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油性知多少 推荐
2018-02-26 16:13:12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晶晶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和田玉的油性知多少 推荐

玉的油性并不是那种纯粹的“油呼呼”的感觉,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玉的油性应该是玉本身呈现出的“油脂光泽”,而不是用不干净的手盘玩之后所具有的那种脏兮兮、油呼呼的感觉。

所以时常清洁和田玉、把玩时记得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养护方式。这样盘玉越盘越白,在灯光下看“晶莹剔透”,仔细看又说透而不透,给人以非常明显的“温润如脂”的感觉。这种“脂”明澈而深入,不是浮于表面,也不是纯粹的白或青或黄。

和田玩的是油性,包括两个方面:油脂光泽和手感。

视觉上的油润光泽,即脂光较强,同时温润柔和不刺眼。它跟白玉的致密度(即间隙大小)硬度以及打磨方式都有关系。致密度越高光泽越强,硬度过高光泽则会偏刚性,刚性的光泽对翡翠来说是好的,对白玉来说却是缺点。大部分籽料抛光后为油脂光泽,有些产地的料则会出现玻璃光泽,这虽然和打磨方式也有关系,但主要还是因为玉中氧化硅的含量。

先说和田玉的光泽:光泽是玉石对光反射的能力。古人称和田玉“温润而泽”,指的就是它的光泽带有很强的油脂性,给人以滋润的感觉。这种光泽很柔和,不强也不弱,既没有强光的晶透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使人看了舒服,摸着润美。

上好的和田玉料还须具备手感上的油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的油滑感觉,就象手里握着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种油要化开的感觉,那感觉非常特殊也非常好。

不同的玉质和抛光使得和田玉有着以下三种不同的光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及腊状光泽。

油脂光泽是指一种慢散射的柔光;玻璃光泽是一种镜面反光的光泽;腊状光泽则表现为慢散射但光泽很弱或没光泽。

和田玉的光泽既与玉质有关也与打磨抛光方式有关:玉质越细,打磨及盘玩出来的油脂光泽越好,反之玉质粗的,就很难通过抛光或盘玩出现油脂光泽。

玉质不好的和田玉有时甚至会抛出贼光来,贼光是一种浮光,因为玉本身的颗粒粗,所以很难抛透,光泽因此流于表面,有种轻浮感。为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有人就会选择用高速抛光方式把它抛成玻璃光,用以遮掩。

腊状光泽则是结构松散的表现。所以说,和田玉结构的致密性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青海料抛光易出现贼光,俄料则易出现腊状光泽。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慈禧太后与和田玉的故事 推荐

来源:珠宝快爆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新馆内陈列的众多奇石中,有一块并不起眼的大石头,而它却是赫赫有名的“慈禧和田玉”。早在中国地质博物馆还位于羊肉胡同时,“慈禧和田玉”就高高地矗立在大门的进口处,成为地质博

和田玉多少钱一克 [热事件]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很深厚的玉文化,玉石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很重的地位,在今天的国人心中也是如此。于是不光是一个人品质的象征,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有灵性的事物,可以保佑平安,因此玉石的地位很重要。而享有

一块和田玉好不好,油性很重要! 推荐

一般玩玉玩的久的玉友,都会比较认可油性和真皮真肉这两个因素,那么如何看一块和田玉好不好,是用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呢?玉好不好不仅是要看玉质的细腻和温润程度,也要看白度密度,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标准就是看是否油

如何判断和田玉市场价值 推荐

来源:刘苏君新疆质检院和田玉检验中心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玉器史约一万年,而开采利用和田玉则有近八千年的历史,“玉石之路”比“丝绸之路”还要早数千年,秦代至清代象征皇权的玉玺多为和田玉制作,使得

绿松石和和田玉哪个值得玩? 推荐

绿松石和和田玉哪个值得玩?和田玉在华夏文明历程中受到经久不衰的追捧和钟爱,一方面是因为她白如冰雪凝如羊脂的细腻温润纯洁高贵之美,另一方面是因为和田玉之美符合东方中国含蓄内敛谦让的儒家文化,古往今来多少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