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谢怜和花城》挺感人,可老师的评语有点狠
2022-03-13 13:20:23 | 来源:http://www.wosku.com | 投稿:baidu | 编辑:baidu

原标题:学生作文《谢怜和花城》挺感人,可老师的评语有点狠

原标题:学生作文《谢怜和花城》挺感人,可老师的评语有点狠现在,像《撒野》《伪装学渣》《天官赐福》《绝地求生》等这类小说的受众面很广,很多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是它的忠实读者。关于能否把小说里的句子或者情节写进作文,一直有两种几乎对立的声音。一种观点是,这类小说属于娱乐性质的,我们不应该把娱乐当作信仰似的用到作文中,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建立...

  原标题:学生作文《谢怜和花城》挺感人,可老师的评语有点狠   现在,像《撒野》《伪装学渣》《天官赐福》《绝地求生》等这类小说的受众面很广,很多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是它的忠实读者。关于能否把小说里的句子或者情节写进作文,一直有两种几乎对立的声音。   一种观点是,这类小说属于娱乐性质的,我们不应该把娱乐当作信仰似的用到作文中,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建立对娱乐文化的正确认知。   一种认为,可以写,但要围绕主旨展开,适当引用,不能硬堆上去,引用时不建议把人物名字写进去。   一个成绩优异的女生说,她在一次作文时写了《伪装学渣》男主之一贺朝的经历,自认为感人至深,可结果惨烈,得了史上最低分,同学问起来也含糊其辞,难以启齿,这次“打击”让她开始老老实实写作文。   还有一个学生说,老师倒是给她的作文打了高分,可是也找她谈了话,让她不要在考试作文中写了。   不管持什么态度,其实很多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到底能不能借用,还与如何用、用的效果有关。   这两篇都引用了相关句子,上一篇就用得挺好,下一篇就显得堆砌了。   来看几篇作文吧。   《勇敢之花悄然绽放》是一篇记叙文,标题表意明了,文章主旨也很突出,首尾呼应,多次点题,这说明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还行。但全文基本就是复述小说的情节,而文章不管是写实还是虚构,都应该是原创的,本文显然不行。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自己的生活呢?是没有从生活中找到素材,还是太喜欢小说了?   “记一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看这个作文题,谁都以为全文都会写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内容就是“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可是,文章一开头竟然是“你是我在那人山人海中一眼就爱上的人”这么一句和标题完全不搭的话,还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撒野》中两个主人公蒋丞和顾飞的故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头离题万里”“详略不当”啊。这个学生真的不知道前面的几百字与中心无关吗?有点迷。   六年级有一个单元要求学生写“笔尖流出的故事”,就是希望学生能根据相关情境虚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创编故事的能力。一个学生写了一篇可以拟题为“谢怜和花城”的作文,故事情节有点感人,其实本文就取材于《天官赐福》,主人公原名叫谢怜而非谢情,这肯定是不符合写作要求的。老师肯定是看过这本小说的,所以并没有对作文予以评价,只是让学生“少接触网络小说”,这应该就是间接否定了这种写法,这评语有点狠。   写读后感,不是讲故事,而是主要写自己读了某一个文本之后的感受或者感悟。上面这篇关于《伪装学渣》的读后感共写了五页纸,文章前面部分在讲故事,中间部分在谈自己的想法,结尾部分依然在讲故事,文章的内容和结构都比较散,也不大像读后感。至于到底是作者不会写读后感,还是因为沉浸于自己喜爱的小说而忽略了作文本身呢?不得而知。不过,学生能有感而发,写满满五页纸,也是值得鼓励的,老师的评语也很暖心,“乖,你很有写小说的天赋呢”这一句让很多书迷羡慕得不得了。   学生时代的作文,往往是真情实感和应试技巧的结合,两者怎么权衡和取舍,值得很多小可爱们思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tags:学生作文《谢怜和花城》挺感人   可老师的评语有点狠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