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黄石样本》是怎么炼成的吗?
2016-04-15 08:30:04 | 来源:法律法规网 | 投稿:资慧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你知道《黄石样本》是怎么炼成的吗?

你知道《黄石样本》是怎么炼成的吗?

东楚晚报记者 曾丽妮 阮瑞琪 丁欢 程婷

当下的时节,气温舒适,阳光澄净,一样望去城里满是绿树,还有绽放的花朵、秀美的湖水。

黄石人在忙什么?踏青,寻花,一打开微信朋友圈,满眼都是晒美图的,末了还要矫情一句:“我大黄石真美!”

黄石人的这点“幸福小秘密”,殊不知近日登上了国内各大媒体和网站的显著位置。4月12日,新华社刊发重点通稿《从“光灰城市”到“半城山色半城湖”——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黄石样本”》,让黄石人心中更平添了几分骄傲与自豪。

春风十里,不如你。

你知道《黄石样本》是怎么炼成的吗?

“黄石样本”上头条

“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宜人风光,给黄石增添着浓厚的秀美之色。记者近期在鄂东工业重镇黄石市采访时感受到,这里不仅彻底甩掉戴了半个世纪的‘光灰城市’帽子,更是把‘生态’鲜明写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名片上。这座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已是半城山色半城湖。”

12日,新华社刊发重点通稿《从“光灰城市”到“半城山色半城湖”——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黄石样本”》(以下简称“黄石样本”)如是写道。很快,这篇推荐我市绿色转型的“黄石样本”,被新华每日电讯、湖北日报、经济参考报、邢台日报等国内各大媒体刊载,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网易网、腾讯网、光明网、中青网、中国网、大众网、荆楚网、长江网等网站也进行了刊载。

“黄石样本”不仅上了头条,还刷屏了。

无独有偶。就在半个多月前,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再次接到来自央视的邀请函,央视戏曲和音乐频道邀请其参与《音乐人生“五·一”特别节目》的录制,并于“五·一”期间播出。乐团董事长、团长、艺术总监陆卫先在接到邀请的那一刻,乐呵呵地说,“乐团摊上大事了”,并在他的朋友圈里,发了这么一段话:“央视音乐频道编导姬导寄语一一See U 黄石……你那么美大家可都不知道呢……虽然在几十年前倾尽全力已贡献出几乎全部矿藏,但当年为建设新中国留下的人们,他们的子女还在这里继续生活着,如今这里还出了中国第一个全民营双管编制交响乐团,虽然一路举步维艰,但黄石人的冲劲儿一直在。”

你知道《黄石样本》是怎么炼成的吗?

“治气、治水、治土”的黄石

凭着一股冲劲儿,黄石人甩掉了头上戴了半个多世纪的“光灰”帽子。最近这些年,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中心城区少了几样东西,是哪些?

“鞭炮、养猪场、黄标车、燃煤锅炉和三家煤矿。”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污染综合防治方面,市环保局突出“治气、治水、治土”三大重点,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为此黄石出台了《黄石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2014-2017年)》和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工业污染防治、汽车尾气治理、扬尘整治、秸秆禁烧等内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先后实施了大冶铁矿球团竖炉烟气脱硫等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467个,淘汰黄标车7445辆,洒水覆盖全市167条主次干道,保洁总面积747万平米,全市在建72个工地实施扬尘管控,中心城区露天矿山全部停产。

治水方面,市政府出台了《黄石沈家营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专项整治方案》,对保护区内的违法码头和建设项目实施关停拆除,对证照齐全的码头限期搬迁,严把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关。

此外,在治土方面,黄石编制了《黄石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争取中央重金属治理资金约1.5亿元,纳入国家规划的17个治理项目基本完成,全市关闭重金属排放企业53家。我市由此被列为全国六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之一。

5年内关停367家“五小”企业

作为老工业城市,黄石在生态上有过很多“欠账”,将污染企业减少,是为了多还一些给生态,今天的“少”恰恰是为了明天的“多”。

过去五年,我市一方面大力开展“五小”企业整治,累计关停“五小”企业367家,整治近500家污染企业,直接影响工业总产值200多亿元;另一方面加快燃煤锅炉淘汰,截至2014年底,全市淘汰锅炉85台,共计368.97蒸汽吨。2015年我市继续拆除锅炉42台,共计60.97蒸汽吨,同时印发《黄石市2015年度燃煤小锅炉淘汰实施方案》,提出了城区内禁止新建燃煤锅炉的新要求。按照省、市完成节能降耗目标,2015年我市中心城区三家煤矿全部关闭。

绿色决定生死。2013年9月22日,黄石成立了全省首支环境保护警察支队——黄石市环境保护警察支队。该支队协同环保部门与环境违法犯罪展开了坚决斗争。迅速查破了一批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推动解决了一批久整不治的环境难点问题,扭转了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良状况。黄石市公安局环境保护警察支队相继协助开展磁湖周边养猪场整治、关停“五小”企业、重点污染源整治、环保零点行动等专项行动20余次。先后侦破环境领域犯罪案件24起,刑事拘留60人;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起,治安拘留14人。

城市“绿肺”的恢复之路

磁湖,黄石的掌上明珠,曾经沦为劣五类水质。

啥时候能到磁湖里畅游一把,成为市民心中的热盼。恢复磁湖水质,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首先需要磁湖水不再被污染,污水处理厂犹如城市的“净水器”,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磁湖、花湖、青山湖、团城山、黄金山、汪仁等6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达到26.5万吨。截至去年末,黄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5。

“由于城区普遍存在雨污合流现象,导致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较设计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市政公用局副局长黄国平表示,将继续加大城区雨污分流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在改善城市水环境上实现新突破。下一步,城区将新建污水管网22公里、污水提升泵站3座,到2017年,实现环磁湖13处合流制排污口全面截流的目标,确保磁湖水质环境不断好转。到2017年,铁山新下陆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的竣工,将结束污水直排大冶湖的历史。

“近几年,黄石在绿色转型、生态建设中力度很大,仅亚行黄石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就达到14.67亿元。”市建委亚行办主任阮洪权告诉记者,亚行项目2013年开始建设,计划2017年底完工,主要包括污水的收集与处理工程、内湖(“三湖”)生态修复和江湖连通工程、污泥处理和处置工程以及固废管理工程,全都是关于水污染综合治理、改善环境和景观提档升级的,通过这些项目,让市民有一个更加宜居、绿色的生活环境。如今,一直备受市民关注的“三湖”修复整治仍在继续。阮洪权表示,不久的将来,或将在“三湖”内部构建流畅的内部水流循环系统基础上,引水于长江,使得“三湖”和长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到以江水换湖水、以湖水换湖水的目的,使黄石内湖泊的“死水”变“活水”。

精细管理让城市更宜居

黄石把“光灰城市”帽子甩得越来越远,但仅仅这些还不够。如今的“半城山色半城湖”,还需要精细的城市管理,让黄石更宜居。

“路面见本色、花坛见鲜色、上空现蓝色、市容现美色,这是我们要实现的管理目标。”市城管局局长黄学杰介绍,他们延伸保洁内涵,实现城市主次干道扫干净向洗干净的转变;强化保洁措施,实现城市主次干道看不见白色垃圾向看不见灰尘的转变。针对主次干道两旁停放车辆较多的现状,城管与交警部门联动,实行公告式洗路法,按照“定人、定时、定标、定车、定责”的工作制度,实行城市主次干道一日一清洗;同时健全垃圾清运和日常保洁责任制,加大环卫专项检查考评力度,实现环卫规范作业达标率80%以上,确保主干道3公里、人行道200米内无一处暴露垃圾。

“为从根本上根治‘牛皮癣’这一城市顽症,我们通过试验发现了专治‘牛皮癣’的涂料。”黄学杰介绍,目前已将黄石大道、磁湖路、迎宾路、湖边路作为试点,对沿线的楼面、变电箱、集线箱、路灯杆等公共设施涂刷防“牛皮癣”新型涂料,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正在全市推广中。

同时,利用亚行贷款,新增了一批大型环卫车辆和环卫设施,全市环卫设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考核时,结合实际推行“以纸试灰”标准,对不达标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全市环卫作业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实现清扫保洁机械化的实时监控。

见证“光灰城市”到山水绿城

去年底,一部《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城市形象宣传片,让黄石美了一把,这次,新华社的“黄石样本”对黄石的高度总结,让市民的心中再次涌起对城市的浓浓爱意。

看了《黄石样本》,家住八卦嘴的梁述慧,忍不住跟记者聊起了黄石的“前世今生”。

“我三岁来黄石,见证了黄石的发展变化。”73岁的梁述慧回忆,黄石早年流行一句话,叫“光灰的城市,馍饭的食堂,干净的菜场”。她解释,前者说黄石发达、工厂多,空气中和路面上的灰多,后两句反映当时物质匮乏,吃的是馍和饭,菜场里的菜很快就卖完了。“‘光灰’的日子里,桌子每天擦很多遍,可还是灰多得能在桌面上写大字。”梁述慧笑道,可现在桌子擦一遍,一整天都干干净净的。她说,以前小区里几乎没有绿化,大道上树也很少,如今工厂少了,灰也少了,公园、道路、小区里的树多了起来。

“几年前,有湖南的朋友过来,说感觉磁湖比西湖还美!”家住中窑的72岁老人巫嘉德说,这些年黄石关停了不少污染企业,栽了很多树,绿化面积越来越大,现在灰尘少了,空气新鲜了,生活环境改善了很多。

“我九岁来黄石,印象最深的是黄石大道。”巫嘉德回忆,那时黄石大道还没硬化,车子跑过尘土飞扬,而空气里则飘着来自工厂的烟灰、粉尘。“擦得锃光瓦亮的皮鞋,出门再回来就蒙上一层灰。”巫嘉德说,20年前去深圳,出门回到家鞋子干干净净的,老伴当时感叹,要是黄石也这么干净就好了。如今,黄石山青水秀,出门回来鞋子也干干净净的,“希望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常驻黄石”。

工业绿色转型造就生态黄石

从“光灰城市”到“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山水绿城,湖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聂亚珍对此指出,这与近些年来,黄石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道路是分不开的。

聂亚珍说,黄石的转型发展,付出了“五小”企业关停的代价,“虽然经历着阵痛,但黄石第三产业在艰难中实现大发展,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化,城市环境越来越美,城市越来越宜居。” “黄石的产业转型,是从转变思想作风开始的。”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风林说,思想作风转型了,产业转型就落实到了行动中,而非停留在口头上。“近几年,在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的战略指导下,黄石铁腕关停了大量‘五小’企业,从干部、企业到群众,都有意识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与改善中来。”吴风林说,黄石模式、黄石样板,就是推行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这些年黄石举办樱花节、槐花节等,倡导生态旅游,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而且提升了城市品位,推动了黄石经济发展,值得称赞。”

tags:黄石   样本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寿光建设集团:精致施工“筑”起绿色建筑样本

中国山东网潍坊频道4月14日讯(记者 韩蓓蓓) 2015年11月17日,寿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凭借寿光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斩获建筑界的“奥斯卡”鲁班奖金像,这是鲁班奖设立以来潍坊首例工程入围获奖。2016年4月13日,潍坊市

“黄石公安”微信测试版15日上线

东楚网讯(记者 王蓓蓓 通讯员 柳长文)4月15日,黄石公安微信测试版正式上线,这是黄石市公安局打造“智慧警务”,积极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思维改革传统服务模式,秉承“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路”的理念,正

启东惠萍镇着力打造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样本

4月8日上午,惠萍镇果园村党员标兵户熬信昌来到果农钱能芳家,一番寒暄之后,老熬切入正题:“听新闻说,专家们都预测今年桃子、水梨市场行情不错。我们果园村桃树、水梨树种植占大头,所以大家要精心培管,争取今年

黄石三供电员工救落水爹爹

东楚晚报记者 梅子 通讯员 李仕雄 李秀情“救命啊,救命啊。”12日上午,西塞山区河口镇二港小学附近水塘传来一阵呼救声。正在附近忙活的国网黄石供电公司客服城郊分中心员工丁学龙、肖道军、刘海洲听到呼救声后,飞

“想管却不好管”的壁垒怎么破崇明新海镇:一个二元社区的治理样本(上)

■本报记者 王海燕地图上的“新海”,位于崇明岛的西北端,所辖范围包括原跃进、新海、红星、长征四个市属国营农场。就在这片土地上,近10万上海知青曾默默挥洒过他们的青春。与上海其他社区的生态结构不同,新海镇的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