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录进行中 [热事件]
2016-07-14 21:32:29 | 来源:中时电子报 | 投稿:小柯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高校招录进行中 [热事件]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魏梦佳)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正在进行中,形形色色的招生诈骗案件也进入高发期。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近日综合地方教育考试部门梳理了五大常见招生骗局,提醒考生和家长警惕非法中介诈骗活动,避免蒙受经济损失。

【骗术一:假冒招生人员谎称有内部指标】

每年招考期间,招生骗子的一大惯用伎俩就是通过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或吹嘘自己神通广大,与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关系,可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指标等。即使考生没上学校投档线甚至录取分数线,也能将其操作到相应学校读书,但要家长先付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然而,等家长将余款如数交完,拿到的却是一份伪造的假通知书,而骗子早已卷款逃之夭夭。

防范提醒:各地教育考试院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下达的招生计划,即便是招生院校投放到地方的机动计划,也只能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按地方政策规定录取。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

【骗术二:将网络教育等形式混同普通高等教育】

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花钱就能上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防范提醒: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考生和家长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各地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免上当受骗。

【骗术三:利用录取信息诈骗】

每年招生期间都有一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却向考生家长报功: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防范提醒: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在录取过程中,所有考生都可通过当地招生考试信息网站和招办查询录取状态。在录取待审状态时,说明考生已被相应高校录取,正在办理录取手续,因此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骗术四:利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诈骗】

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诈骗,有的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防范提醒:教育部已向社会公布所有可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还要参加高考,并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按招生章程公布的相关规则择优录取。

【骗术五:假借官方名义办有偿辅导】

一些社会咨询机构或个人冒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辅导活动,或仿冒官方网站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号称专家指导、包准包录,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令考生和家长遭受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还可能被误导,丧失正常录取机会。

防范提醒: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各地招考机构、招生高校举办的现场或网上咨询活动都是免费的,对于社会上一些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辅导活动要提高警惕。

高招骗子年年抓,招生预警年年发,依然还有考生家长上当。专家建议,所有高考政策及招录信息要以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切忌病急乱投医。考生家长在遇到不明情况时,要第一时间向招生部门、有关院校或老师咨询;发现不法分子或识破骗局后要向公安机关举报;发现不正规的录取通知、接到不正常电话等也要仔细斟酌,必要时迅速报警,以免上当受骗。

tags:骗局   高校   招生   看得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警方提醒:淘宝刷单是骗局 [热事件]

7月9日晚,小邹在赶集网投了一份个人简历。第二天,她看到有人留言并附带QQ号码,遂加对方QQ为好友,通过聊天方式选了淘宝刷单的兼职。之后,这名好友以刷单为由,骗取小邹6750元。7月10日下午,小陈在一个QQ群内看到

本一批高校投档线今天上午10点公布 [热事件]

本一批高校投档线今天上午10点公布考生16日左右可查询录取情况,5种方式可查询中国江苏网7月14日讯(记者蔡蕴琦)今天上午10点,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本一批次各院校投档情况。每个批次投档结束后,

老套骗局吓坏南京大妈 [热事件]

接到警察来电,称你涉嫌犯罪,要求你汇钱以证清白。这其实是非常老套的骗局,然而最近南京一位大妈却被骗了整整两个月。其间她通过借款、抵押房子,分20多次给骗子汇去了127万元。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人发现?一起来

50万元“人情费”换来假名牌——关注高招录取骗局 [热事件]

新华社沈阳7月11日专电题:50万元人情费换来假名牌关注高招录取骗局新华社记者范春生高考不理想,高人出现,称可以帮忙上理想大学,结果出了巨额人情费,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每年从高考结束到高招录取期间,以诈骗为主的各类犯

兰州高校男生偷窥女生被抓 [焦点]

兰州高校男生偷窥女生被抓 不以为然抱怨称 事真多 7月10日,兰州某高校的校园中发生一起偷窥事件,一名男生利用侦查设备向附近的女生宿舍楼进行偷窥,受害女生发现后在校园网内对该名男生进行人肉搜索。 据受害女生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