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鸿糖尿病缠30年 喝尿…险要了命
2017-01-06 07:31:23 | 来源:雅墨 | 投稿:乐乐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林嘉鸿糖尿病缠30年 喝尿…险要了命

“鬼门关前走一遭,才知道这病,应该要好好治疗了。”我那时才14岁,为了拼联考,考上第一志愿,每天只知道埋头读书,却没想到成绩蒸蒸日上的同时,体重却直直落,厕所跑不停、喝水也止不了渴,医生宣判,“你得了第一型糖尿病,终身要打胰岛素”。

试过各偏方 昏迷一度病危

家中没有糖尿病史,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糖尿病会降临到我身上,30年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第一型糖尿病,父母也无法理解,一心只想治好我。生病后,有一年半的时间,所有民俗疗法,包括苦涩的土芭乐皮、生木瓜到祖传草药粉,我都试过了,甚至每天早上喝自己的尿,尿疗法持续半年,直到有一天,身体发出求救讯号。

寻求民俗偏方的同时,并没有规律施打胰岛素,却也非常恰巧,那时碰上第一型糖尿病的“蜜月期”,以为血糖值渐趋好转,再也不用打胰岛素了。

没想到某天放学回家,在房间里昏了过去,送急诊、转院住进加护病房,医生还发出病危通知,就这样昏迷了3天,才从鬼门关前把命捡回来。

那时医生跟我说,当停止注射胰岛素后,血糖居高不下,身体会产生酮体,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酸中毒;从此之后,父母和我都知道,应该要正视疾病、接受它,让糖尿病、胰岛素成为我的一部分,与之共存。

注射胰岛素 搭配饮食运动

想起母亲第一次帮我注射胰岛素,好不容易狠下心来,把针头刺入皮肤里,却因为注射筒和针头没锁紧而松脱,我们笑了出来,只好重来一次;刚开始面对疾病,其实没什么感觉,只是对一辈子要打胰岛素这件事,有些不耐烦。

走了一趟鬼门关、住院一周才出院,同学们并不觉得生病后的我有什么不同,课业成绩依然名列前茅,我的生活一样运转;为了不再重蹈覆辙,我开始学习了解胰岛素的作用方式,试著自己注射。

自从那次以后,搭配饮食、运动和注射胰岛素,血糖获得妥当控制,糖尿病似乎从人生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因为疾病无法治愈,我想照顾自己,也兴起想照顾相同处境病人的心,想著有朝一日,让这病被治愈,才在高中选组时,毅然决然选了第三类组,决心从医。

忙到睡太少 吃饭计算时间

好不容易考上台大医学系、毕业后当上住院医生,有时值班、轮夜班近乎48小时没阖眼,三餐难准点,虽自大学毕业后,靠著随身携带一台“胰岛素帮浦”,方便自动于皮下注射胰岛素,省去每天打针的时间,但就算忙碌,有时间小睡15到20分钟,不能准时吃饭也要计算时间,6到8小时吃一次正餐,是我住院医生时期生活的方式。

升上主治医生后,见到相仿年纪就罹病的患者,总能感同身受,格外理解病人们不想打针的心情,却不愿他们因血糖失控,步入肾病变、洗肾、视网膜病变风险里。

看着一名如同自己翻版,一高中就发病的少年,本来病情稳定,却在上大学后开始叛逆,觉得与朋友外出用餐,还要打针十分麻烦,糖化血色素从6.5%一路飙到15%,出现蛋白尿显示有肾病变风险,与卫教师讨论后,规定他2周要来拿药,顺便看看医生,也观察血糖状况,花了2年,才让病情恢复稳定。

三餐算分量 分享控糖经验

我经常和病人分享控糖经验,糖友三餐吃得并不如比一般人所想像,甜的不能吃,而是要控制分量。身为医生,三餐难做到定时,但避免空腹,距离上一餐间隔6到8小时,一定要吃正餐,主食选择五谷杂粮、有青菜和水果,鱼、肉以卤、清蒸烹调方式,偶尔想吃个小点心、蛋糕也可以,计算分量就好,保持适当体重。

但运动格外关键,对血糖控制有加分效果,每当没有夜诊时,我一定去游泳一小时,假日骑单车,一周运动3到4次,这类有氧运动能消耗肝醣,提升胰岛素的敏感度。

现在我是自己的主治医生,但回想高中时,我的主治医生是当时林口长庚医院新陈代谢科黄鸿硕主任,早在30年前,他就投入第一型糖尿病研究,鼓励我别放弃,主动打电话关心病情,问我血糖控制如何、课业有没有遇到困难,让我就此以他为榜样,但他却在我升上大学后,罹癌病逝了。

我的最大梦想,是5到10年后让病人不再注射胰岛素,找到第一型糖尿病可能的致病原因来治疗,如果未来干细胞研究成功,病人就能恢复胰岛素制造功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医学辞典

第一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以前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人数5%以下,可能因自体免疫异常引起,使胰岛β细胞受到攻击而被破坏,另有15%为原因不明的β细胞受损,胰脏无法再产生胰岛素,引发糖尿病;常发生于20岁以下儿童或青少年,病人目前须终身注射胰岛素。

症状为感觉倦怠、夜尿、脱水、大量喝水、多吃、多尿且体重减轻等,须配合营养师卫教,进行饮食控制,避免低血糖;血糖须控制在标准范围內,饭前血糖尽量在80至110mg/dL间,饭后2小时在80至140mg/dL间,糖化血色素小于7%以下。

一旦血糖控制不佳,并发症恐引起大、小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脑中风等,甚至引起肾病变。

但除第一型糖尿病外,还有第二型糖尿病与妊娠期糖尿病,前者占糖尿病人9成以上,病征与第一型糖尿病大多相同,但三种糖尿病的致病原因不同。

林嘉鸿

现职:长庚医院內分泌暨新陈代谢科主治医生

年龄:42岁

出生地:嘉义

学历:国立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

专长:糖尿病、代谢症候群甲状腺及內分泌疾病

兴趣:游泳、骑单车

经历:林口长庚医院內科部住院医生

著作:“糖尿病医生的自疗笔记:林嘉鸿医生与糖尿病共处20年的故事”

tags:险要   糖尿病   林嘉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伤口整合照护中心 降低糖尿病截肢率

(中央社记者黄旭升新北市5日电)有高达5成的糖尿病人,在截肢后5年內死亡。卫生福利部双和医院成立“整形外科暨烧烫伤伤口整合照护中心”,提供糖尿病伤口的整合照护、癌症术后重建、烧烫伤治疗等。双和医院整形外科

糖尿病该做哪些检查? 这些都不可少

(健康医疗网/记者郭庚儒报道)糖尿病是国人第5大死因,全台将近200多万名糖尿病患者,没有及早发现、规律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造成失能、失明,甚至失去性命。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定期接受眼底、蛋白

糖尿病患骨松风险高 保骨这样做就对了!

“糖尿病友的治疗目标,除了要控制好血糖,还要减少年老后的骨折问题!”推广骨松防治超过30个年头的医界先锋—台大医院內科部蔡克嵩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效力不佳,造骨能力赶不上骨质流失的速度,比一

小腿软趴趴 恐为糖尿病前兆

(优活健康往编辑部/综合整理)被喻为第二颗心脏的小腿肚,就像每个人的私人医生。不但可直接从外表确认状态,还能触摸诊疗,观察身体有哪些不适症状,并按摩缓解不适与疼痛。身体健康的小腿肚,像皮球一样有弹性,

伤口无法愈合 原来是糖尿病足溃疡造成

(健康医疗网/记者林怡亭报道)一名63岁女性有糖尿病史,因下肢循环不良,年初右脚三处长出俗称的疔ㄚ,虽自行敷药,但仍未改善,甚至处理过程中还造成三处伤口,无法愈合,就医求诊后,确诊为糖尿病足溃疡所造成的慢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