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集成督脉者下极之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
2022-11-24 08:07:51 | 来源:网络整理 | 投稿:佚名 | 编辑:admin

原标题:针灸集成督脉者下极之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

针灸整合

调速器容器流量和孔

督脉起于下极,上脊柱至风府,入脑,顺额至鼻柱,走在阳脉海中。全二十七穴(铜人)○都督之言,皆阳脉之主也(初学)

(鼻下)宿一穴,面部在鼻柱上端,一云准头穴成三穴,不灸(铜像)

水沟一穴位于人的鼻柱下,针取于人的中直唇正中。进针三分钟,呼气五次。可灸三壮风水面肿针。这个穴位会痊愈(青铜人)

尖头的一点在唇的上端,一云在上唇的中央尖端。针刺三分钟,呼气六次。可灸三壮(青铜人)

胶焦穴位于嘴唇内齿上牙龈缝处(青铜图) ○在嘴唇内齿中央(初学者) ○穴位插入三个穴位可以灸三强(初学者)

(额头上) 神庭穴位于额头前方,鼻梁正上方,入发际。

上行穴入发际神庭(铜人)后一寸○额头上鼻上方直中鼻,入发际容豆中一寸也是○针进二穴留十呼灸三壮灸(同仁)

心会第一穴可灸于上星后一寸凹陷者

针灸囟会后骨凹陷1寸50分千顶穴,针刺1分,可灸2至7-7壮(铜人)

百会穴一个,三阳五会一个,天满一个,在头冠前后一寸五分处,毛发中央可夹豆针入二分,气即泄。可灸七强穴。艾灸头顶不能超过头顶。浅表勿灸过多(青铜人)

(后顶)后顶一穴,横冲针在枕骨上百会后一寸五分处,可灸五壮(铜人)

强健一穴,大禹,针刺后背顶后一寸五分。三穴可灸五壮(青铜图)

脑胡穴,一扎风,一合宽,枕骨后一寸五分,禁止针刺使人哑,灸七壮,不可灸(铜人)

风府穴,舌头,入发际,脑后1寸,15公分,大筋,万万钟(古铜人) ○ 发际后1寸,肉立,歇,针入 二禁灸积分(青铜图)

衙门1穴,舌肿一穴,风府正中入发际五分,入舌顶取(青铜图)○入发际五分颈中一寸至风府(子生) ○ 针入两穴督脉十三针,禁灸,使人哑(铜人)

(背脊柱)大椎穴在后背第一椎骨的上凹陷处。针五分钟,留三息五息,若灸力与年俱增(铜人)鱼肉骨头人参之言,无凭无据。照字面意思应该是灸在关节上(子生)和○椎骨都是用在关节和外侧的(介绍)

道道穴在后背大椎骨下关节间下弯,针入五强穴施灸(铜人)

体柱一穴在第三椎骨之间下弯,针刺五穴灸五壮(铜像)

神道穴在第五椎骨之间向下弯曲,可灸七至百力不能针刺(铜人)

灵台穴在第六椎骨之间下弯,可灸针灸五强禁(铜像)

志阳穴屈于第七椎骨下部,进针五穴督脉十三针,灸三壮穴(铜像)

缩筋穴屈于九椎下部,进针五穴,灸三壮穴(铜人)

脊椎正中一点,神宗一人,脊椎一人,在第十一椎骨之间弯下腰,取针入五穴。禁止灸(铜像)

玄俞穴位于第十三椎节之间,针入三穴,可灸三壮穴(铜人)

命门穴在第十四椎骨关节之间,进针五穴。可灸三壮(铜像) ○ 背部正中,后背正中至命门穴,正对脐带,如拿棍子 立于地上,用棍子从地面测量到脐带并移动到背部测量脊柱。棍子的尽头是命门穴

阳关1穴在第十六椎骨之间,针入五穴施灸,灸三壮穴(铜人)

一腰穴一背解一髓孔一腰柱一腰户二十一椎关节正中一髓孔(铜像)○

立额顶开四身,伸地、伸身、开身、开身,然后巧取真穴(纲目) ○ 针入八穴,留三息,呼吸五口气,可灸七至七个强穴(铜人)

长强一穴为阴监气经。它是通过在山脊的凹陷中躺在地上获得的。

三味书店热门阅读书籍:

tags:督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督脉十三针 十三鬼穴:1人中穴,名鬼宫《说文·宫部》

第四针太渊穴,名鬼心;第五针申脉穴,名鬼路;第六针风府穴,名鬼枕;第七针颊车穴,名鬼床;第八针承浆穴,名鬼市;第九针劳宫穴,名鬼路(与第五针重名);4太渊穴,名鬼心5申脉穴,名鬼路6风府穴,名鬼枕7颊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