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蓝色之路”:来自波斯的瑰丽艺术 推荐
2018-03-22 10:45:43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晶晶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鉴赏|“蓝色之路”:来自波斯的瑰丽艺术 推荐

3月20日至6月24日,一场名为“蓝色之路:来自波斯的瑰丽艺术”的特展在香港两依藏博物馆举行。来自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弗利尔与亚瑟·M·赛克勒美术馆等全球11间艺术机构的94件绘画、陶瓷、纺织、玻璃、手稿等展品,不仅为亚洲观众展示出波斯装饰艺术的美,同时探讨蓝色如何成为前当代西亚艺术的核心元素。

洛斯达姆恩斯特·赫兹菲尔德(ErnstHerzfeld,约1904–1934年)氰版摄影佛利尔与赛克勒美术馆藏

作为带有强烈社会和文化意义的主色调之一,蓝色的色彩潜力被各时代不同地域的工匠所开发。“波斯蓝”最初源自历史上曾经被称为波斯的土地,包括现今的伊朗和中西亚地区。蓝色曾一度被认为等同于波斯的色彩,也是不少人对于波斯建筑装饰、手稿或波斯景观的第一印象。承传着悠久的传统,蓝色在波斯的视觉和物质文化上特别重要。它不仅作为颜料、陶瓷釉料和纺织染料的重要色调,而且也是波斯的象征性颜色。蓝色还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担当过重要的社会文化角色。若“丝绸之路”指的是连接不同大陆的海陆航线,“蓝色之路”的概念则同样地指历来丝绸和各艺术媒介在跨境贸易下带来的文化冲击。

正在香港两依藏博物馆举行的《蓝色之路》展览,跨越不同媒介和时期,以“古代近东地区和伊斯兰传统中的蓝色”“陶瓷中的蓝色”“建筑装饰中的蓝色”“纺织品和地毯中的蓝色”“玻璃及其他便携品中的蓝色”“彩饰手抄本和绘画中的蓝色”共六个主题,不仅呈现了蓝色的优美百态,同时探讨蓝色如何逐渐演变为前当代西亚艺术的核心元素。

长颈胆瓶伊朗十七世纪釉下彩绘©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馆藏,由GeraldReitlinger于1978年赠

波斯蓝的故事起源自青金石(lapislazuli)和靛蓝(indigo)的历史,两者皆为蓝色颜料和纺织染料的主要来源。当今最好的青金石来自现代阿富汗的巴达赫尚地区,靛蓝则在印度和中东各个地区内生产,而伊朗则坐落于这“蓝色之路”的网络之中。因此,这样的环境让伊朗的手工匠长久以来有着得天独厚的机会深入探索蓝色的潜质,远胜于其他任何颜色。

据介绍,这件长颈胆瓶的特点是其梨形且扁平的瓶身和细长的瓶颈。其装饰包括一个跪着的枪手和一只飞行在云层与树叶间的小鸟,其图案在蓝色背景上借由黑色轮廓而生动突现。现已知仍有相似类型但不同细节的长颈胆瓶幸存,与这例相似的长颈胆瓶现藏于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瓷砖伊朗十七世纪釉下彩绘©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馆藏

在这个以蓝、绿、锰釉下彩涂成的正方形瓷砖表面饰有包着头巾的半身人像。一脉相承的瓷砖制作及近代波斯艺术常用的人像装饰图案都标志着伊朗在萨法维王朝下重要的传统艺术发展。在当时的首都伊斯法罕,宗教及世俗建筑的外墙都布满了以黄色为主、附以不同蓝调的瓷砖装饰。类似的少年图像也经常出现于萨法维的陶瓷上。

清真寺灯中国十九世纪青铜胎掐丝珐琅©哥本哈根大卫

收藏

博物馆馆藏

这个吊灯制于19世纪中国,是为当地穆斯林社区或海外市场所造的。它展示了中国及中东传统工艺的迷人结合。球形灯身源自俗称为清真寺灯的照明设备,主要由玻璃制成,但也会以青铜制。在中东的原型中,此灯类近于拜巴尔一世时期(1260–1277年)的工艺。所谓的“拜巴尔灯”不仅有花瓶的形状,还有其装饰配件的细节,如由圆顶形罩盖吊下带掛钩状的装饰链,风格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该灯的设计本身亦带有中国特色,除大量运用莲花图案外,掐丝珐琅技术的使用呼应着清末时期在中国流行的带有阿拉伯文铭文装饰的珐琅

工艺品

。这件清真寺灯的铭文以中国体(一种汉化的阿拉伯语书法字体)刻上“没有上帝,只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逆转2017 推荐

2018年艺术市场:在连续下跌两年后,全球艺术市场增长12%至637亿美元,各行业表现不一。2017年Artbasel现场(图片来源:Artbasel)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近日发布了第二版的《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

“互联网+”开辟版画艺术市场新格局 推荐

中国版画艺术市场要想走向成熟,并非一日之功,市场的培育需要艺术家、画廊、拍卖、收藏家、大众消费者、学校、政府的共同努力。“互联网+艺术”时代的到来,更是直接打破了这种格局。就艺术家而言,尤其是青年版画家

从巴黎到纽约 推荐

西方艺术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时间,随着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等种种因素,艺术市场的中心随之发生转移,从开始的意大利到法国,再到如今的美国。这一系列变化背后是什么样的契机所导致?而新的艺术市场中心又具备了哪

艺术品拍卖背后的财务担保模式 推荐

2017年11月15日晚,备受瞩目的绘画《救世主》在纽约佳士得拍出天价,落槌价约4亿美元,含佣金成交价为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7亿元,成为史上最贵的艺术品。《救世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创作的

纳粹劫掠艺术品的问题至今未获解决 推荐

据估计,在1935年至1945年期间,纳粹政府劫掠了整个欧洲五分之一的艺术品,其中许多珍品至今下落不明。图片来源:RalfJuergens/Getty/JeffMartin有时候,偶然的时机往往能导致巨大的发现。2010年9月22日,一位约70岁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