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中的“毕加索” 推荐
2018-03-28 11:16:25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小柯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扩张中的“毕加索” 推荐

近年来,中国

艺术品市场

掀起了一股毕加索作品的购买热潮。不仅仅在中国,在日本和韩国甚至还大规模出现了毕加索作品展。可以说,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不仅仅在西方世界里是一名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师,他在东方也十分地受欢迎。这么多年来,亚洲人民对他的喜爱甚至是有增无减。亚洲游客会蜂拥至国外的博物馆参观他的艺术作品。即便其画作价值不菲,仍能在财大气粗的亚洲

收藏

家中炙手可热。就这一点而言,毕加索在亚洲艺术界的地位是其他西方艺术家所远远不及的。大概在亚洲人眼中,毕加索就是西方艺术的代名词。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西班牙大师能在亚洲引起如此之大的轰动?

2015年,毕加索的一件作品拍出来6740万美元(约合4820万欧元)。

毕加索的作品中充斥着大胆的颜色运用和立体派(Cubist)中对人物的解构以及不规则的画面布局。这一切似乎与传统的亚洲审美相距甚远。但亚洲艺术界对毕加索的追捧已经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出生于一个世纪以前的西班牙

画家

吸引了如此之多来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信徒”?

原因之一:在亚洲的金钱观和市场的实际操作中,毕加索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升值空间。尤其是近年来,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

收藏

者尤为热衷于毕加索的高价艺术作品。比如毕加索创作于1939年的作品《穿蓝裙子坐着的女人》(Femmeassise,robebleue)以4500万美元(约合3224万欧元)的高价于2017年纽约佳士得拍出。1938年的画作《戴发网的女人》(Bustedefemme)则于2015年以6740万美元(约合4820万欧元)拍出。而早在2012年,万达集团就以2820万美元(约合2020万欧元)的高价拍下《戴帽子的女人》(ClaudeetPaloma,1950)。从这点来看,毕加索的作品升值潜力十分之大。

《戴发网的女人》曾以1600万美元(约合1140万欧元)的价格于2005年日本拍出。与此同时,毕加索作品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图片来源:GettyImages

不论如何,这位已逝艺术大师的作品仍将占据艺术市场的中心位置。这一点从今年香港艺术三月和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Basel)以及一系列画廊开展中就得以看出。这也再一次证明了毕加索作品的无限市场潜能。

据悉,与往常在纽约和伦敦所进行的西方

艺术品拍卖

程序不同的是,本次香港苏富比拍卖会将首次把毕加索作品《朱安雷宾》(Juan-les-Pins,1924)安排于3月31日晚间拍卖会上。

作品《玛雅与船》(MayaWiththeBoat,1938)与艺术家乔治·康多(GeorgeCondo)的作品摆放在一起。图片来源:Sotheby’s

蓝筹时期

本次“面对面:毕加索与康多”(Face-Off:Picasso/Condo)展览呈献了共计40多幅毕加索和乔治·康多的肖像画作品。这是自2012年巴黎国立毕加索美术馆(Paris’MuséeNationalPicasso)的巡回展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毕加索展览。在此次展览之中有7幅作品来自于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私人

收藏

。例如《女子和小鸟》(Femmeàl’oiseau)和《穿蓝裙子坐着的女人》。

香港苏富比S|2艺术空间策划总监黄杰瑜(JonathanWong)在谈到毕加索作品的亚洲市场时提出,中国

收藏

者开始热衷于

收藏

毕加索作品是从3到5年前开始的。据他介绍,毕加索作品在

艺术品市场

的热潮就如同时尚界对爱马仕铂金包(Birkinbags)的追捧一样。除此之外,毕加索从绘画到雕塑,再到陶艺作品的艺术形式多样性也给予了卖家更多的选择空间。黄杰瑜还提到:“除了具有极高的

收藏

价值,毕加索多彩的艺术手法和他不羁的生活方式与人们眼中艺术家的浪漫形象重叠在了一起。这种共鸣也正是人们喜欢他作品的原因之一。”

这是《拿烟斗的男人》(ManWithaPipe)在过去十年里第二次在香港展出。图片来源:Sotheby’s

毕加索生于1881年。他不仅以不同阶段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闻名。他的情史也是广为人知。他先后共和3位女子育有4名子女。他不羁的生活态度与中国的一位古代艺术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以诗歌和水墨画而闻名的明代诗人、

画家

唐寅(1470-1524)娶了3位夫人。中国现代艺术的大拿之一、现代画家张大千(1899-1983)曾于1956年与毕加索在尼斯(Nice)见过面。他的作品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髓,他还开创了其独特的泼墨画形式。他在女子肖像画上也是别出一裁。和毕加索不羁的生活一样,他与多位女子和妻子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

当代艺术家乔治?康多的作品与毕加索画作有相似之处,而他在亚洲也有了一定的市场。《公主》(Princess,2008),图片来源:Sotheby’s

但吸引中国

收藏

者的不仅仅是毕加索的浪漫生活那么简单。他们更重视的是他作品中的美学和艺术性。在这一点上,毕加索对他们的吸引力远比其它诸如莫奈(ClaudeMonet)、梵高(VincentvanGogh)等西方艺术大拿们要大的多。黄杰瑜提出,毕加索的肖像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从1949年开始,肖像画在当代中国艺术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当时,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多是学习前苏联学派的社会现实主义。像画家陈逸飞或是张晓刚的作品中,肖像画就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间,中国人早已习惯了欣赏和评析肖像作品。”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毕加索最重要的三幅作品 推荐

吴可佳:全球印象派与现代艺术专家大卫?诺曼心目中毕加索TOP3,选择标准为:作品创作时期、稀缺性、藏家的转变。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可佳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印象派和西方现代艺术市场逐渐成长为全

毕加索晚年力作:《坐着抽烟斗的男子与爱神》 推荐

为了迎合亚洲藏家对西方艺术日益浓厚的兴趣,香港苏富比即将举办其迄今在亚洲最全面的重要现当代西方艺术展览。「赏心︰悦目新视野」展售会将于2018年3月29日至4月3日在香港苏富比春拍期间隆重开幕,向公众展示逾40件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重要藏品:毕加索瓷板画亮相浙江 推荐

2018年3月3日—3月4日由MO2art策展的《二十世纪法国艺术大师联展系列》在浙江嘉兴开幕展出,由毕加索、达利的珍贵真迹版画作品带你一览南法艺术大师风采。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级别作品,毕加索晚年创作的重要陶板画

伦敦拍场现“毕加索热潮” 推荐

2月27日,佳士得伦敦举办“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和“超现实艺术”晚间拍卖,上拍97件作品,总成交价1.49亿英镑;2月28日,苏富比伦敦举办两场同样主题的晚间拍卖,上拍47件作品,总成交价1.36亿英镑。值得注意的是,艺术

百余幅作品齐聚伦敦,重现毕加索的奇迹之年 推荐

来源:绝对艺术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PabloRuizPicasso)1932年,是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关键的“奇迹之年”(yearofwonders),他的绘画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时年50岁的他在巴黎举行了首个回顾展,并在9月巡展至苏黎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