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与寒食节有关的古诗词 吃冷食
2020-04-03 17:49:30 | 来源:四海网 | 投稿: | 编辑:迷雪儿

原标题:2020与寒食节有关的古诗词 吃冷食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后来重耳作了晋国的国君,便给介子推***厚禄,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重耳为了逼迫其出山相见便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与母亲一起被烧死在山里。重耳感念介子推的忠诚,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在诗的一开始,作者就点明寒食节的来历,接着就是春天景物的描写,以及人们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景,最后又回到寒食节的主人公介子推,借他人的命运发出自己的感慨。当年因为不愿为官,不被名利富贵所动而被烧死山中的介子推,估计怎么也不会想到死后得到如此殊荣。

寒食即事(唐 王昌龄)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食物命名的。在这一天,人们要禁火,吃冷食,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被烧死在绵山。山西介休的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活动。今天给大家整理2020与寒食节有关的古诗词,关于寒食节的古诗四句大全了解一下。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2020与寒食节有关的古诗词 山西介休的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食物命名的。在这一天,人们要禁火,吃冷食,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被烧死在绵山。山西介休的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

2020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古诗 再将纸钱焚化

清明节的习俗 据历史记载,在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

有关清明节的谚语俗语有哪些 指正月十六刮风

“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等说得是清明戴柳和插柳的风俗。相传,介子推被违禁词已过滤死于一棵大柳树旁,柳树也被烧焦。第二年,晋文公登绵山祭奠,看到那棵柳树死而复活,抽枝吐叶

2020清明节手抄报内容古诗 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

据历史记载,在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但介

有关清明节的谚语俗语有哪些 往往会清明时节下雨

“清明前后,安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是人们最常提及的谚语。此外,有些谚语中虽提到清明节或寒食节,但仍然是从节气和节令角度来讲述的。“春到寒食六十天,丢下篮儿七十天”指立春到清明六十天,再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