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有片“沧海桑田”,岑参白居易等在此感慨赋诗
2022-04-08 21:25:32 | 来源:http://www.wosku.com | 投稿:baidu | 编辑:baidu

原标题:三门峡有片“沧海桑田”,岑参白居易等在此感慨赋诗

诗人稠桑感慨多本报记者刘书芳三门峡灵宝西部南依秦岭,北傍黄河,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土地肥沃,利于植物生长。《山海经》:“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楠,多竹箭……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据史料记载,灵宝这一区域古代不仅多桃林,还且有松、柏、桑等,各种...

  诗人稠桑感慨多   本报记者 刘书芳   三门峡灵宝西部南依秦岭,北傍黄河,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土地肥沃,利于植物生长。《山海经》:“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楠,多竹箭……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据史料记载,灵宝这一区域古代不仅多桃林,还且有松、柏、桑等,各种树林稠密。其中在函谷关西至湖城(今灵宝西阎附近)东的这片地方桑树郁郁葱葱,人们称之为“桑田”,即“稠桑”所在地,有稠桑塬、稠桑水、稠桑谷。   古稠桑镇位于沙河(古称稠桑水)入黄河口的西部,处在丸泥可封的函关古道西端,是兵家重地,不少历史事件发生在这个地方。稠桑是崤函驿道重要停靠地点,有稠桑驿,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   01   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灵宝稠桑村附近有仰韶文化遗存,属于铸鼎原遗址群的一部分。相传很久以前,嫘祖在此地教老百姓种桑养蚕。《左传·僖公二年》说:“虢公败戎于桑田。”桑田就是稠桑。“虢公败戎于桑田”发生在公元前658年,灵宝当时属于虢国。晋献公欲吞并虢国,就煽动虢国西边的犬戎攻打虢国。犬戎是居住在华阴、骊山一带的部族。受晋国的煽动支持,犬戎贸然向虢国发动进攻,虢公率兵依靠函谷关天险,在桑田一带摆开战场,和犬戎展开激战,最终打败了犬戎。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渊(建立唐朝,即唐高祖)在太原起事,隋朝大将屈突通率军在河东与李渊相持。九月,李渊节节胜利,向长安进军。屈突通回救长安,在潼关以西与李渊部刘文静相持月余,多次交战失败。李渊攻占长安后,派屈突通家童去招降屈突通,屈突通当即将家童杀死。屈突通闻长安已失,家属都被李渊所俘,便命桑显和镇守潼关,自率主力东去,准备去洛阳投奔隋越王杨侗。   屈突通刚走,桑显和便献潼关,降于刘文静。刘文静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桑显和去追击屈突通。《资治通鉴》记载:“文静遣窦琮等将轻骑与显和追之,及于稠桑。”屈突通在稠桑被刘文静军追上,遂结阵自守。窦琮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劝说他,屈突通骂道:“往昔与你是父子,现在是仇敌了。”并命令身边的人用弓箭射屈突寿。   此时桑显和对屈突通的部众说:“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众人闻听此言,全都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见大势已去,下马向东南方向(当时隋炀帝在扬州)再三跪拜,并号哭道:“臣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天地神只,实所鉴察。”遂降,被擒送长安。与李渊见面后,李渊问道:“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呢?”屈突通哭道:“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实在羞愧。”李渊对他的行为赞赏不已:“这是隋朝的忠臣啊!”下令将屈突通释放,并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为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叱咤中原的瓦岗军首领李密归唐,唐高祖李渊大喜,拜李密为光禄卿,封邢国公,还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称呼李密为弟。但李密不甘居于人下,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   同年年底,李渊派李密去黎阳(今鹤壁市浚县附近)安抚昔日的部众,左武卫将军王伯当(李密旧部)随同前往。李密率部东行至稠桑驿的时候,李渊突然下诏将李密召回。李密接到诏书时,认为李渊在怀疑自己,回长安怕有生命之虞,大为恐惧,决定叛乱。王伯当试图劝阻,但李密不听。李密率部袭破邻近的桃林县(唐玄宗时改名为灵宝县),掠夺畜产向南进入熊耳山,前往襄城(今河南汝州市)投奔旧将张善相。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腊月三十,李密率部经过今卢氏县官道口镇的邢公山时,为唐将盛彦师击杀。   ▲古稠桑镇遗址上的落日余晖 本报记者 刘书芳 摄   02   岑参与朋友在此偶遇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五月,唐朝诗人岑参因为原宰相房琯喊冤,被贬至虢州(包括今灵宝西部、卢氏及相邻区域,治所在今灵宝市区)任长史。因此事被贬的还有杜甫、严武等人。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五月,岑参好友严武由巴州回朝,拜河南尹,当时河南府辖今洛阳市以及附近区域,包括渑池、义马,治所在洛阳。当时因洛阳为史思明叛军所占,河南府治所暂居长水(今洛宁县长水乡)。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严武因事由治所入朝(今西安),恰好在稠桑驿遇到了岑参。被贬后,两人两年多未曾相见,如今相遇,该是多么激动。岑参见后写诗《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得时字)》:   驷马映花枝,人人夹路窥。   离心且莫问,春草自应知。   不谓青云客,犹思紫禁时。   别君能几日,看取鬓成丝。   诗中“驷马”,指显贵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表示地位显赫。“青云客”,指仕途显达的人。“紫禁时”意为作者与严武同在朝中做官的时光。该诗回忆起了两人一同在朝中的时光。当时两人同朝为官,意气风发,驷马高盖,行走于布满花丛的长安街上,路人个个露出欣羡的眼神。而后来,为朋友、为国家奔走呼号,天地可鉴,却遭贬离朝,别离两年多,如今双鬓斑白,才得相聚。   这首诗对于表现两个人久别重逢的情景来说显然意犹未尽。从诗中的标题来看“喜逢……便别……”说明,两人相逢时间十分短暂,估计严武有急事入朝,所以不能在此耽搁。据有关资料,两人于稠桑匆匆相遇,未能尽情畅叙,便约定严武从长安回来时再到虢州相叙。后来就有了岑参的《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前一首说的是岑参与严武稠桑分别后,在虢州焦急地盼望着严武尽快回程,两人畅叙:“池上日相待,知君殊未回。徒教柳叶长,漫使梨花开……”一天天过去,柳叶长大了,梨花也开了,严武怎么还不来呢?   很快等来了严武。严武是河南尹,按照对等接待的原则,接送严武,名义上不能是岑参,而是虢州最高长官——虢州刺史。据闻一多考证,当时的虢州刺史是王奇光(《岑嘉州系年考证》)。所以,岑参就迎送严武这件事写的诗的标题为《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使君”,即虢州刺史。“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辞。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这四句诗一下把当时朋友之间开怀畅饮的情境表现出来。虢州刺史“能相送”说的是虢州刺史尽地主之谊是多么热情,“河尹天明坐莫辞”说严武遇到朋友喝得难舍难分,酒宴通宵达旦。诗写的是刺史与严武,但实际上表现的是自己和严武之间的情感。   03   白居易为白马伤心   大诗人白居易经常在东京洛阳与西京长安之间游走。稠桑驿当然是白居易时常停留的地方。在稠桑,白居易的爱驹受伤毙命,白居易伤心不已。   大和元年(公元827年),从长安到洛阳途中,白居易的爱驹小白马受伤在稠桑毙命,他一口气写下了一首二十韵的长诗《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足可惊伤不能忘情题二十韵》:   能骤复能驰,翩翩白马儿。   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   皂盖春行日,骊驹晓从时。   双旌前独步,五马内偏骑。   芳草承蹄叶,垂杨拂顶枝。   跨将迎好客,惜不换妖姬。   慢鞚游萧寺,闲驱醉习池。   睡来乘作梦,兴发倚成诗。   鞭为驯难下,鞍缘稳不离。   北归还共到,东使亦相随。   赭白何曾变,玄黄岂得知。   嘶风觉声急,踏雪怪行迟。   昨夜犹刍秣,今朝尚絷维。   卧槽应不起,顾主遂长辞。   尘灭骎骎迹,霜留皎皎姿。   度关形未改,过隙影难追。   念倍燕求骏,情深项别骓。   银收钩臆带,金卸络头羁。   何处埋奇骨,谁家觅弊帷。   稠桑驿门外,吟罢涕双垂。   诗中用较大的篇幅对他的白马长相、性情等进行描述和夸赞,对自己与白马长年相依相随的情感进行倾诉,诗句中流露出诗人对白马的无限爱意。此诗一气呵成,题写于稠桑驿的墙壁上。   大和九年(公元835年),64岁的白居易再过稠桑驿,这时已过7年。驿站墙上自己写的诗已经长出苔藓,然而墨迹依然可见,白居易读着7年前的诗,想着自己的小白马,情感难抑,又写了《往年稠桑曾丧白马题诗厅壁今来尚存又复感怀更题绝句》:“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说白马死了7年,埋葬白马的地方蒿草已深,题写白马诗句的墙壁已生苔藓,然而7年过去,自己却未曾释怀,如今睹诗思马,依然伤感不已,是不是自己太多情了?   04   众诗人即景咏叹   宋代之后仍然有不少文人墨客在稠桑留下诗篇。其中北宋画家、诗人文同,有诗《稠桑见荆山》:   万岭郁丛丛,盘云气势雄。   纵横谁画笔,屈折自屏风。   倒树出断外,乱云生掩中。   无由更停马,此意恨如蓬。   从诗中可以推测,文同当时由东向西而行。到稠桑,面向西南眺望到远方的荆山。《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之铜,汲湖中之水,铸鼎于荆山下。鼎成黄帝升天后,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原上,形成了荆山黄帝陵。荆山离稠桑比较远,远望荆山,在万山丛中,云横雾遮,颇具气势。文同是位画家,他从画家的角度观察到的远方荆山,如同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让人赞叹不已,到底是谁画出这样一幅画呢?这幅画折叠起来,又如屏风一样漂亮。他很想停下来,继续欣赏,但是命运使自己如转蓬一样四处漂泊。   金朝人赵秉文到稠桑时,遇到大雨,路途难行,写诗《稠桑谷遇雨》:   穷秋两渡稠桑谷,马滑还经险路过。   骑上下山三十里,天教冲雨看黄河。   赵秉文是金代学者、书法家,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后为翰林学士,同修国史。诗中描述自己秋季西行一去一回,两渡稠桑谷(即今沙河)。这次遇到大雨,道滑路险,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走了30多里。虽然路途艰辛,但有幸看到雨中的黄河,别具一番意境。   明朝人齐之鸾,直言敢谏,曾遭诬陷,贬职宁夏,还京调河南任职。后在外地镇抚盗乱有功,被提升为河南按察使,52岁卒于任上,被列入乡贤祠奉祀。估计是在贬职宁夏途中写下《稠桑道中望黄河》:“桃林蟠土山,谷入昧所出。地底无傍风,天际有中日。仰视耕获人,转折忽相失。仄登蚁绿枝,幽盘蠹闭帙。仆夫虞殒伤,反汗更股栗。伊予慕昔贤,驭吏屡遭叱。径尽蹑河壖,黄流过箭疾。踰关势弥雄,四啮奔马逸。不知真宰意,何贵砥柱窒。汜滥民其鱼,岂止桑田溢。三门中古开,神禹功谁匹。至今沮洳场,尽作粳稻窟。吾生发半苍,世路十不一。及兹瞻华嵩,眼豁心神翐。向来险远虞,兹晨忧已释。”   齐之鸾这首长诗写自己在稠桑观看黄河时所思所想。此诗写一路上道路雄险,特别是函关古道,处处险象环生,走到这个地方,冷汗直冒,两股发颤。过了函关古道,又到黄河岸边,黄河如箭一般向东奔流,过了雄关后又如脱缰的野马,奔腾而下。如果不是大禹斧劈三门,多少农田淹没,多少人或为鱼鳖。感叹自己头发一半花白,看了华山、嵩山,眼界豁然开阔,过去常惧怕既远又险的路程,现在心里则完全放下。   05   王士祯感念亲人   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大诗人王士祯时任经筵讲官、户部左侍郎,奉命祭告西岳、西镇、江渎。正月二十七日,从京师出发。三月二十七日祭毕,二十八日返。六月二十七日到七月一日期间,经阌乡、湖城、硖石、渑池等地。据王士祯《秦蜀后记》:“二十八日,晴。食达子店。北有晋龙骧将军王濬墓。过稠桑,涉稠桑水,春秋虢公败戎于桑田是也。”   六月二十八日,王士祯到了稠桑,有感于稠桑之名,想起植桑养蚕,进而想到织布缝衣的家人。便想到了自己去世的祖母张淑人和妻子陈孺人。王士祯与祖母感情极为深厚。陈孺人也十分贤惠,却不幸早逝。王士祯作《稠桑驿》一诗,题记:“感张淑人陈孺人而作”。全诗如下:   春兰秋菊不同芳,旧恨新愁尔许长。   应是三生缘未了,又呼妙子到稠桑。   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士祯对两位亲人的怀念之情,王士祯是个对家人情感十分丰富之人,他写过很多悼亡诗。据考证,在唐宋以前,悼亡诗多为零星短章,清代以后呈现多章组诗,其开先河者有人认为就是王士祯。他一改过去只是思念之语的习惯,在诗中融入大量生活细节。他写怀念陈孺人的诗有12首之多。   据分析,王士祯到稠桑后,感于稠桑之名,想到家人,或许因此梦到去世的张淑人和陈孺人。“春兰秋菊不同芳,旧恨新愁尔许长”是说两人都是让人尊敬的,只是特点不同,有的如春兰,有的如秋菊。她们一个个离去让自己感伤不已,总也不能忘怀。“应是三生缘未了”是说她们可能与自己三生缘未了,所以总能想到她们,梦到她们。“又呼妙子到稠桑”是说到了稠桑,在梦中听到祖母又在叫自己,与自己聊天。   由于黄河水位提升,原稠桑镇上的居民已经搬迁他处,此处已成一片农田,在这里已经难以找到过去的一点痕迹。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还能想起稠桑曾经的辉煌。这里古称桑田,会让人想到成语“沧海桑田”,稠桑地域的变化不正是“沧海桑田”吗?

tags:三门峡有片“沧海桑田”   岑参白居易等在此感慨赋诗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