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收藏避开四个误区 推荐
2018-03-06 15:21:16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资慧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古钱收藏避开四个误区 推荐

近年来,国内古钱

收藏

者日益增多,但

收藏

过程中的四个主要误区亟须纠正。

误区一:非名钱不藏。古钱

收藏

爱好者,将“五铢钱”“天启通宝”“泰和重宝”等一些公认的名币作为古钱

收藏

的主攻方向无可厚非,但这种

收藏

行为一经形成习惯,会使泉友的

收藏

之路越走越窄!因为浩如烟海的古钱中名币毕竟是凤毛麟角,不可能经常出现在泉友的视野之中。那么,作为古钱

收藏

者就应把视野放宽一些,并非“古泉50名珍”之外的古钱就没有

收藏

价值。如背穿上“陕”的宣和通宝、背穿上“河”与背穿下“户”的万历通宝、背穿上“照”或“帅”的大明通宝、背穿上“川”的大顺通宝等,也属于珍品一类,具有极高的

收藏

价值和升值空间,一旦发现,万不可错过。

误区二:非铜钱不藏。中国古代的金属币有铜、铁、锡、银等多种,其中铜币数量最多,也最为常见,于是有些泉友就错误认定铜币才是古钱

收藏

的主流,这是个认识误区。历史上好多朝代铸造的铁钱、锡钱,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如宋代铸造的“宋元通宝”“太平通宝”“皇宋通宝”“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祐元宝”“建炎通宝”等铁钱;清代咸丰年间铸行发行的“当五”“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铁钱,均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尤其是“咸丰通宝”小平铁钱,钱文类似“瘦金体”,最为收藏者深爱。

误区三:非整币不藏。有些泉友在收藏中,一味盯着品相完整的古钱收藏,对于品相不完整的古钱则弃之如敝屣,抱有偏见。其实,金属类古钱时日久了自然会出现锈蚀斑斑、轮廓残缺、币面模糊等现象。收藏古钱,品相好坏只是一方面的因素,古钱本身所附带和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才更为重要,一些承载了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古钱品相即便不尽如人意,也不该随意漠视。如汉代王莽新朝时期的“货泉”“布泉”等

钱币

,用的是垂针篆;北宋仁宗时期铸造的九叠篆书体“泉体通宝”,是中国出现最早的美术字,这些古钱不论品相如何,均属于古钱当中的珍品,遇到了就应当悉心收藏。

误区四:非大币不藏。有些泉友在收藏古钱时,总是习惯性地关注器型较大的金属币,对于“至正通宝”“洪武通宝”“咸丰通宝”等几种古钱趋之若鹜,而忽略了器型较小的古钱。其实,古钱的收藏价值并非一味取决于古钱器型的大小,有些器型较小的古钱收藏价值也是可观的,如“咸通玄宝”“大蜀通宝”“大齐通宝”“乾亨通宝”“天显通宝”“皇统元宝”“大朝通宝”“中统元宝”等。因此,泉友在收藏古钱过程中,要学会综合性地判定古钱的收藏价值,而不能唯大小是论。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收藏风向:小众书画家成了香饽饽 推荐

作者:王春雪来源:中国藏族网近两年来,不少收藏家对古玩艺术品的收藏,逐渐变得理性。尤其在青海书画收藏市场,以往不少藏家只注重作者的名气和头衔,忽略了作品真正的艺术价值。现在,一些藏家开始走出这个误区,

作为私人收藏家的哲学家 推荐

卡特琳·帕特尼著吴万伟译本文是亚历山大·德拉戈米尔(AlexandruDragomir)著《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简评。该书由加布里埃尔·利伊西努和卡特琳·帕特尼编辑,詹姆斯·克里斯汀·布朗英译,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共167

洛阳老人将手雷当做秤砣 推荐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董楠通讯员高国强文图“我一直把它当做宝贝收藏,没想到会是个手雷啊。”今日,洛龙区居民平老太太说。记者从洛龙派出所获悉,老太收藏了一个老物件“秤砣”,朋友都说像手雷。民警赶到后,发

烟标投资:专题收藏更有“钱途” 推荐

丁建敏先生收藏的烟标丁建敏在首篇文章《投资新宠:烟盒纸上的财富密码》中,笔者给大家解析了烟标受到追捧的文化背景和市场需求,从宏观上指出了投资理财需要关注的五个重要因素,在读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都期待

冲动消费OR抑制冲动?网拍成新世代收藏入门之选 推荐

来源:羊城晚报从“互联网+”,到“艺术+”,网络正在积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横跨艺术品一、二级市场的艺术品网络拍卖平台,在近两年越来越吸引人们关注。大量低中价位艺术品通过网络平台,更广泛地被人们了解,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