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中学消防演练用军用发烟罐 [热事件]
2016-07-19 21:57:57 | 来源:中时电子报 | 投稿:伊文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甘肃一中学消防演练用军用发烟罐 [热事件]

演练进行时学校冒出大量烟雾。资料图

一次防空防火紧急疏散演练,在之后的十个多月间,成了杜玲(化名)挥之不去的噩梦。

发烟罐中释放的不明成分的烟雾,让这个年仅13岁的女孩在7天时间里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尽管经过抢救后她最终转危为安,但病魔并未走远。口鼻出血、身体乏力及皮肤过敏等症状让她至今无法返校上学。

这起发生在2015年9月18日的防空防火紧急疏散演练事故,曾让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的190余名学生进了医院,其中37人重症。经与家长核实,时至今日,仍有十余名学生身体存在异常,其中两人休学,一人坐在轮椅上。

家长们至今仍不明白,疏散演练中使用的发烟罐,何以会让孩子产生昏迷、咳血、中毒性精神障碍等症状。

7月13日,一名学生家长向记者表示,事发至今,他仍不知道学校使用的发烟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家长们说,事故发生后,官方的调查及处理结果并不完全透明,此事在当地甚至有学校错将毒气弹当烟雾弹的传言。家长提供给澎湃新闻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事故中所使用的发烟罐系军用品,学生系混合气体中毒。

7月19日上午,天水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否认这份报告,表示在事发后,市委市政府曾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调查,对烟雾成分进行分析,由于当时采用的发烟罐为军用品,并未对外公布,但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告知学生家长了。

该负责人表示,事故发生后,官方曾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涉及人防、教育局及学校等有关单位的多名干部,但这一情况也未公开。至于中毒人数及恢复等相关情况,需向教育部门了解。

疏散演练后部分学生咳血被送进ICU

听到指令后,学生们迅速冲出了教室。杜玲在奔跑中不慎踢倒了放置在楼道的一枚发烟罐。发烟罐发出的烟气味有些刺鼻,她感到有些头晕,下意识地将捂在口鼻处的湿巾紧了紧,强忍着和同学们一起跑下了教学楼。

杜玲日前向澎湃新闻回忆起2015年9月18日下午进行的这场紧急疏散演练时说,当天学校初一(7)到初一(12)班的学生接到演练通知,有老师曾提醒,下午到校时要带上湿巾,紧急疏散时要用湿巾捂住口鼻,尽量弯下腰,做得逼真一点。

杜玲回忆,学生们跑出教学楼后不久,接连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很快,救护车一辆接一辆地开进了学校。

杜玲的妈妈刘慧(化名)接到电话时已是当天下午4时许。她称,一名学生在电话中告诉她学校出事了,她挂掉电话立刻驱车赶往学校,此时出现不适症状的学生已被陆续送往多家医院治疗,杜玲被送往天水市中医医院。

刘慧与丈夫随后赶到医院,看到杜玲正在一张桌子上,旁边五六名学生正使用雾化机治疗。杜玲由于咽喉严重充血肿胀,已说不出话来,只能抱着我拼命地哭。刘慧说。

事发后,媒体对此事作了简单的报道。

次日,新华网曾刊发一篇报道称,甘肃省逸夫实验中学9月18日下午组织初中一年级学生举行防空疏散演练,由于烟雾过大,部分学生出现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观察治疗,天水市教育部门不愿透露受影响学生人数,部分网友发帖称,该校初中一年级7至12班学生大多出现不适,仅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收治学生60余人。

同年9月25日,甘肃《西部商报》报道称,此次事件中受到影响的学生具体人数为191人,其中重症37人,截至昨日(2015年9月24日),20名重症学生已陆续被转至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和兰大二院3家省级医院接受监护治疗。

杜玲是被送往省级医院的20名重症学生之一。刘慧称,2015年9月21日,杜玲被连夜送往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历显示,当时她已经陷入昏迷,昏迷前曾出现腹痛、咳血、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

转院后,杜玲当即住进了ICU病房(重症监护室),3天之后才转到普通病房。刘慧说,杜玲刚进ICU病房,医院就下了病危通知。

在见不到女儿的那三天里,刘慧反复猜测:到底吸入什么样的烟雾,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将孩子祸害成这样?

杜玲(化名)的手上出现溃烂脱皮,并有红疹。陈雷柱图

重症学生中十余人担忧出现后遗症

尽管曾意外踢倒一个发烟罐,但杜玲称她并未看清那发出浓烟的物体是什么样子。

实际上,在疏散演练开始之前,发烟罐曾出现在初一9班的教室里,班里的学生王萌(化名)仍记得那是3个圆柱状的罐子,大概有20多厘米高,直径有十几厘米。

2016年7月14日,王萌向澎湃新闻回忆称,事发当天,初一(7)班的同学先冲出教室,但由于错把准备哨声当成演练开始哨声,当时发烟罐尚未引燃,所以在那次演练中(7)班的同学受到影响的人最少。

王萌称,她看到演练时学校一共引燃了3枚发烟罐,一枚放置在3楼楼道,一枚在1楼,还有一枚我记不清具体位置了。

发烟罐被引燃后,一个老师把我们9班部分学生拦在教室,说烟雾太大,让我们等会再出去。王萌说,烟雾后来逐渐从楼道扩散到教室,她与同学们从没放发烟罐的侧面楼道逃至操场,她看到很多已被疏散至操场的学生都在呕吐。

王萌说,第二天一大半学生都没到学校上学,几天后,症状比较轻的同学先后返回了学校,还有一些比较严重的几个月后才回来。但同学们回来后都胖了一大圈。

刘慧说,快速发胖的现象,几乎出现在她见过的所有住院治疗的学生身上,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她女儿杜玲的体重从90斤增加到了120斤。这引起了她和其他家长的担忧,他们四处咨询,不少家长认为,发胖是由于使用激素药物引起的。

杜玲的病例显示,医院为她使用的药物名为甲强龙,用量为40mg每天。公开资料显示,甲强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药。

另一名学生的家长王娜(化名)告诉澎湃新闻,她的孩子最初被送往省医院时,与杜玲症状相似。2015年9月30日,医生找家长们分别谈话,称不能确定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这让家长们一度陷入恐惧。同年10月2日,14名重症学生家长联名向天水市人民政府写了一封请愿书,要求转院,未得到准许。

经过两个多月治疗,2015年11月23日,有关部门为这些学生集体办理了出院。病历显示,那时杜玲仍有腹痛、口鼻出血等症状。回想到医生此前的话,加之杜玲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刘慧开始担忧未来女儿身上是否会留下后遗症。

这种担忧很快在学生们身上得到了体现。出院后不久,杜玲身上不断冒出红疹、水泡,手掌皮肤也开始溃烂脱皮。

澎湃新闻通过与家长们逐一核实发现,最初被转院至兰州的20余名学生中,至少有13名学生至今仍存在气短、关节疼痛、免疫力下降、乏力、白细胞数量降低、皮肤过敏、视力下降、尿床及抽搐等症状,两名学生因身体状况休学至今。

这些症状被家长们认为是演练事故留下的后遗症。

2015年9月30日,14名家长联名向天水市政府写了一份请愿书,要求为学生转院。家长供图

事发近一年发烟罐成分仍未公布

就在家长们为孩子的病情四处奔走复查时,一名重症男学生因股骨头坏死而造成残疾的消息,开始在家长之间快速扩散。

2016年7月11日,这名男学生被父母用轮椅推至天水市政府门前讨要说法。目击者拍摄的现场视频显示,当时,这名学生的母亲情绪激动,光着脚站在马路中央,向周围人群大声呼喊,言语间不断出现毒气弹、200多学生、毒害等字眼。

实际上,天水市逸夫中学九一八演练事故在天水当地广为人知。澎湃新闻在近几日走访发现,不少市民都能讲清事情经过,但对于事件原因各有各的说法。

为何疏散演练中使用的发烟罐能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目前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称,烟雾弹过期导致其中产生有害物质,在释放过程中对学生身体产生影响。

另一种说法认为,学校在疏散演练前错将毒气弹当成烟雾弹进行燃放,致使大量学生中毒。这种说法大多流传于受害学生家长之间。

还有一种说法源于官方调查报告和媒体公开报道,称事故原因系学生未按照演练要求进行疏散,吸入过量浓烟所致。

学生家长向澎湃新闻提供的一份《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918事故调查情况》显示,事故中所使用的发烟罐系军用品,经国家医学专家组认定,造成部分学生和老师呕吐、咳嗽、眩晕等症状的原因,系混合气体中毒。

这份调查情况报告未加盖公章,落款为918事故调查组。

据学生王萌回忆,演练当天确实有部分学生未带湿巾,但在演练开始前,学校已负责发放到位。而杜玲在演练过程中曾用两块湿巾捂住口鼻,依然造成重症,杜玲的母亲刘慧提供的照片显示,杜玲当时使用的湿巾在事后已布满黑色粉状物。

让刘慧不满的是,官方的调查报告中,只字未提混合气体的成分。她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他们的后续治疗增加了阻力。

事发到现在孩子已经休学快一年了,官方对外公布的信息却十分有限,我们只想知道真相。刘慧说。

官方:已调查并处理一批干部

7月19日上午,澎湃新闻分别访问天水市教育局、卫计委、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有关人士称,事件发生后,天水市政府曾成立事故调查组,由一名张姓副市长主管,调查组由教育、卫生等主要牵头,但上述部门对调查内容不便透露。

随后,天水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事发后,市委市政府曾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调查,对烟雾成分进行了分析,由于当时采用的发烟罐为军用品,并未对外公布,但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告知家长了。

该负责人否认了上述家长手中的调查报告,并称政府确实出过一份调查报告,但并未公开。

该负责人表示,事故发生后,官方曾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涉及人防、教育局及学校等有关单位多名干部,但这一情况也未公开;至于中毒人数及恢复等相关情况,需向教育部门了解。

tags:发烟   甘肃   演练   中毒   中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甘肃一制服女怒打办事人员 [热事件]

图为网传视频截图一段甘肃东乡县交警执法人员打人的视频在网络流传。从这段视频看,被指打人的是一名身穿疑似警察制服的年轻女子,由于视频仅有17秒,打人过程并不明显。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公安局7月19日

手机晶片感应气体 防酒驾及一氧化碳中毒

国家实验研究院独步全球,今天(19日)宣布,费时近2年开发出“智慧型气体感测晶片”,对于生活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像是甲醛、乙醇、丙烯,甚至是酒精浓度测试,都能精密感应,可提醒民众提前预防危

夏日急性酒精中毒者增多 [社会]

炎炎夏日,约上几个好友,吃个烧烤,喝点啤酒,算是一件惬意事儿。然而,喝酒本该适可而止,但许多人却难以自控,酿成悲剧。医院急诊科医患纠纷9成由醉酒者引起从南充市120指挥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这两个月,拨打120救

甘肃一水电站泄洪致2名女孩失踪 [热事件]

7月18日上午,家住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平安镇夹滩村的刘先生向记者反映称,7月12日,他的两个女儿因兰州市红古区坪安水电站泄洪被水流冲走后失踪,至今下落不明。随后,平安镇派出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该案属实且已

甘肃一水电站泄洪致两名女孩失踪 [热事件]

#法晚深度即时#(稿件统筹朱顺忠深度记者王硕实习生殷玉鑫)今日上午,家住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平安镇夹滩村的刘先生向法晚记者反映称,7月12日,他的两个女儿因兰州市红古区坪安水电站泄洪被水流冲走后失踪,至今下落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