆长马丁·罗斯(MartinRoth)交谈时深受启发和鼓舞,觉得英国从制造走向创造的那段经历和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发生在珠三角的情况有很多类似之处,所以我们相信这种合作能够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和能量,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林如是说。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实景图(图片由设计互联提供)

从制造到创造,这一过程中绕不开的就是“设计”。可以说,设计互联的成型、实施,已然表明了深圳这座城市对于“设计”的重视,而这种趋势伴随设计互联的开幕、运营,还将愈发强烈。

设计互联|海上世界文化中心内景

设计互联的筹备从2011年开始,历时7年,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派遣专业团队,定期前来深圳;展馆由享誉世界的、现已94岁高龄的日本建筑大师槇文彦先生及其带领的槇综合计画事务所设计完成。从建筑本身来说,设计互联已经是将设计感体现得淋漓尽致的精雕细琢之作。

概括来说,设计互联建筑本身具备以下几个极具吸引力的设计特点:

三重视野: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平台上的的三个大型楼阁,面向三个方向,分别可以领略本土的山、海、城三重美景。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实景图(图片由设计互联提供)

公园:

整座建筑与周边公园和滨海景色融为一体,参观者可在其中自由漫步。沿着建筑两侧的大型阶梯,可抵达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屋顶花园,人们可在此俯瞰周边的山海景观。

平台+楼阁:

建筑的顶部结构极富雕塑感,勾勒出仿如园林楼阁的雅致轮廓,与周围的公园景观相呼应。

多样化活动: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融合文化与商业的特点,在建筑形态中多有体现。中央轴线上有三个主要广场——文化广场、中央广场与滨海广场,连接着文化和商业空间。经过这些广场,人们可在不同的楼层与区域间自由穿梭与参观。每个广场分别与平台上的楼阁相对应。

设计互联|海上世界文化中心内景

设计互联|海上世界文化中心内景

除了本身的建筑设计,开馆当日,设计互联还推出了三大重磅级展览。主展馆展出的

“数字之维”

由国际知名设计事务所MVRDV担纲设计,并由thonik提供平面设计支持。汇集50位(组)国内外资深与新锐艺术家、设计师与创意实践者的跨领域创作,把观者带入一个由数字技术构建的沉浸式的设计奇观和体验世界。

ICDITKE研究亭,阿希姆?门格斯和杨·倪博思(斯图加特大学),2013-2014斯图加特大学ICDITKE.webp

ANIMA,尼克?弗斯坦德,混合材料,2014-2017?onformative.webp

“设计的价值”

由设计互联与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联合呈献的V&A馆藏精华大展。展览由山姆·贾科布工作室(SamJacobStudio)担纲展览设计,上至公元900年、下至当代、穿越时空的250余件展品,包括时装、摄影、结局、产品和平面设计,广泛探索了“价值”和“设计”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如何评判设计的价值,而这种价值观又会如何反过来影响设计。

“设计的价值”展览现场

“设计的价值”展览现场

《星盘》,伊朗,18世纪?V&A.webp

宫廷外套,英国,19世纪?V&A.webp

而于园景展厅开幕的

《筑·梦——槇文彦与槇综合计画事务所设计展》

为参观者展示了其所在建筑的设计结构及背后的设计理念。通过重点关注槇文彦既往作品背后的基本概念,反映他从业六十余年来的建筑设计实践。

槇文彦先生现场导览

可以说,设计互联|海上世界文化中心不仅本身是设计感十足的心血之作,几乎代表了建筑设计的世界性水准,而且它现在以及未来所呈现的展览将围绕“设计”谱写出更多非凡的篇章。它不仅是深圳黄金地段的新的文化地标,甚至有望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的“设计大本营”。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城中村为展场的设计实践

12月15日开幕的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城市共生”(Cities,GrowinDifference)为主题,在主展场深圳南头古城揭开为期三个月展期的序幕。此次双年展由策展人、评论家侯瀚如、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建筑师刘晓都、孟岩共同策展,来自25个国家的两百多位参展人将透过融合建筑、艺术和设计的作品,探讨和反思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模式。

此次双年展声势浩大,除了主展场南头古城外,罗湖、盐田、龙华、光明等区五大分展场及14个遍布全城的外围展与主展场多区联动,形成动态互补之势。

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盐田分展场

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盐田分展场

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罗湖分展场

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罗湖分展场

尤纳·弗兰德曼在坪山分展场搭建的街道美术馆

2017年的深双首次将“城中村”作为展场,将展览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遍布南头古城的大街小巷和住宅厂房,借此探寻一种“和而不同”的城市模式,挖掘人们对城中村、对城市与公共空间的重新思考。

UABB张超《从银河路开始》

城中村实质性的“介入改造”是今年深双的一大亮点,也是设计落到实践中的一次有效的飞跃。

参数化设计鼻祖纳迪尔·特拉尼(NaderTehrani)为厂房广场量身定制了轻盈漂浮的敞轩供人休憩;荷兰前卫建筑师团队MVRDV+智慧研究所(TheWhyFactory)色彩斑斓的WEGO装置将矗立广场正中,成为未来垂直城市生活的寓言;首届深双策展人张永和在古城南门外建造了一个开放灵活的信息亭作为观展第一站,也为未来的南头增添一处文化驿站;密歇根大学的师生用筹措的资金与南头当地居民一起自发改造了一栋老屋,在展览期间成为面向街道开放的社区活动空间;广州美院的师生也于展前完成并实施了南头调研和社区空间微介入计划。《野生设计》作者黄河山及姜凡会在城中村展场推出“家具交换计划”,借城中村居民互动参与,激发对城中村社会系统演变的关注。

UABB2017BOAMISTURADESARROLLO

UABB2017蔡荣基作品

策展人孟岩说:“

南头古城是一个完整的叙事,空间是展览的主角,我们要做的是最小程度地干涉居民,最有效地融合到当地。这也许不是展览,而是一次行动,一次介入。

林一林新作品方案图

可以说,2017年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是一次将设计和艺术“落地”大胆实践,没有场地的局限,城市似乎成为了整个设计、创作的底稿,设计师、艺术家在每一个角落肆意挥洒,城市中的人也许是作品的一部分,也许是忍不住停下脚步的观者。这样的深双,将艺术和设计的观念慢慢渗透到了这个城市中的居民,为日后“设计之都”的前行培育了更坚实的基础。

华美术馆:九年了,是时候分享设计的经验了

2008年,深圳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同年9月,

华·美术馆作为全国第一家设计美术馆

,在深圳华侨城成立,关注和推动设计的交流、发展与研究,积极探索反映设计与多元艺术的关系,同时致力实现公众与设计、艺术和文化的链接。

深圳华·美术馆

9年来,从摸着石头过河的自我定位,到向外观看寻找同行者,华美术馆在实践和探索中呈现了许多激发城市活力、扩展人们视野和想象,与国内外设计行业交流对话的设计文化事件。

华·美术馆内景

2017年华·美术馆举办的“吃设计”展览现场

2017年12月16日,华美术馆九周年特别策划的论坛“

亚洲设计机构的实践与可能

”隆重举行。来自日本、台湾、马来西亚的三个国际性的优秀设计展馆代表分享了自身的探索经验。

论坛现场(图片:华·美术馆)

21-21设计视点美术馆在东京六本木美术馆群中异军突起,以独特的视角,剖析呈现了许多标新立异于日常、捕捉放大于细处的设计故事;

主题发言,发言机构:21_21设计视点美术馆(21_21DESIGNSIGHT),发言人:高美玲(MiryonKo)女士,图片:华·美术馆

台湾5%DesignAction社会设计平台成功搭建了一个集合设计师与专业人士、各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公共部门的公益设计平台,一起投入社会创新工作,将关注社区建设的个体力量集合成一个更广泛、可持续的设计行动价值共同体;

主题发言,发言机构:5%DesignAciton社会设计平台,发言人:杨振甫(KevinYang)先生,图片:华·美术馆

马来西亚设计文献库

收藏

研究马来西亚独立之前(1957年以前)及至今的视觉设计艺术相关档案物件,通过追踪记录这个国家濒危的设计遗产,还原和讲述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历史。

主题发言,发言机构:马来西亚设计文献库,发言人:伊兹蕾娜·玛万(EzrenaMarwan)女士,图片:华·美术馆

在论坛行进中,深圳及周边国家与地区的设计组织和机构代表,还从策展、社会服务、档案

收藏

与研究、本土化实践等角度,一同分享和探讨当代设计机构在亚洲的实践经验,认识和寻找机构在不同生态中的行动空间。并通过“机构在设计生态中的行动空间、自我组织性和必要价值””设计机构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和在未来发展的可能”兩大议题,从内及外,讨论设计机构的理念建构、运营方式、社会属性的现状与未来。

主题发言,发言机构:华·美术馆,发言人:华·美术馆刘阳女士,图片:华·美术馆

圆桌讨论,图片:华·美术馆

可以说,华·美术馆在设计之路上九年的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得到了强烈的“回响”,它的未来不仅会在设计特色上愈走愈鲜明,更有望冲破地域的限制,实现跟亚洲设计、世界设计的无缝接驳。

虽然在历史积淀、文化渊源方面有所欠缺,但作为中国经济繁荣的一线城市,深圳以“设计之都”作为前进的定位和号角,无异于下了一着“绝妙好棋”,既避开与不少文化城市的直接交锋,又发挥了天时地利的上佳优势,吸引了众多国际机构、人才斗志昂扬地“开疆拓土”。相信,在“设计”这一号角的一路高响下,“文化沙漠”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不再是带有褒贬的评论词汇,而是成为一座新兴城市奋力崛起的见证。

(责任编辑:梁侨)

来源:雅昌艺术网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缘起——喜马拉雅艺术展 推荐

噶玛巴世系——五世噶玛巴得银协巴西藏,17世纪,布,53×84厘米吉祥天母秘供西藏,19世纪,布,106×63厘米文殊,西藏,13-14世纪,铜,高64厘米两臂大黑天,西藏,13-14世纪,铜鎏金、水晶眼,高40.2厘米上师,西藏

另类“艺术品”:入藏中国美术馆的照片 推荐

中国美术馆在国内艺术领域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收藏有近现代美术作品和民间美术作品10万余件,其中精品更是不计其数。然而,中国美术馆也有一些不像是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品”作品。近日,中央政法委主办的“中国长安网

打卡高大上的艺术展览万人行处最风流 推荐

来源:杭州日报记者陈友望郑成航忙忙碌碌一整年,积攒下来的春假就要到账,你将以怎样的姿势来迎接呢?世界这么大,当然得去走走看看。这段时间,一些文青看了《国家宝藏》后就萌生念头,要把九大博物馆的打卡纳入新

大众艺术消费市场兴起不容小觑 推荐

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到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观展人数创纪录,再到文博节目《国家宝藏》受追捧,各大城市书画艺术展览数量和品质不断提升,观展人数持续增长。文化艺术品消费作为消费升级的重要

从兵马俑解读中国雕塑艺术 推荐

兵马俑自1979年以来,已有20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过中国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见多识广的各国政要都从兵马俑寻到了什么?2018年伊始,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启访华行程。马克龙总统夫妇也把他们对古老东方古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