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雕中的意境之美 推荐
2018-02-22 13:59:18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资慧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中国古代玉雕中的意境之美 推荐

来源:珠宝快爆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积淀中的一种升华,既有优美的景致、深刻的情感,又蕴涵着人生的经验和哲理,是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毕生追求的一种境界。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代玉雕创作中的“意境”应用,品味其中的意境之美。

一、明清文人玉雕兴起的社会环境

在艺术欣赏中,人们比较强调“共鸣”,也就是强调欣赏者能了解作者的命意,产生一种相同的心理体验。胡经之、王岳川在《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中表示,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理解本身便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行为,它包含创造的因素”。欣赏者经过体验和想象对艺术作品的形象进行解码、解释,把创造主体所创造的形象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并且充分理解作者创造形象的命意。

明青白玉透雕双鹿笔架

歌德曾从诗歌的角度提出“诗意的心灵”的重要性:“无论诗歌生出何等精神,都需被诗意的心灵接受。冷漠的解析必将摧毁诗歌,并最终一无所得。”这在意境领域内同样适用,艺术作品的传播需要理想的接受者,他们能够通过鉴赏活动而畅游于作品敞开的艺术意境之中,因此对接受者的艺术修养、文化底蕴也有比较高的要求。

明清

玉器

制作的空前繁荣,是当时整个社会盛行重玉风气的物质基础,也与当时文人在思想上发生了变化相关。明中后期开始,文人在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下,思想也变得灵活尚变,倡导自由、世俗的生活方式,其审美情趣又必然影响当时的玉文化的发展。

清代白玉福庆寿纹洗

明清玉器与社会文化生活关系日臻密切,文人在书斋中往往也用玉做水洗、笔架、镇纸等文具,或以玉作陈设装饰。同时文人也大量

收藏

玉器,以玉明志,彰显君子的高洁风度;以

收藏

清赏之意趣,作为一种雅致深远的心物寄托。

由于玉器深受知识阶层的喜爱,文人的喜好也进一步左右了玉器的推陈出新,工匠也在制作和交流中汲取了诸多文人审美趣味和时代文化风尚。玉器工艺深受当时绘画、书法及工艺雕刻的影响,作品追求意境神韵,以适应文人清静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清代黄玉松鹤纹山子

二、意境的直接来源——文人画对玉雕的影响

从中国绘画史的角度来看,宋代文人水墨画兴起,至元代已经盛行,出现了钱选、王渊、李衎、柯九思、倪瓒、王冕等一大批水墨画大家。明清时期,水墨画更成为绘画的主流画风。文人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以及审美观,从产生之初便脱离了描摹,以“写意”的视角去描绘客观事物,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即使在对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进行描绘时,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笔墨中的意境影响了其他种类的艺术创作。

清代玉雕创作受清初“四王”画风影响很大,其构图细腻,丰满,富有层次感。绘画中“平远”、“高远”、“深远”的三远法也常在玉器中被采用,来体现清代玉器中景物和人物的气势与神韵。以玉山子为例,山石布局讲究均衡、稳重,层林叠起,意境清淡;人物、动物、飞鸟、流水等层次分明,各具形态,从取景、布局到层次排列都渗透着文人画的章法。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一方年画 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为中国人辞旧迎新的节令,春节最鲜明地表现出中国人的精神理想、生活愿望和审美取向。除了放爆竹、点烟花,人们还沿袭着迎祥纳福、岁岁遵循

浅析玉雕炉瓶制作技法的运用 推荐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四者方为良”。这是古人对优秀手工艺品形成过程的精妙概括。其中“工有巧”,即揭示了二方面的重要因素—心灵手巧的艺人及其精当的制作技法。就技法而言,可用“技术+方法=技法

“吸狗”也中国古代皇家的乐趣 推荐

虽然狗被驯服有很长一段历史,但是中国的古代文人画卷中鲜少有专门描绘狗的。不画它的原因很简单,相比于山水花鸟,狗的意趣不够高。有人可能会说,狗的烟火气不是很浓吗?市井的图卷应该也有狗吧?但其实恰恰相反,

玉镯之美 推荐

玉镯之美,言之不尽,过年买一个戴,尽显品味。阿富汗冰种蚕丝玉手镯采用优质阿富汗冰种蚕丝玉打磨,质地细腻温润,每一只手镯都是精挑细选,精雕细琢而成。阿富汗冰种蚕丝玉手镯整体饱满厚实,上等原料精细琢成,抛

奥岩倡导的“天工之路”给玉雕界带来哪些新方向? 推荐

从2002年首次评选到2015年的第十四届颁奖盛宴的最终落幕,用了近15年时间的“天工奖”早已经建立起在中国当代玉雕界的权威,从最初的中国当代玉雕的低迷之际时的推动市场,到今天玉雕行业的引领者,正如创始人奥岩先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