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论太极体态和太极心态
2015-12-29 12:44:00 | 来源:三九养生堂 | 投稿:吕振霞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太极拳教程 论太极体态和太极心态

  有的人练习太极拳多年,却不知太极体态和太极心态,小编今天与您分享一下。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修炼太极拳还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太极拳的特点有哪些,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太极拳教程吧!

  太极体态和太极心态

  站桩是太极拳的基本功,许多人觉得站桩太无聊,且觉得很累,其实这都是错误的想法,站桩是活桩。

  关于站桩不伤膝的问题,要微微前倾,膝前不过足尖,后不过足跟。盘架时不要主动转腰,而是转胯,两个腹骨沟,腰是随转,腰要松空,不要用力。转腰的说法实是误传。

  太极拳唯一的副作用是若不合理练,会伤膝。太极拳技术的核心是慢,一慢就必须静,必须正,必须把注意力回到身体上来,必须松,否则很累,不得平衡,如同慢骑单车。

  掌握太极拳的要领,练习太极拳不仅不会伤膝盖,还会促进钙吸收,增加骨质密度。

  太极拳的要领是

太极拳的要领是

  一条线,两面松,三盘合一,四点一面。太极拳是用重力打别人手上的力,身松如失重,似慢也快,悬崖上石头掉下来多快,势能变动能。

  如遇来力松化入地,谁能打动地?其实修炼太极只要一向上虚领,二向下坐屁股,三能转胯变虚实,就有了太极体态,行政坐卧,则法无定法。关键是要身心俱炼,有太极心态,就必须要有感悟太极文化的功底,信仰客观辨证的太极文化。

  太极拳之所以一代不如一代,是因为修炼者重武术而轻文化,重竞技而轻养生,现代科学知识不足,太极拳用身知体悟经验传承的方法。

  现代市面上有多种太极拳版本,许多都是不科学,道听途说来的,这都是因为中国文化发展太过保守造成的。

  太极文化如果与运动学、医学、心理学等结合,才能指导养生实践,与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相结合,才能指导社会实践。

  这就是太极拳科学化和理论创新的价值,也是郑师的三十七式太极拳和陈微明致柔拳社、精武体育会长期有生命力的原因,不掉入封建传统的门派之争和尊师保守的陷阱。

  修炼太极,绝对不是靠错练傻练白练,而是融入生活事业的点点滴滴,改善身体改善性格改善思维。

  太极拳的练习特点

  练拳

  变著转接是关键。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上下左右相间,左右相行。阴阳虚实。顶劲虚实,拳到身到,静入水动如海啸。

  练意

  练习太极拳前首先要了解意,意在太极拳中占有主导地位,想要做到用意控制肢体,就要做到周身安静。

  有为以始,无为以成。练拳要练意。形体、动作、精神宁静、乐观,则百脉通畅,机体自然健旺。太极拳调气机,以养周身。太极拳以呼吸协同动作,气沉丹田,以激发内气营运于身。

  练松

  随息放松是锻炼逆腹式呼吸、拳势呼吸的过渡功法。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基。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太极推手 练习太极拳中太极推手的三步劲


  推手是太极拳的提升阶段,是每个习武者的梦想。练习太极推手需掌握

养生太极拳 太极拳与中医学的养生之道


  虽说太极拳是门武术,但是太极拳具有养生的意义。近几年,科研人员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术十要及其精神要领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门派中较大的门派,其风格独特,吸引着众多拳者

孙式太极拳 什么是真正的孙式太极拳


  随着现代人对养生要求的提高,太极拳也渐渐远离武术。许多人把太极

太极拳实战 解密太极拳修炼中的七大误区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也是现代人养生的首选运动。太极拳的

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能赶走癌细胞

  癌症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医学上对其也没有什么对策。太极拳的好处能防治癌症,破坏癌细胞滋生环境

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可增加骨质密度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是现代人们养生首选。太极拳的好处能强身健体,通过练习太极拳

太极拳预告片 老年人练习太极拳五大注意事项

  老年人的健康是我们做子女最关心的,有科研证实,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教学有很多好处。小编今天带您

太极拳预告片 论太极拳对现代人抗衰老的影响

  太极拳的特点心静体松,练习太极拳能缓解人们精神压力,长期坚持练习可达到抗衰老的效果。跟着太

20151227万家灯火:练太极的好处

  我们都知道练太极的好处有很多,太极拳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经常练习太极拳对我们有着非常好的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