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时尚 明星 热点 影视 情感 两性 点滴 婆媳 职场

古代日本女性为什么以染黑牙齿为美?_6

  日本人染黑齿的化妆风俗从能考证到的飞鸟时代(甚至更早)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大正年间,原因得从大和民族的种族来源说起,因为任何民族的化妆风格一定带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印记。

  大和民族从考古人类学的角度上来讲,是由外来的弥生人和本土的绳文人融合而成。

  

  先说日本列岛原住民绳文人,其实绳文人是最早到达亚洲的矮黑人中的一支,矮黑人是人种学分类上的古老分支(D系Y染色体),只是大多数已经在历史长河中被其他民族同化,融合进了今天的东南亚各民族、台湾原住民、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只剩下澳洲土著、以及一些太平洋群岛居民算是比较纯正的矮黑人后代,按照近代粗略的肤色人种学划分,大多被划入棕色人种(其实近代得肤色划分人种方法是极其不科学的,但已经被广大老百姓用惯了,今天的矮黑人后代肤色并不一定黑,多数为棕色肤色,像日本的阿依努人皮肤还挺白的。)

  以前人类学界和考古学界一直认为绳文人作为生产力低下的矮黑人,在被渡海而来的弥生人征服的过程中应该处于人口劣势,而且留下后代的几率也较低。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界都认为大和民族的主要来源是弥生人。日本长期以来鉴于皇国史观建设的需要,也故意忽略绳文人在大和民族血统中的比重。然而随着遗传学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不断刷新 绳文人(D系Y染色体)在大和民族基因中的比重。

  比如下图中客串《海角七号》的日本歌手中孝介,他就有明显的绳文人特征

  

  (说明一下:这不是平井坚,是戴着假发的中孝介)

  最新的研究结果是绳文人占到了大和民族15%的比重,而这还只是基于Y染色体的研究。15%的父系基因比重,意味着母系绳文人基因在大和民族中的比例应该更高(因为绳文人是被弥生人征服的,人类学基本常识是:被征服者的女性会大量被征服者掳掠占有,其母系基因便融入征服者的后代中)

  回到黑齿问题,近代历史中仍然保留染黑齿习俗的国家、民族有哪些:有 日本、越南、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台湾原住民,傣族、布朗族、阿昌族等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帕劳、马尔绍等太平洋岛国。发现规律没?这些民族的早期形成过程中都融入了一个共同的交集公约数——D系染色体的矮黑人。

  下图为越南中部旅游区的漆黑齿老太太:

  

  可以说染黑齿的习俗是矮黑人的流传下来的重要人类习俗。

  至于为什么早期矮黑人要把白牙齿漆成黑齿,那不是晚上都看不见人了么?笔者大胆做过猜测:黑齿是矮黑人在狩猎、部落战争时的伪装色,一直被保留下来,但目前学界没人涉入,笔者也就不敢多论证。

  再说构成大和民族特征基石的外来弥生人,人类学界对弥生人为O系新黄种人的看法一直是统一的,但对具体的构成比例人类学界还有些争论,目前形成的主流是白桂思(Beckwith)学派,认为弥生人的最主要部分是扶余人,Y染色体是东北亚的O2系,也包含少量的O3系,后来历经其他学派的补充,基本确立了弥生人种的主要部分是高句丽国境内的北扶余系民族(啰嗦一下,是高句丽,不是高丽,和韩民族建立的王氏高丽没有直接关系,有些人连高句丽和高丽都分不清就来喷),以及百济国境内的南扶余系民族(百济的王族、贵族阶层就是在来自于高句丽,百济的开国国君温祚王就是高句丽开国君主朱蒙的儿子,因受其兄的排挤,率领一些扶余部落征服朝鲜半岛西南部建立了百济国)。

  下图为扶余语系的 高句丽(Goguryeo)、百济(Baekje)、大和国,三韩语系的新罗(Silla)、伽倻(Kaya)的疆域格局图,疆域背景还标示了现在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的版图。(题外话:历经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三代人,中国与扶余语系民族进行了长达近百年的战争,其中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后来唐朝在白江口战役中全歼日本水师和百济联军。。。为什么华夏民族要和扶余民族死磕?因为扶余人在6世纪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封建集权文明,这和罗马-迦太基的战争是一个道理,地中海不能同时容下两个文明。)

  

  从Christopher I. Beckwith教授起,经过人类学界、史学界和考古学家的不断探索,基本确定古日语 和 高句丽语 极其接近,几乎是同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如今更多的史学研究发现,日本弥生人和南扶余——百济的关系似乎更大,从古坟时代到飞鸟时代,百济与大和的人员交往之密切、移民之频繁,令人惊叹。百济国留在大和国的扶余丰王子和日本皇太子关系亲到情同手足,可以确定的是,百济贵族和日本贵族的交流根本不需要翻译。

  连日本明仁天皇自己都公开承认天皇家族有来自朝鲜半岛的血缘,天皇的话已经是够含蓄了,但是在政府的劝说下,天皇之后就没有透露更多关于皇室家族起源的信息了。

  日本在3至6世纪建造的数百座大型王陵和今天韩国西南部地区的同时代百济大型古坟、吉林高句丽都城王陵-“将军坟”颇为相似,这个时代被称为古坟时代,扶余民族的文化延续不言而喻。

  下图为百济遗留在韩国光州附近的古坟:

  

  下图为高句丽重镇——开城南部的古坟:

  

  下图为大和国位于日本大阪的古坟:

  

  在日本天皇丧失神权的现代,越来越多日本国内外史学家想发掘日本古坟,获取关于日本弥生人起源的重要考古信息,可是刚挖开古坟时代的几个贵族大坟,就发现里面出土的马鞍等马具和被文物贩子走私到韩国的高句丽“将军坟”马具形制相似,顿时日本的马背民族起源说风起云涌,这还了得,日本宫内厅和日本政府立刻否决其他古坟的发掘提案。说白了就是日本高层心虚,因为一但日本古坟中的文物信息和 百济古坟、高句丽古坟中的信息关联度太高,那不证明了天皇家族来自于朝鲜半岛的扶余国家,这等于不给日本皇国史观留最后生路了。日本很多大名、高级武士家族都是来自于历代天皇时期划入臣籍的皇族远亲后代,他们的家谱非常完备。残留在韩国的百济贵族后裔也保留着完善的家谱(今天韩国还有“扶余”姓和“高”姓的后人),来自高句丽王族的高仙芝的旁支在中国也有后代,其他大小扶余贵族在中、韩、朝三国都有不少后人。也就是说,一但发掘古坟,天皇家族的起源将被大概摸定,那么考古学界、人类学界可以指名道姓地拿大和民族和在韩国、中国的扶余人后代进行基因组比对,日本皇国史观可能连内裤都保不住了。

  再回到黑齿,黑齿和外来的弥生人有关系吗?本来O系新亚洲人(黄种人的主要部分)很少有漆黑齿的风俗习惯,但碰巧O系的扶余人中就有黑齿的习俗,尤其是在南扶余 百济,黑齿还是贵族的流行化妆方式。

  百济国有个重要属地,地名就叫黑齿,以彰显此领地的价值贵重(黑齿附近的百济城堡遗址多达9处,日本的倭城就是在百济城的设计风格上发展起来的)。百济王族扶余氏中一些王子被分封到黑齿,也就以地名黑齿为姓,黑齿氏 一直 百济历代朝廷的中流砥柱。( 其后人黑齿常之还是唐朝名将,算是唐朝的第一代扶余移民,笔者认为其对大唐的功劳不比扶余第二代移民高仙芝低多少。)

  今天日本的很多寺庙名称、题词、地名都有“百济”字眼,飞鸟时代的日本贵族服饰和百济服饰相似,既然黑齿也是百济国扶余人的重要习俗,那么在唐朝建立之前的古坟时代继承了扶余血缘、文化的大和国很容易继续传承黑齿的习俗和审美观。

  百济贵族和大和贵族的通婚非常普遍,有贸易联谊,也有贵族联姻(比如,日本天皇家族和百济王族就是世代亲家,互相嫁女儿有记载的就多达十余次,那么即使早期东渡日本的扶余人没有保留黑齿的习俗,那么后来与百济贵族通过联姻也会把黑齿化妆的习俗带给日本贵族,更何况百济被中韩联军灭国时,大批的贵族逃往日本,必然会强化日本贵族的黑齿习俗)

  后来日本染黑齿的习俗从贵族阶级逐渐向下扩散,南北朝时代一些普通武士家庭也学着漆黑齿了。到了江户时代,黑齿就已经不只限于士族、贵族了,已经发展成一种民族的美容方式,和今天的涂口红是一个性质,包括艺妓在内的女孩子都漆黑齿。

  综上所述,无论是 弥生人,还是绳文人,大和民族起源的两支构成来源都有黑齿的习惯,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直到近代西洋船员对日本女性的印象就是黑齿。

  

特别声明:凡注明“来源:我酷网”的作品,均系我酷网(www.wosku.com)原创,除合作网站外,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 美容
  • 减肥
  • 丰胸
  • 彩妆
  • 发型
  • 仪态
  • 时尚
  •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