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纳凉解暑妙招 推荐
2018-06-11 15:19:05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花火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古人纳凉解暑妙招 推荐

时至六月,天气越来越热,空调、冰箱、冰饮等都是必备品,以解炎炎夏日的焦灼难耐。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化制冷设备的古人如何解暑呢?小编整理出一套古人纳凉解暑的妙招,领略他们令人惊叹的智慧。

时至六月,天气越来越热,空调、冰箱、冰饮等都是必备品,以解炎炎夏日的焦灼难耐。在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化制冷设备的古人如何解暑呢?小编整理出一套古人纳凉解暑的妙招,领略他们令人惊叹的智慧。

巧制冰箱

青铜冰鉴(战国)长76cm、宽76cm、高63.2cm

如果只看图片,大家一定困惑于这件青铜器与解暑之间有何关系。

这件青铜冰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也是当时祭祀中一种重要的礼器。如此奢华的器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只能是贵族才享用得起。

青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其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可把方壶固定在方鉴里而不晃动,制作十分巧妙。与青铜冰鉴配套的还有一把长柄青铜勺,勺的长度足以探到尊缶内底。

据《周礼·凌人》记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原来,青铜冰鉴是古人用来冰酒的,尊缶内装酒,鉴、缶壁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招魂》中的这两句话就是说,夏天饮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

夏季怎么会有冰块?不用担心,古人自有妙计。每年大寒季节,古人就开始凿冰储藏,因为这时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然后将冰块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鲜稻草跟芦席铺垫,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待来年享用。

柏木冰箱(清)高82cm长91cm宽90cm

清代宫廷就普遍使用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了,这种器具当时被称作“冰桶”“洋桶”,是由“冰鉴”演变而来的,它们一般为木胎,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

图中的柏木冰箱上有一对箱盖,盖上有4个铜钱纹开光,用于将箱盖提起。箱内设一层格屉。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在格屉下放置冰块,将食品置于屉板之上,而箱内四壁用铅皮包镶,可以隔绝外面的热气进入箱内,利于冰块保持低温,对箱内储藏的食品起到冷冻保鲜的作用。冰箱外部的两个侧面各安两个铜提环,以便提拉冰箱之用。冰箱下承柏木座,座面、束腰及鼓腿拱肩处均包镶铜片,足下连托泥。冰箱造型简洁实用,设计巧妙,但由于木冰箱的成本较高,使用场合主要限于宫廷和上层权贵之家,因此流传至今的实物并不多见。

杨凝式(唐)《夏热帖》草书纸本23.8×33cm

唐代书法家杨凝式曾书一封信札《夏热帖》:“凝式啓:夏熱體履佳宜,長□酥密水,即欲致法席,苦非□□□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以下数字残损难识)病?(下二行残损)。”内容大致是,因天气炎热,送给僧人消夏饮料“酥密水”表示问候。酥密水是夏日解暑“神饮”,古时冬日凿取冰块,藏于地窖之中,待炎炎夏日取出,“积素冰于幽馆,气飞结而为霜”,既可降暑,又可制造冷饮。这在当时虽是个稀罕玩意儿,但杨凝式当过太子太保,所有他还是享受得起的。

心静自然凉

先秦时,人们总结出了一套办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这样说的:“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显然,这里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动辄生气发怒。“内经”这句话,也是后人过夏天的一大行为准则,通俗说来,就是“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便直言做不到。他在被贬到湖南永州时,夏夜酷热难忍,无法入眠,半夜索性起来登楼纳凉,曾写下《夏夜苦热登西楼》诗:“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意思是,想要我以心静战胜炎热,实在毫无希望。不过,如此挑战,北宋书法家蔡襄竟然做到了。蔡襄在手札《暑热帖》中写道:“襄启: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精茶数片,不一一。襄上,公谨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几何?欲托一观,卖者要百五十千。”

蔡襄(北宋)《暑热帖》行书纸本23×29.2cm

从手札的内容可以看出,蔡襄颇通情理,“暑热,不及通谒”,不去人家拜望,省得招人烦。炎炎夏日,通情达理的他也不免抱怨,感喟“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但最终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唯有喝点清茶,稍带送友人精茶数片,可解暑热,感受些人生情趣。亦可谓心静自然凉,由此可见,心态改变状态。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扩大云端AI优势,抢滩智慧边缘】微软从企业AI大反攻

在今年Build大会上,微软执行长Satya△Nadella也谈到未来长远的战略布局,就是要让各行各业都能用AI,所以,第一步就是让AI通吃云端和边缘。(图片来源/微软) 不像Google、脸书、IBM等科技巨头,一直以来有着明确

【微软AI战略大剖析】Azure认知服务大升级,微软持续扩大智慧云端布局

今年的Build大会上,微软首度公开展示自家语音助理Cortana与亚马逊Alexa服务整合的初步成果,已经能做到让两家语音助理彼此互通。虽然这项新服务仍在测试阶段,但对于开发者来说,以后应用上也将更多元。(摄影/余

【微软AI战略大剖析】强攻智慧边缘,微软另辟企业AI新战场

微软今年对于智慧边缘最重要的发布,就是开源释出了Azure△IoT△Edge服务的Runtime程式码,通过开放自己的程式码,要将Azure△IoT△Edge能力,迅速蔓延到各式各样装置或设备上,将它们全都变成自己的智慧边缘装置。

Computex 2018:IoT应用大直击!国产研发的无人自助结帐首次亮相、崭新手势穿戴应用与智慧农业最吸晴

今年Computex的物联网应用,和往年相比,在应用上变得更加多元了,不只有国产研发的无人自助结帐机,让顾客免排队就能结帐,商品拿了就走,还有能够手势操控的穿戴手表,可以控制手机的内容或是遥控无人机飞行,以及

来瞅瞅 推荐

现代社会,汽车、高铁、地铁等交通工具十分便捷,但是在古代,出行工具一般就是马匹或者马车,但是这种畜力车的样式却很多,现代人可能想象不出来。在中国传世的绘画作品中,关于马车的描绘不在少数。今天,我们就通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