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时尚 明星 热点 影视 情感 两性 点滴 婆媳 职场

孕妇全身113处被马蜂蛰伤,伤势严重,右医附院急诊科巧用注射器挽救患者!

  原标题:孕妇全身113处被马蜂蛰伤,伤势严重,右医附院急诊科巧用注射器挽救患者!   夏秋季节马蜂活动频繁,极具攻击性,一不当心我们就有可能被蛰。就在最近,右医附院青年文明号急诊科巧用注射器,成功挽救了一位身上被马蜂蛰伤113处的急危重症蛰伤病人,这位病人是一位怀孕27周的孕妇。   9月7日上午,一名被马蜂蛰伤的已怀孕27周的孕妇被送入右医附院急诊科就诊。入院时,这名孕妇全身红肿,全身疼痛明显,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上前察看病人情况,目光所及之处随处可见被马蜂蛰伤的伤口,伤口甚多。孕妇身体各方面体征逐步恶化,特别是患者已有27周的身孕,情况愈加不容乐观。   (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为患者处置伤口)   据急诊科林起庆副主任介绍,以往重症马蜂蛰伤的处置都是通过血液灌流或血液净化疗法来治疗,但考虑患者已怀有27周身孕,这样的诊疗方案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胎儿而言都具有不可逆的损害。选择一种合适的疗法,把对患者的损害降到最低成为最迫切的难题。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这一熟悉的旋律又在急诊科内悄然响起,为防止毒液进一步损害重要器官,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当机立断,决定动用科室人员力量,马上为病人抽吸毒液。   治疗开始了。由于患者头部多处被马蜂蛰伤,为了方便治疗,急诊科的一位护士便帮患者剃了头发。在剃头发的过程中,护士一直小心翼翼,生怕牵扯到患者头部伤口加剧患者疼痛。   (入院时、治疗中、出院后伤口对比图)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围着病人,同时开工,分工明确,医生给每个蛰伤伤口做局麻,局麻之后给伤口做十字切口,护士便用切开的注射器为病人抽吸毒液。此时此刻,医护人员的眼睛像安装了雷达一样,仔细“扫描”患者身体,生怕遗漏任何一处伤口。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治疗室里,医生伤口局麻十字切开后护士紧接着抽吸毒液,有条不紊地配合着。   两个小时过去了,伤口抽吸毒液完成了。医护人员直起弯了两个小时的腰,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相视一笑。据统计,患者蛰伤共达113处,其中单单头部就有66处。   (注射器巧用)   以往重症马蜂蛰伤的处置都是通过血液灌流或血液净化疗法来治疗,此次马蜂蛰伤事件,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急诊科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大胆创新巧用注射器,利用拔罐原理,将患者全身113处伤口分别进行局部麻醉,并切开抽吸毒液,清除毒物来源,术后积极采取局皮肤护理、开展全身水化及碱化尿液等一系列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措施。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悉心护理下,患者身体各方面指征已恢复正常水平,胎儿体征平稳,仅住院六天就康复出院。   (急诊科医护人员看望患者)   据了解,右医附院急诊科九月份已经成功救治5位马蜂蛰伤患者。据急诊科陆启峰主任介绍,夏秋季节马蜂活动频繁,极具攻击性。中度、重度马蜂蛰伤患者(全身蛰伤口多达10处及以上),在蜂蛰伤后数分钟到几小时内极易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甚至出现急性溶血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等症状,从而危急生命。   专家提示   群众若不幸被蜂蛰伤后,切忌不可抓挠伤口,发现毒刺应立即小心拔除。此外,蜜蜂哲伤是酸性毒物,要用肥皂水清洗伤口;马蜂哲伤是碱性毒物,可用尿液、食醋等进行局部清洗,然后迅速到正规医院进行救治。   健康宣教   夏季到郊外游玩或去野外工作,应注意个人防护,要穿长袖衣裤外出。如与蜂群相遇应尽快避开,千万不要用手拍打和驱赶,更不要乱捅蜂巢。一旦招惹蜂群,要马上保护好身体,尤其做好头面部的保护,对过敏体质患者,一定要尽快就医,以免危及生命。如一时难以就医,可就地先作简单处理,检查有无皮肤内的毒刺,发现毒刺应立即小心拔除。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儿童被蛰伤后,不要急于用手去抓挠肿胀、发痒的部位,以免弄伤皮肤引起感染化脓。在野外可用鲜马齿苋和夏枯草捣烂敷于患处,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和中毒症状,并赢得施救时机。   看了今晚的文章,你有啥想说的呢?欢迎留言哦~   图 / 急诊科、附院官网   文、编辑 / 樊义华   主编:王雅霓   常务副主编:潘炳华   编辑:黄忠凯、杨苑榕、梁玉星、卢艳菊、韦甜翠、黄玉勤、蒙炫、谭杰、何雪怡、杨坤、陈宗龙   为急诊科点个zan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特别声明:凡注明“来源:我酷网”的作品,均系我酷网(www.wosku.com)原创,除合作网站外,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 美容
  • 减肥
  • 丰胸
  • 彩妆
  • 发型
  • 仪态
  • 时尚
  • 情感