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文物:东汉绿釉红陶井 推荐
2018-04-20 10:44:43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资慧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国家一级文物:东汉绿釉红陶井 推荐

来源:德州新闻网

郭峰吕宏伟

德州市博物馆内,有一件高48厘米,宽30厘米,通体施绿釉的东汉绿釉红陶井,陈列在第二展厅德州汉墓展区的独立展柜中,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陶井是古人取水用的吗?它的造型与如今的水井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什么讲究吗?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水井也可以是陪葬品

汉代以董仲舒所倡导的儒学为官方统治哲学,在以孝治天下的思维模式下,社会各阶层普遍存在着“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这就导致有汉一代,厚葬习俗成风。汉代墓葬不仅陪葬品数量众多,而且大多制作精美,成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界备受瞩目的一类文化遗存。

西汉早期的陶器陪葬品多以鼎、钫、盒等仿铜礼器为主,客观反映出等级观念这一时期深入人心。随着汉代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地主庄园经济的不断壮大,社会重心逐渐由上层贵族向中下层士大夫地主阶层转移,这一变化迅速反映在随葬物品的种类上。西汉中后期,仿铜陶礼器逐渐减少,东汉时期,出土的陶器以充满世俗气质与生活气息的模型明器为主,如:楼、灶、壶、勺、厕、耳杯、猪圈等,这些成比例缩小的陶制模型,成为研究汉代历史重要的资料。本文中为大家介绍的陶井,便是汉代模型明器中的一件精品。

水井是人类重要的生活、生产设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水井,可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时期。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原始农业,这就要求人类的居所相对固定,为满足这样的生产、生活条件,水井便应运而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汉代的庄园主很有可能挖掘建造仅供自家使用的私人水井,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设施,对于“事死如事生”的汉代先民,没有理由不将水井陪葬在墓葬中,这就是陶井形成的原因。

造型精美与神仙有关

德州市博物馆馆藏的东汉绿釉红陶井,井身为上小下大的罐状,竖切面呈梯形,井身中部和下部饰有两组玄纹,两组玄纹之间印有水波纹,从井身形状来看,应为汉代典型的罐形陶井。井口平折沿,上接拱形井架,井架顶部塑有二鸟,回眸相望,神态生动;井架上部装有轱辘,与井口放置的水斗共同组成完整的汲水工具,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汉代先民的取水方式。另外,除顶部的陶鸟外,井架两边装饰有四片叶形陶饰,此种装饰风格在东汉较为普遍,多见于连枝灯的灯盏旁,有学者推测叶形装饰物可能代表汉代通天树的神仙观念,而这件陶井顶部的陶鸟,似乎更能证明其与树有关。

汉代陶井出土数量较多,但如此精美的陶井并不多见。结合墓葬中所出土的其它文物,我们可以推测,距今约2000年前的东汉早期,在德州生活着一位较为富有的庄园地主,离世后子孙将其埋葬,并将一件制作精美的绿釉红陶井放入墓中,如今,这件陶井静静地摆放在市博物馆的展柜中,供游客研究与欣赏。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古建认养”应是文物保护的标配 推荐

来源:东方网汪昌莲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布消息称,从4月16日起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经过选拔培训后,可以于本月月底在成都的指定地点开展街头艺术表演活动。负责招募的工作人员表示,街头艺人除了

村民翻地挖出疑似城砖 推荐

4月15日,绥中一村民深翻自家耕地时,挖出一些石头。他以为和早些年挖出的城砖、瓦片有连带关系,就给当地文物部门打电话。结果,工作人员来鉴定,发现并不是。犯起了嘀咕李某家住在绥中县李家堡乡马营子村,在村子附

156件明朝文物在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展出 推荐

《大明王朝:文人时代的光辉》展览16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开幕,展出的156件文物向俄罗斯观众展现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精华,以加深两国文化交流与人民心灵沟通。此次展览展品造型和装饰图案既有中国古代文人气息,

印度珠宝艺术及世界古代文明文物将与公众见面 推荐

来源:北京晨报异域珍宝进宫亮相午门展厅印度珠宝艺术及世界古代文明文物将一同展出多件珍品首次与公众见面北京晨报讯(记者王歧丰)昨天,“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亮相故宫博物院午门和西雁翅楼展厅。

疑圆明园流失文物被拍卖 推荐

来源:中国侨网今天,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据今约3500年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虎鎣(yíng)在英国东部市镇坎特伯雷的拍卖行进行拍卖。图片来源:英国《华闻周刊》资料图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强烈反对并谴责坎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