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李敏怀孕后,担心养不起不敢生,毛主席安慰:爸爸可以帮你
2022-02-07 15:08:17 | 来源:http://www.wosku.com | 投稿:baidu | 编辑:baidu

原标题:72年李敏怀孕后,担心养不起不敢生,毛主席安慰:爸爸可以帮你

  前言

  1972年初,毛新宇已经快2岁了,毛主席对这个孙子非常喜欢,平日无事的时候就想把孙子招呼在自己的面前,但毛新宇非常淘气,来到丰泽园又待不住。

  祖孙俩平日见面很少,面前的爷爷和照片略有差别,毛主席因为身体不太好,嗓音沙哑又吐字不清,说的湘南方言和普通话不是一个味道,毛新宇和爷爷亲近不起来。

  

  图 | 毛主席

  看到这样的现状,邵华总是批评毛新宇,但毛主席明白其中的道理,便告诉邵华说不要勉强。

  年纪大的人没有能力享受儿孙满堂的欢乐了,见了毛新宇不久,李敏来到中南海,多年不见女儿,毛主席十分想念,得知李敏又怀孕了,毛主席说什么都建议李敏生下来。

  第一次当外公,毛主席显得格外高兴

  李敏叫毛岸青哥哥,李敏结婚的时候毛主席对毛岸青的婚姻也十分发愁。1958年,正在读高中的李敏向父亲毛泽东公开了自己已谈恋爱的秘密,毛主席得知后十分高兴。

  那天,毛主席特地把女儿叫到自己的身边说:“爸爸听说你有了男朋友,但是只知道他姓什么,都不知道他家里什么情况,你给我说说。”但是李敏却一问三不知,对自己男朋友家里的情况一点不清楚。

  毛主席说:“你连人家家里的情况都不知道,怎么和人家谈恋爱啊。”一句话,让李敏顿时觉得有点委屈,甚至到了要和父亲吵架的地步。

  毛主席曾说过,两个女儿的婚姻他不会过多干涉,哪怕是嫁给一个老师,嫁给一个农民都行,只要真心相爱。

  

  图 | 李敏和爸爸

  在毛主席心里,他自己是一国领袖,位高权重,知道李敏李讷是毛主席的女儿,估计很多人也会望而却步,可以成为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女婿,看似美好却又亚历山大。

  看到女儿委屈的样子,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我的娇娇,爸爸不是非要要求你,我是你爸爸,还是应该清楚点比较好嘛!”

  李敏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也知道父亲的难处,便乖乖照做。见到孔令华后,便把家里的情况问了个遍,第二天,便又和父亲做了汇报。

  李敏说:“我问了,小孔说父亲是孔从洲,妈妈是钱俭。”毛主席一听这个名字就想起来了,很早就听陈赓说过,孔从洲在西安事变中有伟大的功劳,还是开国中将。

  随即,毛主席笑着说:“原来是孔从洲啊,我熟悉,我熟悉。”看着父亲春风满面的样子,李敏侧着头问:“爸爸,这么说,你同意了?”毛主席笑着说:“你这样,你把小孔带到这里,让爸爸看看。”

  不久,李敏把孔令华带到了中南海,这是孔令华第一次来中南海,一个高个子小伙子显得十分紧张,听说女儿带男朋友来了,毛主席放下手头的工作,专门回菊香书屋接见。

  

  图 | 李敏夫妇

  孔令华和李敏年纪不差上下,在和孔令华的交谈中,毛主席得知现在孔令华知识丰富,也非常喜欢看书,两个人聊起来生物化学,古代历史,还颇有一番风趣,看到孔令华满头冒汗,毛主席说:“小孔,回去代我向你父亲问好。”

  一句话,同意了两个人的婚事。

  1959年庐山会议后,毛主席去安徽和山东等地做了短暂停留,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8月底,李敏和孔令华迫不及待和父亲商量婚事。

  7月中旬,毛主席和贺子珍在庐山见一面,贺子珍先前曾建议李敏把婚期推后一年,如今一年的时光眨眼而过,毛主席问贺子珍:“女儿的男朋友你见过了吗,你点个头,两个娃娃的婚事就定了。”贺子珍说:“我见过了,小孔人不错,就是有点胃病,你同意,我也同意。”

  回到北京后,毛主席和李敏确定了婚礼,打算在两天后举办,也就是8月27日。听说孔令华的父亲孔从洲正好在北京开会,这样一来就更好了。据李敏回忆,婚礼特别简单,新婚买的家具都是租来的。

  衣服架子的租金每个月1分钱,一个双人床的租金每个月2毛钱。房内摆放的家具都是工作人员租来的,收拾好家具才发现床上还是破被子,又借来新床单把破被子裹起来。

  贺子珍没能来参加女儿的婚礼,毛主席请来了邓颖超和蔡畅等人,李敏亲切地称呼她们邓妈妈,蔡妈妈。当年贺子珍离开延安后,就一直是邓颖超帮忙照顾李敏,他们来参加李敏的婚礼,也是情理之中。

  

  图 | 李敏婚礼

  婚礼由毛主席亲自主持,婚宴开始前,摄影师特地给大家照了一张合影,照片上的毛主席66岁,看起来精神饱满,神采不减当年。

  李敏和小孔结婚后,生活得非常幸福,他们就住在丰泽园的前院,毛主席闲暇之余就来看看李敏。毛主席日理万机,自从女儿结婚,可以和女儿像往常一样坐下来唠唠家常的时间越来越少,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李敏生娃的好消息。

  从李敏刚回到北京的时候,顶多13岁,如今她已经结婚生子,这时间真是经不得细算。得知李敏生了孩子的消息时,毛主席正在外地考察,第一次做外公的他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没过几天便匆匆赶回菊香书屋。

  因为缺少记录的设备,没人知道毛主席第一次见到外孙是什么心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必然是笑得合不拢嘴。李敏的妹妹李讷在床上逗着襁褓里的婴儿,毛主席抱起来孩子,用手逗弄着孩子,一老一少其乐融融。

  

  图 | 毛主席

  “起名字了没有?”毛主席高兴地问。李敏说:“没有呢,令华给沈阳通过电话了,他爷爷让外公给起呢。”毛主席谦虚地说:“你是孔家的媳妇,我怎么能起名字呢。”嘴上开着玩笑,脑中已经浮现出了很多的词汇。

  最后毛主席给孩子起名字:继宁。宁是取自列宁的名字,意思就是要继承列宁的遗志,李敏听到父亲起的这个名字,心里十分高兴,她和孔令华都认为很好。

  李敏生了孩子后,依然生活在丰泽园,自从她有了自己的工作,便越来越觉得生活在这里很不自在,一方面是成家立业了一直生活在父亲身边,多多少少让人说闲话,最后李敏和丈夫决定,搬离中南海。

  1963年,李敏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抱着儿子继宁,离开住了14年的中南海,离开了自己最爱的父亲,她搬到了兵马司胡同的一所普通民居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生活。

  毛主席得知李敏搬走了,心里也十分不舍,特地嘱咐李敏:出去了要好好生活。

  

  图 | 毛主席和毛岸青

  女儿不在身边了,毛主席对毛岸青的嘱咐也就多了起来,李敏结婚后一年,毛岸青和刘思齐的妹妹邵华在大连举行了婚礼,一年过后,邵华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毛泽东不知道当年自己出生的时候,他的爷爷是怎么期盼,但他对邵华怀孕的期盼却苦苦地体验了。

  一直到1969年,毛主席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毛主席第一次当爷爷,十分高兴

  1969年,距离新中国成立已然过去了20年,这也是毛岸青和邵华结婚的第9个年头,毛岸青46岁了,得知妻子怀孕的喜讯,毛岸青也迫不及待地告诉了父亲毛泽东。

  工作人员问毛主席,邵华现在怀孕了,有什么对毛岸青的嘱咐没有。毛主席摆摆手说:“你就告诉岸青,把邵华照顾好就行了。”

  随后,工作人员又问,那邵华住在哪个医院合适。毛主席生气地说:“为什么非要住医院呢?”他戎马一生,见过了多少的生离死别,对儿媳的身体十分担心,他说:“哪有怀孕就非要住院的道理,就和普通孕妇一样对待就行了。”

  工作人员离开后,毛主席沉沉地叹了一口气,虽然邵华作为自己的儿媳,但他不希望搞特殊,即便如此,他心里还是有点担心,战争年代生育条件不好,就拿贺子珍来说,几个孩子的夭折对父母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打击。

  想到现在的医疗条件,毛主席也不再多担心了。又一年后,喜讯传来,邵华生了个大胖儿子,毛岸青特地让爷爷给起名字。

  

  对这个孩子的到来,毛主席是盼星星盼月亮,如今毛主席已经77岁高龄,他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但起个名字还是顺风顺水。毛主席说:“那就叫新宇吧。”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希望孩子能开辟一片新天地。

  爷爷赋予了这个名字新的含义:如昆仑山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环宇的理想实现后建立新的世界!

  毛新宇从小就胖乎乎的,毛主席对这个孙子十分喜欢,总是安排毛岸青,让把孩子带到丰泽园,毛新宇年纪小又调皮,刚会走路就坐不住,一到丰泽园就满地跑,毛主席抓也抓不住。

  尽管如此,毛主席还是享受了一段天伦之乐,近80岁高龄的他在孩子们面前像是个智者,毛主席和孩子们玩时有自己的独特技巧,他喜欢和孩子们开玩笑,等到孩子哇哇大哭,他反而高兴起来了,越是这样,孩子们还越喜欢毛主席。

  

  图 | 李敏和父亲

  孔继宁比毛新宇大8岁,李敏带着儿子回到中南海的时候,孔继宁就和这个小弟弟一起玩,孔继宁比较胆大,有时候遇到别人家的凶狗,孔继宁就会捡起来石头,保护毛新宇,李敏对此记忆犹新。

  关心大女儿的生活状况

  但这样的时间终归是奢侈的,那段时间李敏一直生活在上海,最近一次回到中南海是1972年初,李敏的肚子鼓鼓的,毛主席便关心地问了起来。

  李敏说,继宁10岁了,已经上小学3年级了,也该再要一个了,就是担心养不起。毛主席听女儿说过,做个几次人流,现在不敢再做了。毛主席静静地说:“娃娃,该生一个了,养不起爸爸帮你,从稿费里给你拿些钱。”

  李敏说:“不用了爸爸,只要能和令华在一起生活,生活费就可以多一些,再养一个孩子没问题。”毛主席点点头:“令华还在38军?”李敏说:“在保定,任38军338团副政委。”

  听到女儿的话,毛主席十分欣慰,李敏临走的时候,毛主席又特地嘱咐,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然后说:“有困难了就和爸爸讲。”

  

  1972年1月16日,陈毅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作为陈毅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毛主席不惜抱病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在追悼会上神情十分悲伤,不久便感冒了。

  毛主席的病情不是一天两天了,周恩来特地嘱咐医生,给毛主席做一次全面检查,至少做个心电图,但毛主席不同意,医生又让毛主席吃点人参,但毛主席又不相信那些花花草草。

  无奈之下,医生只能建议毛主席口服抗生素。那些日子,毛主席的睡眠质量严重下滑,常年吃安眠药的他,现在服用安眠药基本没有作用,只能靠读书来产生困意,但毛主席读书十分专注,没有任何作用。

  就在工作人员都没有任何办法的时候,上海徐汇区的湖南路传来了好消息,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生了二胎,孩子很健康。一张照片寄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病情不稳定的毛主席看到这张照片,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图 | 李敏抱着孔东梅

  照片上,李敏坐在床上抱着孩子,这个女娃娃在襁褓里不哭不闹,可爱极了。工作人员说:李敏的意思是想让您给孩子起个名字。

  毛主席沉思了很久,看到桌子上的杯子上印着一个梅花图案,突然有了思绪。毛主席向来是喜欢梅花的,一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出现在脑海,梅花向来是凌寒独自开,精神远大。

  他高兴地点燃了一支烟,给孩子取名字叫:孔东梅。梅是来自于“梅花”,东是来自毛主席的名字“毛泽东”其一。多年以后,孔东梅这样讲述自己的名字,她说:

  妈妈曾拿着我的照片给他看,让他给我起名字。她给我起名“孔东梅”,“梅”是他最喜欢的梅花,“东”是他的名字里面的字,怎么样,够大方吧?

  但遗憾的是,因为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他一直没有见过自己的外孙女。他也一直没有亲眼见过照片上那个乖巧可人,和他一样下巴长了一颗痣的外孙女。

  

  1976年,毛主席临终前,李敏曾去看望过父亲一次,当时毛主席已经生命垂危,尽管身体不能活动,但神智还很清醒。

  毛主席看到李敏来了,主动伸出手拉住李敏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娇娇你来.......看我了...娇娇,你怎么....不常来看我呀?”

  李敏看到父亲的样子,心里仿佛在滴血,她不敢告诉父亲是自己的通行证被没收了,而是静静地听着父亲的诉说,毛主席艰难地用手指比划了一个圆圈的形状,一直到毛主席去世,也没有理解其含义。这成为了毛家一个永远的谜。

  

  图 | 孔东梅

  孩子们很想念毛主席

  比起来孔继宁和毛新宇,孔东梅是最有感触的,因为她从没有亲眼见过自己的外公,毛主席逝世后,孔东梅一直秉承着毛家的家风刻苦地学习,并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她的童年更多的时间是在外婆的身边成长的,她对外公的了解也大多是从外婆的口中得知的,贺子珍告诉孔东梅:要时时刻刻注意,不能随便提起你自己的身份,不要跟别人讲,不要主动去说。不要管你自己是怎样的一个背景,别人怎么生活你也一样。

  毛主席是逝世30多年后,孔东梅正在忙碌地子北京、广州、西安等地签售自己的新书,《改变世界的日子》,但这个过程中,孔东梅不止一次泪流。她说,在广州的时候,有一些经历过毛主席时代的人,居然提前排队4个小时,就为了见她一面。

  

  情绪激动的老人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从上到下打量着她,特别是她下巴上那一颗痣。有的老人说:“看见你就想起了你的外公毛主席。”一句话让孔东梅哽咽不止,孔东梅知道,虽然外公已经去世了,但是在这些长辈的心中,毛主席永远活在他们的心里。

  孔冬梅说:我知道很多人还在怀念外公,这对我们家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我会以一个现代女性的角度继续讲述关于外公外婆的故事。

  而孔继宁和毛新宇更是如此,孩子们长大后都在刻苦学习,孔继宁说,外公的故事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毛新宇说:“实践之路漫漫,来自实践用之实践的毛泽东思想,永远是党的旗帜,国家的精神,民族的信仰,学习和研究爷爷,将是我一生的追求。”

tags:72年李敏怀孕后   担心养不起不敢生   毛主席安慰:爸爸可以帮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