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人间四月天》:你真的了解,民国才女林徽因吗?|民国|人间四月天|林徽因
2022-02-08 18:35:58 | 来源:http://www.wosku.com | 投稿:baidu | 编辑:baidu

原标题:二刷《人间四月天》:你真的了解,民国才女林徽因吗?|民国|人间四月天|林徽因

  

  林徽因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女子,叫她“先生”你会觉得古板;叫她“女士”,你又会觉得这两个字太寻常了。

  因为她身上有建筑师的理性、作家的感性,加上诗人的浪漫,更有着大家闺秀的书卷气,很难用简单两个字来定义。

  就连爱了她一辈子的金岳霖,更是在她的追悼会上,送上了著名的挽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然而不知道从何时起,这个才女,却成了“天字第一号的绿茶”,有关于她的桃色故事,即便是在她去世67年后的今天,依然被人所津津乐道。

  无论是“林徽因为什么让徐志摩念念不忘?”还是“林徽因到底爱的是金岳霖还是梁思成?”都足以勾起吃瓜群众的好奇心。

  

  然而,这些犹如玛丽苏般的故事,孰是孰非,真实的林徽因,你又了解几分呢?

  和诗人的恋爱,是末恋

  林徽因的本名,其实是叫林徽音,由于和当时一个男作家重名,便将“音”改成了“因”字。

  林家是一个大家族,她的祖父是光绪十五年进士,父亲虽是一名学者,可以说在当时也算是风云人物,而林徽因的母亲却很普通,既不擅持家,也不善诗词。

  无论是社会地位、文化阶层的差距,似乎注定了林徽因父母的感情会渐行渐远,再加上儿子的夭折,让林徽因的母亲处境更难了。

  于是,林徽因的父亲又娶了一个上海女子,从此,林徽因的父母之间更是没有了温情。

  在小林徽因的世界里,父母成了明显的分割线,一面是让人心情沉闷的母亲,每日无休止的抱怨和憎恨着;一面是父亲的明朗和新奇,让林徽因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也真是如此,林徽因看到了婚姻的一地鸡毛,她从小就明白,这便是婚姻的真实一面。

  1920年,那年伦敦的雨季,阴郁而漫长。

  林徽因身穿白衣,举手投足间,都是徐志摩想象中的样子,也正是这一年,徐志摩闯进了林徽因的生活。

  只是,那时的徐志摩早已是孩子的父亲,尽管那时孩子尚未出生,而林徽因却是个十几岁的少女,还在读中学。

  也是在这一年,张幼仪也来到了英国,只是团聚在一起的两个人,感情并没有因为距离的消失而变得亲密。

  大概是诗人天生的多情吧。

  徐志摩对林徽因越来越不一样,还给她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透露了一点自己的感情,但是令徐志摩没有想到的是,好不容易等来的回信,却是出自林徽因的父亲之手。

  他对徐志摩说:我的女儿还小,不知道应该怎么给你回信,她没有别的意思,你不要误会。

  从寥寥数语的回信中不难看出,林徽因的父亲是真开明,对于一个打自己女儿主意的已婚男人,他并没有直接打上门,还好言相劝,真是十分难得。

  

  也许是父亲的开明,给了林徽因追求爱情的勇气,她和徐志摩的关系慢慢亲密起来,林徽因提出,两个人要在一起,徐志摩得先离婚。

  为了自己心中的完美女神,得到一直追求的爱情,徐志摩不顾当时的妻子怀孕在身,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婚,成了“中国近代离婚第一人”。

  面对徐志摩的离婚请求,张幼仪并不同意,她企图搬出父母,来拖延徐志摩离婚的想法,却遭到了徐志摩的拒绝。

  毕竟,被真爱蒙了心的徐志摩,哪里听得进去?他一刻都等不了,因为林徽因要回国了。

  

  当徐志摩如愿拿到离婚签字时,林徽因却选择回国听从父亲的安排。

  之所以这样选择,林徽因的回答可以说是人间清醒。

  “徐志摩当初爱的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并不是真实的我。”

  她明白如果两人结婚,徐志摩会打碎对她的滤镜,看到她的缺点,所以,她选择退出了这场晦暗不明的情感漩涡。

  不是所有的萝莉,都爱大叔,在对待感情上,年少的林徽因,无疑比徐志摩更为理智和成熟,也许她早已看透了这位才子身上风流成性的特质吧。

  离婚后的徐志摩,一度与陆小曼和凌淑华两位才女同时交往,留下一段又一段风流韵事。

  坊间,就此放过林徽因与徐志摩了吗?

  其实并没有。

  相反,在1931年,因徐志摩的遇难时,达到了巅峰,

  当时,徐志摩从上海飞到北京,准备出席一场建筑艺术的演讲,而主讲人是林徽因。

  在山东飞机失事,据说当时在当地考察的梁思成,闻讯赶赴现场,捡了一片飞机残骸交给林徽因,而这块残骸,林徽因珍藏了一辈子。

  然而对于这一说法,至今没有任何实物考证。

  事实上,在徐志摩空难现场,最先出现的不是梁思成,而是沈从文,也许是当年沈从文“北漂”落难时,徐志摩给予他诸多帮助,出于知恩图报,来替徐志摩善后吧。

  八卦终究是八卦,林徽因的家人,对绯闻更是恨得牙痒痒。

  有一次,矮大紧想拍《林徽因传》,这话传到了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的耳朵里,她非常坚决地说:只要有徐志摩出现,就不许拍,我妈跟徐志摩没有任何关系。

  

  话音刚落,他傻眼了,讲林徽因的故事,没了徐志摩,那还拍啥?于是,事情就此搁浅。

  对于大众而言,喜欢的不一定是真相,更多的是符合心理预期的绯闻故事罢了,而真正的林徽因,反而被遗忘,被误解。

  如果要拍林徽因传,就像研究林徽因的学者陈学勇说的那样:

  得去掉大众和媒体制造出来的绯闻,还林徽因一个公道。

  

  和哲学家的情感,是禁忌

  有人喜欢看童话,自然有制造童话的人。

  林徽因与梁思成交往时,陷入了两难,她对梁思成坦白: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但不知道该怎么办?

  话音刚落,梁思成痛苦极了,但终究理性占了上风,冷静之后他对林徽因说:“你有你选择的权利,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也许被他的真情所感动,林徽因决定和梁思成在一起,她说:

  “你给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一生来偿还!”

  而后,林徽因将前因后果告诉金岳霖,金岳霖决定放手,来成全他们。真正爱一个人,只要看着她幸福,就足矣。

  这个故事,更是被梁思成的第二个妻子林洙所证实,但林徽因是不是真的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毕业清华、又留学英美诸国的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一直都恋着林徽因,终身未娶。

  

  说起来,金岳霖认识林徽因,还是”绕不开”徐志摩。

  当时,徐志摩想要去看林徽因,为了避嫌,便拉上了金岳霖,而这一见,便“误了终身”。

  后来,在林徽因和梁思成家里的每次沙龙聚会中,金岳霖更是常客,这一来二去,无论是文化背景,还是志趣相投,金岳霖成了林徽因生命中的男闺蜜。

  从昆明到北京,一直都和他们做邻居。

  有时候金岳霖一天的两顿饭,都是在梁家解决的。金岳霖对林徽因的儿子也很好,一直被称为是金爸。

  后期,林徽因体弱多病,尽管金岳霖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但他一直都恪守礼节,保持该有的距离。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无疑是理性而又冷静的。他甚至因为林徽因和梁思成吵架,也会找金岳霖当和事佬。

  直到后来,林徽因去世后,金岳霖也一直怀念着她。

  有一次,在北京饭店,突然邀请大家请客吃饭,来的宾客们都很纳闷为何无缘无故,金岳霖要选在这天请客,原来,那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他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林徽因。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默默守护着你,不求你回头看他一眼,只求你过得幸福,这样一份真挚的感情,又怎能不让人惋惜?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这是金岳霖送给梁思成、林徽因的赞誉,但世人却说:

  女子当如林徽因,情人当若金岳霖。

  在许多有关于林徽因传记中,金岳霖经常以痴心汉形象出现,毕竟他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不是所有男人都做得到的。

  但事实上,金岳霖尽管终身未娶,却也谈过几次轰轰烈烈的爱情。

  比如,早在美国举办的茶会上,他的身边就有同居女友丽琳·泰勒,后来还与浦熙修上演了一场举国皆知的爱情。

  谁说他是林徽因的备胎,他分明是对爱情很有追求的才子,只是都未能修成正果罢了。

  和对的人在一起,成就更好的自己

  俗话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但对梁思成而言,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还是老婆的好。

  梁思成对林徽因,除了爱情,更多的是崇拜。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缘起,是因为两家的世交之好,他们两个人的父亲都在北京当官,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了。

  那时,林徽因认清了和徐志摩之间的差距,回国接受了父亲对自己婚事的安排,梁思成和林徽因便成了名正言顺的一对。

  梁思成显然是爱林徽因的。

  像林徽因这样的女子,既有东方的韵味,又有西方的眼界,具有诗人的浪漫,又有学者的理性,谁走在她的身边,又会不爱她呢?

  

  在结婚前,梁思成一直很困惑,他有句话非问不可:

  “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的回答,堪比高情商的教科书,让梁思成解开了内心的心结:

  “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这让梁思成既感觉到了自信,又感受到了紧迫感。

  此后的27年,他俩携手共度余生。

  婚后,梁思成对林徽因很是呵护,因为两个人曾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婚后的他们,便致力于自己热爱的建筑事业。

  

  他们受聘于东北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为中国培养出了不少的建筑人才。并且,他们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亲自去考察测绘古建筑。

  最苦的日子,当属在四川李庄,那时她因为肺结核卧病在床,衣服里到处都是虱子,全身上下起了大大小小的红包。

  但即便是这样,当被问及“日本人打过来了怎么办”时,她的回答始终是“中国读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吧,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颠沛流离,战乱,林徽因从来都是那个最看得开的人。

  

  只是后来,林徽因染上了肺病,前进的脚步不得不停止,但是林徽因在病榻上,依然在深夜还为写《中国建筑史》做准备。

  她只是希望,在自己生命逝去前,还能为中国的建筑学多做点贡献。

  1949年,被任命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参与了北京城市改建规划,林徽因作为梁思成的灵魂伴侣,对城市规划提出了自己建议。

  她想把护城河的林带当作屏障,将城墙顶部约十米宽的空间能改造成公园,而门楼与角楼也可以变成博物馆和茶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一构想尚未完善,北京已经开始拆除外城墙,得知此事后,林徽因觉得很惋惜,她悲痛地喊道:

  “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那只能是假古董了。”

  

  1955年4月1日,晨光微熹,这个风采斐然的女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人间,如来时那样的优雅,迷人。

  那年,她才51岁。

  仿佛从那时起,真正的林徽因被遗忘,但是她的故事,并没有就此消失,尤其是她的爱情故事。那因性情错失的诗人徐志摩,那因时间错过的金岳霖,还有那温柔了整个岁月的梁思成。

  而林徽因,真正成了她名下的“人间四月天”: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tags:二刷《人间四月天》:你真的了解   民国才女林徽因吗?|民国|人间四月天|林徽因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