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衣戏舞春满楼台 推荐
2018-05-09 15:46:12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资慧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斑衣戏舞春满楼台 推荐

来源:北京画院文:奇洁

戏,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就不可或缺。不论是与巫术祈祷相关的巫戏、傩戏,还是消遣娱乐的歌舞之戏,均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曾停歇。《尚书·商书·伊训》中言及商代“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至汉魏百戏,便有可能是由野外进入室内的发展过程。而早在《列女传》中就有称夏桀“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即便是在战乱年代,也有“暖风熏得游人醉”“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场景,文人士夫、权贵阶层在把酒言欢之时,当也有歌舞戏曲软言侬语相伴。

山西榆次区城隍庙

戏曲对于中国人最为重要的作用在于教化。元明时代,歌舞也许仍旧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权贵阶层的专属物,但是戏曲却越来越成为广大民众的逸乐项目。清代文人宋廷魁著《介山记》中有言:“庸人孺子,目不识丁,而论以礼乐之义,则不可晓,一旦登场演剧,目击古忠者孝者,廉者义者,行者为之太息,为之不平,为之扼腕而流涕,亦不必问古人实有是事否,而触目感怀,啼笑与俱,甚至引为佳话,据为口实。”对于农业社会中广大目不识丁的民众而言,所有的“触目感怀,啼笑与俱”的来源并不是仕宦学子手中的经史子集,而是以金声玉振与出将入相来讲述历史典故与风花雪月,同时传递着忠孝节义与礼义廉耻等儒家观念。

(宋)李嵩骷髅幻戏图绢本设色纵27厘米横26.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于是,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伴随地方戏种不断发展成熟,戏院场地也随之林立。据戏曲专家和建筑研究学者考证,真正意义上的戏台形成于宋代,清代定型。山西运城三路里三官庙戏台建在三路里村大街中心,是整个村庄的标志性建筑,庙中残存元代石刻和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重修三官庙记》石碑,石碑中称:“正殿巍巍,乐楼融美,以为一村之威仪也。”戏台成为一个村庄最为神气的建筑,便可知,处在农业社会的大中国,戏曲对于普通老百姓的重要性。

同时,其间的教化功能,不仅存在于戏曲表演过程的传达,也借助戏台建筑传递着重要信息。山西省榆次区城隍庙戏台建于明代,单檐歇山卷棚顶的正檐下悬有横匾,上书“神听和平”,戏台楹柱上的楹联为:“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中国根深蒂固的“因果报应”之说被书成楹联悬于戏台,一句“名场利场,无非戏场”又何尝不是人生得意与失意之间的共鸣呢。

(宋)佚名杂剧(卖眼药)图页绢本设色纵28.4厘米横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济楚衣裳眉目秀,活脱梨园,子弟家声旧。

诨砌随机开笑口,筵前戏谏从来有。

画者的眼光总是关乎生活,风俗画中自然就少不了戏楼与戏台,以及对戏剧表演场景的描绘。

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大定七年(1167)壁画中,描绘了一座立于水面上的干栏式亭台,亭台中有桌边畅饮和弹奏场景,名为“市井酒楼说唱图”。这也许可当作戏楼的前身看待。而宋画中种种戏剧表演场景之生动鲜活,也可以当之为戏台戏楼表演方式的前奏。李嵩的《骷髅幻戏图》中悬丝骷髅偶与后世的提线木偶的相似度极高,《杂剧图》《眼腰酸》杂剧中的戏剧表演场景也十分鲜明,而宋代的婴戏图中也多有戏曲表演雏形的图绘,例如《影戏图》中的婴儿影戏与击鼓、《五瑞图》中的儿童杂剧、《傀儡婴戏图》中的布围傀儡戏与乐器,以及《百子春嬉图》中的影戏等。

(清)佚名康熙万寿图卷第二卷(局部1)绢本设色纵45厘米横391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绘画作品中开始出现有确切形象的戏台建筑。明人绘《南中繁会图》表现了农村田间搭台演戏的场面,干栏式建筑上方三面无墙,台上正有戏曲上演,一幅三折屏风分割了台前幕后,屏风两边当为“出将”与“入相”,幕后下场门处两位演员探出身体;而台下观众众多,正目不转睛地观戏,远处的乡邻也陆续赶来,戏台旁边的小型台为身份高贵的女性听者的观众席,而戏台后面的建筑应当是山村中最为重要的神庙建筑。同样的戏台也出现在了明刊本《鼓掌绝尘》插图庙戏演出《千金记》场面中。有趣之处在于,清人临本《清明上河图》中一处,所表现的水边戏台表演场景与《南中繁会图》极为相似,只是戏台不同,九脊式的台顶,大约可以与中原地区的戏楼实物相较。

(清)冷枚避暑山庄图绢本设色纵254.8厘米横17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宫廷演戏时最为重要的戏楼实景展现。紫禁城内目前现存畅音阁戏台、漱芳斋内室外剧场两处、倦勤斋室内剧场,颐和园尚有德和园戏台,京外热河行宫中曾有清音阁,1945年冬失火焚毁,现存《乾隆热河行宫观剧图》可以为证。清音阁建于热河行宫福寿园内,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落成,上下三层,依上至下分别为“福台”“禄台”“寿台”,各层檐下均有乾隆御题匾额“清音阁”“云山韶菠”“响叶钧天”。而抱柱上的楹联“渔澡庆那居诗征恺乐,凤悟鸣盛世音矢游歌”,也完美地书写了清代盛世繁景。《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正宗实录一中记载:“乾隆四十五年,热河戏台,在行宫之内,屋阁宏敞,左右木刻假山,高与阁齐。”另外在朝鲜学者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以及乾隆年间官员赵翼的《檐曝杂记》中均有关于清音阁的记载。《乾隆热河行宫观剧图》所描绘的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在清音阁举行一场盛会的场景,而画幅中却并未将福寿园中的清音阁作为主角予以正面描绘,而是因需烘托皇帝的至高无上,将清音阁对面的观剧建筑—两层十间的福寿阁作为画面主角,乾隆皇帝端坐殿内正在观剧。画面中的清音阁虽只有侧面,但也高大宏伟,阁内三层满布演员,清音阁与福寿阁之间的庭院内,大臣、侍卫、宦官整齐排列。《平定台湾战图·清音阁演戏》一幅,则是描绘了乾隆五十三年(1788)孟秋,乾隆款待平定台湾战事有功之臣福康安、海兰察等将领,于清音阁观看吉庆戏的庆贺场景,画面具有较强的真实感,

画家

以工细的手法不仅表现出了清音阁与福寿阁,以及两面观戏廊,同时对于不足寸许的人物个个表现精微,三层戏楼上的演戏场景具有纪实性效果,乾隆帝等重要人物的描绘不失肖像画特征。上述两幅画作成为目前考证清音阁的重要参照对象,但有趣的是,两幅画作描绘的是乾隆五十三年和乾隆五十四年,分别为两个不同时间的两个不同事件,而画面中所表现的建筑物及周遭环境几乎完全相同,甚至好似坐在福寿阁里的乾隆一年间从未移动过。更为蹊跷的是,两幅画作的绘画视角完全相同,不乏出自相同画师之手的可能性。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中国古代那么多的黄金都去哪了 推荐

来源:珠宝快爆很多年以前,顾炎武在阅读史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汉武帝赏赐大将军卫青,一次赏给黄金二十万斤;王莽晚年娶皇后,用了黄金三万斤;唐高祖李渊犒赏儿子李世民的战功,用了黄金六千斤。可是到了北

中国古代陶瓷专场将呈现高古瓷 推荐

本次「抟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专场呈现63套拍卖品,来源有绪,大都为上世纪80、90年代入藏。其中不乏同一藏家收藏系列,展示了藏家对于高古瓷的视野与情怀,文化与意趣。还有几件来自海内外重要家族的旧藏,如日

日本发掘大量中国古代铜钱 [热事件]

中国的古钱币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而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钱币之学。日前,有消息称日本发掘大量中国古代铜钱,那么这些铜钱到底价值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永乐通宝 日本琦玉县地下文化

中国古代玉器能充当货币吗 推荐

作者:何驽距今4300—3800年间,在今甘肃、青海东部、宁夏南部、内蒙古腾格里沙漠地区,分布着一支以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命名的齐家文化。齐家文化生业经济是农业、畜牧业、商品贸易混合模式。齐家文化玉器自20世纪90

中国古代玉雕中的意境之美 推荐

来源:珠宝快爆“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积淀中的一种升华,既有优美的景致、深刻的情感,又蕴涵着人生的经验和哲理,是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毕生追求的一种境界。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代玉雕创作中的“意境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